樊口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唐 白居易 有家妓 樊素 善歌。后因以“樊口”借指善歌者之歌喉。
明 阮大鋮 《燕子笺·写像》:“ 樊 口停, 蛮 腰罢,准备同心,怎离鞍马,收拾了按板红牙,弹筝银甲。”参见“ 樊素 ”。
地名。在 湖北 鄂城县 西北。因当 樊港 入 江 之口,故名。
魏庆之 《诗人玉屑》卷十八引 宋 潘邠老 诗:“ 江 从 樊口 转,山自 武昌 连。”
引证解释
⒈ 唐白居易有家妓樊素善歌。后因以“樊口”借指善歌者之歌喉。参见“樊素”。
引明阮大鋮《燕子笺·写像》:“樊口停, 蛮腰罢,准备同心,怎离鞍马,收拾了按板红牙,弹筝银甲。”
⒉ 地名。在湖北鄂城县西北。因当樊港入江之口,故名。
引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八引宋潘邠老诗:“江从樊口转,山自武昌连。”
樊口的网络释义
樊口
樊口,位于湖北省鄂州市西部,武汉市洪山区东侧,长江之南,处于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核心开发带。樊口镇是鄂州的西大门,西距武汉市38公里,东距鄂州市28公里,北临长江,南抵武黄一级公路,武九铁路和316国道横贯东西,交通十分便捷。紧靠中国光谷,有“中国药谷”之称。2008年8月8日,经湖北省政府正式批准,湖北樊口工业园升级为鄂州经济开发区。如今的鄂州开发区,拥有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五大产业,呈现一派“百花齐放”的景象。目前,鄂州开发区共有工业企业55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2家,纳税过百万企业60家。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棥声。“棥”意思是篱笆,在字中也具有表意作用。本义:篱笆)
(2) 同本义
营营青蝇,止于樊。——《诗·小雅·青蝇》
折柳樊圃。——《诗·齐风·东方未明》
庄周游于雕陵之樊。——《庄子·山木》
(3) 又如:樊棘(荆棘篱笆);樊鹿(樊篱中的鹿);樊圃(有篱的园圃)
(4) 关鸟兽的笼子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庄子·养生主》
(5) 又如:樊槛(囚笼)
(6) 领域;范围
盖学虽粗涉其樊,其为说不能无弊而已。——清· 方苞《内阁中书刘君墓表》
(7) 旁,边际
夏则休乎山樊。——《庄子·则阳》
(8) 古地名
(9) 春秋周京都辖邑,一名阳樊,在今河南省济源县东南
(10) 樊城的简称。其城在湖北省襄樊市
(11) 姓。如:樊素(白居易家的歌妓。因善歌,有樊口之称)。樊哙(汉时刘邦的勇将,曾多次以勇力使刘邦脱险)
动词
(1) 筑篱围绕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诗·齐风·东方未明》
(2) 关在笼中 。如:樊絷(拘系于笼中)
形容词
(1) 纷杂
樊然淆乱。——《庄子·齐物论》
(2) 又如:樊乱(樊然。纷乱);樊萦(纷绕)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fan3 [客英字典] fan2 [宝安腔] fan2 [客语拼音字汇] fan2 [台湾四县腔] fan2 [海陆丰腔] fan2
◎ 潮州话:何冤5 [潮州]何汪5〈粘唇〉 ,huang5(huâng) [潮州]huam5(huâm)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煩 | 附袁 | 並 | 元合 | 平聲 | 元 | 合口三等 | 元 | 臻 | byan/bvan | bʰĭwɐ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口,人所以言食也。——《说文》
且夫口三五之门也。——《国语·晋语》
口之为言达也。——《春秋·元命苞》
口者心之门户。——《鬼谷子·捭阖》
勺饮不入口七日。——《左传·定公四年》
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口腹(指饮食);口分(口福);口滑(指吃东西失去控制;说话不谨慎);口辅(面颊。辅:颊);口眼弗闭(放心不下;死不瞑目);口里摆菜碟儿(比喻嘴上说得很好,但无实惠)
(4) 出入通过的地方
山有小口。——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由接官亭至城门口。——《广东军务记》
俱会大通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彭蠡之口有 石钟山焉。—— 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又如:井口;矿井口;火山口
(6) 人口,人口数量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7) 又
视高曾祖时口已不下五六十倍。
(8) 又
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
(9) 又如:口赋(古时按人口征收的赋税);口合不敷(口粮不够,难以度日);口井(计口分田,实行井田制)
(10) 言语 。如:口声(议论;舆论;口实;话柄);口重(言语太重,使人难以接受)
(11) 口才
王有女陵,慧有口。——《汉书·淮南王刘安传》
(12) 又如:口沸(说话滔滔不绝,如水之沸腾);口困(说破了嘴);口稳(说话谨慎);口拙(不善言语);口卞(口才;能言善辩)口坠天花(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
(13) 指牲口的年龄 。如:口小(牲口年龄小);口硬(指牲口年龄较小,较壮的)
(14) 关口。指长城的关口 。如:口外(长城以北的地区。亦指关外);口内(泛指长城以内的地区)
(15) ∶性质相同或相近单位的管理系统 。如:归口;农林口;丝毛织品的生产单位应归轻纺口儿管理
(16) 通商码头,港口 。如:五口通商;口澳(港口)
(17) 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刀口不捲。——《水浒传》
(18) 边、沿、圈,物的外缘或边界、常成弯形或圆形 。如:碗口;杯口
形容词
口头的。嘴说的,说话的,非书写的 。如:口词(案件中原告或被告的口供);口谈(口头禅;冠冕堂皇的话);口论(口头论说);口对(口头回答)
量词
(1) 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发炮数口。——《广东军务记》
(2) 又如:三口之家;一口井;二口猪;一口钢刀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eu3 heu3 [宝安腔] kiu3 hiu3 [客语拼音字汇] heu3 keu3 [东莞腔] keu3 [梅县腔] heu5 keu3 [陆丰腔] keu3 [客英字典] keu3 heu3 [台湾四县腔] kieu3 heu3 [海陆丰腔] kieu3 heu3
◎ 潮州话:ka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口 | 苦后 | 溪 | 侯 | 上聲 | 有 | 開口一等 | 流 | 侯 | kʰəu | khux/qo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