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理

lè lǐ [ le li]
繁体 乐理

词语释义

音乐的道理、法则。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音乐的一般基础理论。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引用解释

音乐的道理、法则。《宋史·乐志一》:“别詔翰林侍读学士 冯元 同 祁 、 冠卿 、 照 讨论乐理,为一代之典。”《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足下既知乐理,当时 孔仲尼 鼓琴於室中, 颜回 自外入。闻琴中有幽沉之声,疑有贪杀之意……始知圣门音乐之理,入於微妙。”《明史·乐志一》:“ 辽州 同知 李文察 进所著乐书四种,礼官谓於乐理乐书多前人所未发者。”

词语造句

1、儿子不得不偷偷摸摸学习小提琴和乐理。
2、如果你会写歌,你可以不走这条路,但如果你要创作,那就得了解基本乐理。
3、音程,是音乐基础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近年来一些乐理书中对其中若干概念的称谓、定义、种类、性质等的解释有值得商榷之处。
4、专业课程不仅包括乐理﹑音乐史﹑教育学还包括实际的演出经验培训。
5、明确概念之内涵,是“建立我们自己的基本乐理”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6、谢乐尔的母亲是一位钢琴教师,因此谢乐尔和她的两个姐姐都通晓乐理就不足为奇了。
7、在乐理知识的通俗讲法中存在着一种误区,把平均律音程看作标准,往往忽略了自然音程本身。
8、首先我们先来熟悉一下吉它的拿法,还有基本的音乐乐理…
9、钢琴课程包括:乐理﹑琴键技巧﹑实用作曲以及相关课程。
10、我国现行的乐理教科书缺乏对“变音”问题的科学分类和系统概括,其名词术语的设定不严谨、不规范。
11、因此,把乐理知识的讲授贯穿于唱歌、欣赏、排演及创作乐曲中,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12、学习乐理是很有趣的,这也是成为演奏家的最好方法,无论你想弹流行、爵士还是经典。
13、而近年来因为乐理原则转换成数学模型的不易,多半采用统计和弦行进模式的技巧来进行和弦产生。
14、我对日本乐理不太内行。
15、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把音乐基础课程中两门独立的学科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进行合并教学,打破了原有的、单一的教学模式。
16、学习钢琴是学习其它音乐知识的基础,特别是乐理,和声、作品分析,音乐创作等;
17、四岁起随母亲叶蔡正怡学习钢琴,少年时代随父亲叶惠康博士学习乐理和指挥,十岁开始学习小提琴。
18、另教授乐理,并为学习其他乐器之学生提供伴奏服务。
19、普通音乐学位的课程大致包括:乐理,听力,作曲及其他基础音乐技能培训。
20、中国传统乐学理论中的“旋宫转调”不同于“西洋乐理”中的“转调”。
21、若要歌唱你必须先张开嘴,你必须有一对肺叶和一点儿乐理知识。
22、深造班要求学生对乐理有一定的认识,以稍快的速度重温大纲内容。
23、在经过从汉到隋之前儒学的衰落之后,文中子的乐理思想也是他重振儒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24、新一代钢琴青年教师,经验丰富,颇有耐心,收费合理,招收对钢琴有兴趣的学生,不择其年龄和乐理背景,若有意者,请电918-7918。
25、在顺利完成了他在圣彼得堡的学业后,柴可夫斯基花了12年时间在莫斯科的一间新音乐学校教授乐理。
26、根据英皇乐理考级范围而编订,本课程也会讲解考级技巧,并让学生参加模拟考级。
27、西洋乐理在学校:“五四”运动至建国前西洋乐理在中国的发展。
28、本考级预备课程系列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而设,以备考英皇第五级乐理考级。
29、如果你知道乐理的基本知识,那么就会注意到我从E大调开始,然后沿5度圈逆时针转动到下一个调。
30、学生藉着频繁的观赏作业,学习辨识舞蹈设计中的视觉、乐理、动线架构。

樂理的国语词典

研究器乐或声乐所组成的理论。

樂理的网络释义

乐理

  • 音乐理论简称"乐理",包括相对简单的基础理论----读谱、音程、和弦、节奏、节拍等。还有相对来说比较高级的----和声、复调、曲式、旋律、配器法等内容。乐理的掌握,对于作曲、编曲、指挥、演奏来说,具有重要积极意义。我们平常所说的乐理,一般是指音乐理论中的基础部分,也就是“基础乐理”。关于基础的音乐理论的著作浩如烟海,其中在我国比较流行的是中央音乐学院的李重光所编的《音乐理论基础》。
  • 樂理的翻译

    英语: musictheory
    法语: Théoriedelamusiqueoccidentale

    汉字详情

    部首: 420
    笔画: 15
    五笔: XRXS
    [li]
    部首: 436
    笔画: 11
    五笔: GJF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GWG
    四角: 16115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2) 同本义

    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说文》

    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韩非子·解老》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 和氏之璧。”——《韩非子·和氏》

    郑人谓玉未理者璞。——《战国策·秦策三》

    (3) 治理;管理

    不可胜理。——《战国策·秦策一》

    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吕氏春秋·劝学》

    夫能理三苗。——《淮南子·原道》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诸葛亮《出师表》

    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黄宗羲《柳敬亭传》

    为天下理财。——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理事自若。——《后汉书·卓茂传》

    (4) 又如:当家理事;理官(治理狱讼的官员);理民(治理人民);理国(治理国家)

    (5) 整理,使有条理、有秩序

    分茧理丝。——《晋书·左芬传》

    当户理红妆。——《乐府诗集·木兰诗》

    (6) 又

    当窗理云鬓。

    (7) 又如:理妆(整理妆饰);理丝(抽理蚕丝);理鬓(梳理鬓发);理顺

    (8) 处理,办理 。如:料理(办理;处理);理七(旧俗人死后每七日斋供一次,凡七次,共四十九日而止);理狱(处理讼事)

    (9) 温习;熟习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古诗十九首》

    (10) 又如:理书(温习功课);理乐(练习演奏乐曲);理曲(练习歌曲)

    (11) 奏起 。如:理音(弹奏音乐);理丝(弹奏弦乐);理乐(奏乐)

    (12) 区分;辨别

    理道之远近而致贡。——《荀子·王制》

    (13) 又如:理音(辨别声音)

    (14) 理睬,理会

    只顾玩笑,并不理他。——《红楼梦》

    (15) 又如:不理(不闻不问);理值(理睬);理识(犹理睬)

    (16) 申诉;辨白 。如:理诉(申诉);理说(申辨是非);理辨(申辨)

    (17) 修缮 。如:理葺(修理,修补);理楫(修理船桨)

    (18) 操理

    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名词

    (1) 纹理;条理

    井井兮有其理也。——《荀子·儒效》

    璧袭无理。——《淮南子·览冥》

    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说文解字·叙》

    圭形石质,苍色腻理。——刘禹锡《砥石赋》

    (2) 又如:理比(纹理相次);理路(纹理,纹路)

    (3) 法律;司法官

    弦子旗为理。——

    管子·小匡》

    遂下于理。——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4) 又如:理刑厅(理刑官员)

    (5) 道理,义理

    井井兮其有理也。——《荀子·儒效》

    恶积祸盈,理至焦烂。——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势不同而理同。——柳宗元《送薛存义序》

    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庄子·秋水》

    理实如兄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天下之理得矣。——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验之以理。——《吕氏春秋·慎行论》

    理无专在。——清· 刘开《问说》

    (6) 又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7) 又如:无理(没有道理);在理(合乎道理);理致(义理情致,思想情趣);理窟(义理会聚处;道理深奥处);理顺(道理顺当;理由正当)

    (8) 事理 。如:理趣(事理的旨趣)

    (9) 使者

    行理之命,无月不至。——《左传·昭公十三年》。注:“行理,使人通聘问者。”

    (10) 媒人

    吾令蹇修以为理。——《楚辞·屈原·离骚》

    (11) 自然科学与物质世界和其现象有关的这种知识 。如:理工科

    (12) 物理学 。如:数理化

    (13) 通“吏”。狱官

    孟秋之月:命理瞻伤。——《礼记·月令》

    李离者, 晋文公之理也。——《史记·循吏列传》

    形容词

    治理得很好

    本事不理。——《荀子·天论》

    运极则化,理乱相承。——《后汉书·蔡邕传》

    一切治理,威名流闻。——《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英文翻译

    reason, logic; manage

    方言集汇

    ◎ 粤语:lei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i1 li3 [客英字典] li1 li3 [海陆丰腔] li1 li3 [东莞腔] li3 [陆丰腔] li1 [梅县腔] li1 [沙头角腔] li1 [宝安腔] li1 [客语拼音字汇] li1
    ◎ 潮州话:l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良士上聲開口三等lix/liiolĭ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