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栎
繁体
槲櫟
词语释义
落叶木乔,茎高八九丈,叶子长椭圆形,边缘有波状的齿,叶子背面有白毛,果实长椭圆形。也叫青冈。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落叶木乔,茎高八九丈,叶子长椭圆形,边缘有波状的齿,叶子背面有白毛,果实长椭圆形。也叫青冈。
槲栎的网络释义
槲栎
槲栎造句
措高在藏语里意为“湖泊的源头”,走过村前的湿地再穿过一片被当地人称为青冈树的槲栎树林就来到了巴松措边。
另外孩子要洗菖蒲澡驱邪,还要吃外面包有槲栎叶的柏饼,据说槲栎叶在新芽生出前,老叶不会掉落,因此有“子孙繁荣、血脉不断”的意蕴。
蓟县旅游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盘山树种特别多,包括五角枫、槲栎、柿树、山楂、红栌等,漫山遍野,覆盖整个丛林。
坡向对锐齿槲栎种群的更新有重要影响,光照好的东南坡上的更新情况明显比光照较少的西北坡好。
而像新进入“当家树”名录的麻栎、花楸、蒙椴、槲栎、枫杨等,也各有千秋。
后山后湖景区包括四大部洲、智慧海、谐趣园以及后溪河景区,白蜡、黄栌、元宝枫、槲栎、水杉、朴树等秋色叶植物形成红黄绿相间的彩色森林。
红色树种有北京槲栎、黄栌;黄色树种有板栗、栓皮栎、山杏;绿色有桧柏和油松。
我很好奇,为什么那五个人听了槲栎说的话就走了呢?我看的出来他们来是为了槲栎这家伙。
小沟背拥有道教创世文化传说起源、槲栎林生物景观等。
除了像银杏、油松、毛白杨这类市民在城区常见的行道树,洋槐、槲栎、荆条等比较冷门的绿化树种也将在公园里露面。
赶紧把神识探出去,连接到槲栎的脑袋里。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即柞栎 。一种栎属落叶乔木,叶大,互生,阔倒卵形,粗缘,雌雄同株,花单性,雄花柔荑花序,雌花穗较短,坚果卵球形,壳斗杯状,材质坚硬,树皮及叶可作药用,分布于中国、朝鲜和日本
英文翻译
type of oak
方言集汇
◎ 粤语:huk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uk8 [台湾四县腔] fuk8 [客语拼音字汇] fu2 [海陆丰腔] fuk8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uk8 [台湾四县腔] fuk8 [客语拼音字汇] fu2 [海陆丰腔] fu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縠 | 胡谷 | 匣 | 屋一 | 入聲 | 屋 | 開口一等 | 東 | 通 | ghuk/huk | ɣuk |
详细解释
lì
名词
(1) 即“麻栎”。通称“柞树”
栎,栎木也。——《说文》
山有苞栎。——《诗·秦风·晨风》
白于之山,下多栎檀。——《山海经·西山经》
槠栎草斗之实。——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2) 一种落叶乔木,花黄褐色,果实叫橡子或橡斗。木材坚硬,可制家具,供建筑。树皮可鞣皮或做染料。叶子可喂柞蚕。另有一种栓皮栎,树皮质地轻软,富有弹性,是制造软木的主要原料
山有苞栎,隰有六駮。——《诗·秦风·晨风》
(3) 又如:栎散(栎木一类无用的木料);栎樗(比喻无用之材。作为才质不好的谦词)
(4) 栏杆之类
建章宫后阁重栎中,有物出焉。——《史记》
(5) 古都邑名,春秋时郑国别都 ,在今河南省禹县
动词
(1) 刮;敲;搏击
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栎釜,宾客以故去。——《史记·楚元王世家》
栎雌妒异,倏来忽往。——潘岳《射雉赋》
(2) 啮咬
以牙栎之,裁断皮出血。——《艺文类聚》引《广志》
(3) 另见
yuè
(2) 另见
英文翻译
chestnut-leaved oak; oak
方言集汇
◎ 粤语:lik1
◎ 潮州话:lêh8
◎ 潮州话:lêh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