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疎
注音
ㄏㄨㄞˊ ㄕㄨ
词语释义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桓玄败后,殷仲文还为大司马咨议,意似二三,非复往日。大司马府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殷因月朔,与众在听,视槐良久,叹曰:'槐树婆娑,无复生意!'……忽作东阳太守,意甚不平。"刘孝标注引《晋安帝纪》:"仲文后为东阳,愈愤怨,乃与桓胤谋反,遂伏诛。"后因以"槐疎"为典,谓人应不以迟暮而变节。疎,同"疏"。
词语解释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 桓玄 败后, 殷仲文 还为大司马咨议,意似二三,非復往日。大司马府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
殷 因月朔,与众在听,视槐良久,叹曰:‘槐树婆娑,无復生意!’……忽作 东阳 太守,意甚不平。” 刘孝标 注引《晋安帝纪》:“ 仲文 后为 东阳 ,愈愤怨,乃与 桓胤 谋反,遂伏诛。”后因以“槐疎”为典,谓人应不以迟暮而变节。疎,同“ 疏 ”。 唐 骆宾王 《咏怀》:“槐疎非尽意,松晚故凌寒。” 陈熙晋 笺注:“槐疎、松晚,言不以迟暮而变其节……槐疎,用 殷仲文 事。”
引证解释
⒈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桓玄败后, 殷仲文还为大司马咨议,意似二三,非復往日。大司马府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
引殷因月朔,与众在听,视槐良久,叹曰:‘槐树婆娑,无復生意!’……忽作东阳太守,意甚不平。”
刘孝标注引《晋安帝纪》:“仲文后为东阳,愈愤怨,乃与桓胤谋反,遂伏诛。”
后因以“槐疎”为典,谓人应不以迟暮而变节。疎,同“疏”。 唐骆宾王《咏怀》:“槐疎非尽意,松晚故凌寒。”
陈熙晋笺注:“槐疎、松晚,言不以迟暮而变其节……槐疎,用殷仲文事。”
槐疎的网络释义
槐疎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鬼声。本义:木名。槐树)
(2) 同本义 。一种观赏乔木( Sophora japonica ),具暗绿色的复叶,圆锥花序上带有黄白色的花。如:毛叶槐;龙爪槐;槐序(夏季);槐黄期候(科举时代的秋试之时)
(3) 槐属植物的泛称 。如:白花灰毛槐;柔枝槐
英文翻译
locust tree
方言集汇
◎ 粤语:waai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fai2 [陆丰腔] fai3 [客英字典] fai2 [海陆丰腔] fai2 [梅县腔] fai2 [台湾四县腔] fai2 [东莞腔] fai2 [宝安腔] fai2
◎ 潮州话:huai5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fai2 [陆丰腔] fai3 [客英字典] fai2 [海陆丰腔] fai2 [梅县腔] fai2 [台湾四县腔] fai2 [东莞腔] fai2 [宝安腔] fai2
◎ 潮州话:hua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四皆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懷 | 戸乖 | 匣 | 皆合 | 平聲 | 佳 | 合口二等 | 皆 | 蟹 | ghruai/hoei | ɣwɐ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