槎蘖
繁体
槎櫱
注音
ㄔㄚˊ ㄋ一ㄝˋ
词语释义
1.亦作"槎枿"。 2.砍伐幼林。蘖,老株砍后再生的枝条。
词语解释
亦作“ 槎枿 ”。砍伐幼林。蘖,老株砍后再生的枝条。
《国语·鲁语上》:“且夫山不槎蘖,泽不伐夭……蕃庶物也。” 韦昭 注:“槎,斫也;以株生曰蘖。”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槎枿”。砍伐幼林。蘖,老株砍后再生的枝条。
引《国语·鲁语上》:“且夫山不槎蘖,泽不伐夭……蕃庶物也。”
韦昭注:“槎,斫也;以株生曰蘖。”
槎蘖的网络释义
槎蘖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用刀斧砍斫
山不槎蘖,泽不伐夭。——《国语·鲁语上》
名词
(1) 树木的枝桠
(2) 又如:槎牙(亦作“槎桠”。错杂、参差不齐的样子;又指枝叉);槎丫(槎砑。本指树枝的分叉,也指怪石歧出的状态)
(3) 同“茬” 。如:槎木(残留的根茬)
(4) 同“楂”。木筏 。如:乘槎;浮槎(乘筏泛游)
英文翻译
raft; time, occasion; to hew
方言集汇
◎ 粤语:caa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a1 [宝安腔] ca2 | za5 [梅县腔] ca1 [台湾四县腔] ca1 [客语拼音字汇] ca2 [海陆丰腔] ca1
◎ 潮州话:za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a1 [宝安腔] ca2 | za5 [梅县腔] ca1 [台湾四县腔] ca1 [客语拼音字汇] ca2 [海陆丰腔] ca1
◎ 潮州话:z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楂 | 鉏加 | 崇 | 麻二開 | 平聲 | 麻 | 開口二等 | 麻 | 假 | zra/dra | dʒʰa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薛声。本义:被砍去或倒下的树木再生的枝芽)
(2) 同本义
若颠本之有由蘖。——《书·盘庚上》
苞有三蘖。——《诗·商颂·长发》。朱注:“蘖,旁生萌蘖也。”
非无萌蘖之生焉。——《孟子·告子上》
寻木起于蘖栽。——《文选·张衡·东京赋》。注:“斩而复生曰蘖。”
(3) 又如:槎蘖(砍伐幼林)
(4) 植物的芽
茶之佳品,芽蘖细微,不可多得。——王观国《学林》
(5) 如:蘖芽(草木萌生的新芽)
形容词
通“糱”。高
宋王筑为蘖台。——《吕氏春秋·过理篇》
名词
(1) 生芽的米
蘖,芽米也。——《说文》
(2) 酿酒的曲
以蘖为酒。——《管子·禁藏》
(3) 又如:蘖酒(曲酒);蘖曲(酒曲)
英文翻译
stump, sprout
方言集汇
◎ 粤语:jit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et7 ngiap7 [客英字典] ngiet7 [台湾四县腔] ngiet7 ngiap7 [梅县腔] nget7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et7 ngiap7 [客英字典] ngiet7 [台湾四县腔] ngiet7 ngiap7 [梅县腔] nge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二曷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嶭 | 五割 | 疑 | 曷 | 入聲 | 曷 | 開口一等 | 寒 | 山 | ngat | ŋɑ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