槎枒
注音
ㄔㄚˊ 一ㄚ
词语释义
是树木枝杈歧出貌。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上:“然其路险绝,乱石当道,将至峡,必舍舆,蹑草履,经营蹞步於槎牙兀臬中,方至峡口。” 宋 陆游 《舟过季家山小泊》诗:“健犊破荒耕荦确,幽禽除蠹啄槎牙。”
槎枒的国语词典
形容参差错杂。
槎枒的网络释义
槎枒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用刀斧砍斫
山不槎蘖,泽不伐夭。——《国语·鲁语上》
名词
(1) 树木的枝桠
(2) 又如:槎牙(亦作“槎桠”。错杂、参差不齐的样子;又指枝叉);槎丫(槎砑。本指树枝的分叉,也指怪石歧出的状态)
(3) 同“茬” 。如:槎木(残留的根茬)
(4) 同“楂”。木筏 。如:乘槎;浮槎(乘筏泛游)
英文翻译
raft; time, occasion; to hew
方言集汇
◎ 粤语:caa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a1 [宝安腔] ca2 | za5 [梅县腔] ca1 [台湾四县腔] ca1 [客语拼音字汇] ca2 [海陆丰腔] ca1
◎ 潮州话:za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a1 [宝安腔] ca2 | za5 [梅县腔] ca1 [台湾四县腔] ca1 [客语拼音字汇] ca2 [海陆丰腔] ca1
◎ 潮州话:z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楂 | 鉏加 | 崇 | 麻二開 | 平聲 | 麻 | 開口二等 | 麻 | 假 | zra/dra | dʒʰ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