榻橘
注音
ㄊㄚˋ ㄐㄨˊ
词语释义
橘的一种。
词语解释
橘的一种。
宋 韩彦直 《橘录》卷中:“榻橘状大而褊,其南枝之向阳者,外緑而心甚红,经春味极甘美,瓣大而多液。”一本作“ 塌橘 ”。
引证解释
⒈ 橘的一种。一本作“塌橘”。
引宋韩彦直《橘录》卷中:“榻橘状大而褊,其南枝之向阳者,外緑而心甚红,经春味极甘美,瓣大而多液。”
榻橘的网络释义
榻橘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
)声。本义:狭长而较矮的床形坐具)(2) 同本义
移我琉璃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后汉书·徐稚传》
一榻。——清· 周容《芋老人传》
对坐榻上。——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喜置围榻上。——《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榻登(厚毯。置于大床前,上榻上,用以登床);榻布(质料粗厚的布);竹榻;藤榻
(4) 几案
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三国志·鲁肃传》
动词
睡
舍间离此不远,何不草榻一宵?——《镜花缘》
英文翻译
cot, couch, bed
方言集汇
◎ 粤语:taap3
◎ 客家话:[梅县腔] tap7 [宝安腔] tap7 [客英字典] tap7 [台湾四县腔] tap7 [客语拼音字汇] tab5 [海陆丰腔] tap7 [东莞腔] tap7
◎ 客家话:[梅县腔] tap7 [宝安腔] tap7 [客英字典] tap7 [台湾四县腔] tap7 [客语拼音字汇] tab5 [海陆丰腔] tap7 [东莞腔] tap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八盍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榻 | 吐盍 | 透 | 盍 | 入聲 | 合 | 開口一等 | 咸 | 談 | tʰɑp | thap |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 从木, 矞(
)声。 本义: 橘树。果实也称“橘”) 同本义 几种球形或近球形的热带或亚热带产的果实之一, 实际上是浆果, 有微红黄色的革质芳香果皮,含有许多油腺, 广泛应用在糖果、 点心、 蜜饯和烹调方面, 通常有甜味或酸味, 多汁可食的果肉含矿物质和维生素C英文翻译
orange, tangerine
方言集汇
◎ 粤语:gwat1
◎ 客家话:[梅县腔] git7 [沙头角腔] git7 [客英字典] git7 [宝安腔] git7 [东莞腔] git7 [陆丰腔] git7 [客语拼音字汇] gid5 [海陆丰腔] git7 [台湾四县腔] git7
◎ 客家话:[梅县腔] git7 [沙头角腔] git7 [客英字典] git7 [宝安腔] git7 [东莞腔] git7 [陆丰腔] git7 [客语拼音字汇] gid5 [海陆丰腔] git7 [台湾四县腔] g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六術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橘 | 居聿 | 見 | 術 | 入聲 | 質 | 合口三等 | 諄 | 臻 | kjyt/kvit | kĭuĕ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