榷酤

què gū [ que gu]
注音 ㄑㄩㄝˋ ㄍㄨ

词语释义

亦作“榷沽”。意思是政府所实行的酒专卖制度。 汉 以后历代政府所实行的酒专卖制度;也泛指一切管制酒业取得酒利的措施。 天汉 三年(公元前98年),始榷酒酤,垄断酒的产销。后历代沿之,或由政府设店专卖;或对酤户及酤肆加征酒税;或将榷酒钱匀配,按亩征收,等等,用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词语解释

  1. 亦作“ 榷沽 ”。 汉 以后历代政府所实行的酒专卖制度;也泛指一切管制酒业取得酒利的措施。

    天汉 三年(公元前98年),始榷酒酤,垄断酒的产销。后历代沿之,或由政府设店专卖;或对酤户及酤肆加征酒税;或将榷酒钱匀配,按亩征收,等等,用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六:“榷酤创始於 汉 ,至今赖以佐国用。”《元典章·户部八·私造酒曲依匿税科断》:“榷沽之法既已废,酒醋课程散入民间。”参见“ 榷酒酤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榷沽”。 汉以后历代政府所实行的酒专卖制度;也泛指一切管制酒业取得酒利的措施。 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始榷酒酤,垄断酒的产销。后历代沿之,或由政府设店专卖;或对酤户及酤肆加征酒税;或将榷酒钱匀配,按亩征收,等等,用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参见“榷酒酤”。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六:“榷酤创始於汉,至今赖以佐国用。”
《元典章·户部八·私造酒曲依匿税科断》:“榷沽之法既已废,酒醋课程散入民间。”

榷酤的国语词典

汉朝以后,历代政府所实施的酒类专卖制度。后以泛指一切酒业管制措施。

榷酤的网络释义

榷酤

  • 【词语】:榷酤
  • 【释义】:1.亦作"榷沽"。 2.汉以后历代政府所实行的酒专卖制度;也泛指一切管制酒业取得酒利的措施。亦称“榷酒酤”、“榷酒”、“酒榷”。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始榷酒酤,垄断酒的产销。后历代沿之,或由政府设店专卖;或对酤户及酤肆加征酒税;或将榷酒钱匀配,按亩征收,等等,用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 汉字详情

    què [que]
    部首: 420
    笔画: 14
    五笔: SPWY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DOBG
    四角: 449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寉( )声。本义:独木桥)

    (2) 同本义

    榷,水榷横木,所以渡者也。——《说文》。按:两头聚石,以木横架之,故亦名石杠。”

    榷,独梁也。——《广雅·释室》

    独木之桥曰榷。——《初学记》

    (3) 税

    其擅加杂榷,率一切宜停。——《文献通考》

    动词

    (1) 专营,专卖

    初榷酒酤。——《汉书·武帝纪》

    自以为国家兴榷筦之利。——《汉书·车千秋传》。注:“榷,谓专其利使入官也。”

    (2) 又如:榷茶(由官方专卖茶叶,以独占其利);榷货(由官方专卖货物而享专利);榷酤(由官方专利卖酒);榷盐(由官方专卖食盐)

    (3) 征收;征税 。如:榷收(征收);榷政(征税的事务);榷酒征茶(征收酒茶税。亦泛指苛捐杂税);榷算(征收算赋);榷税(征税);榷课(国家专利税)

    (4) 商讨,研究 。如:榷略(研讨);榷扬(研讨);榷论(商讨辩论)

    形容词

    通“確”。真实

    乐天知命,榷乎其不可拔也。——《玄儒先生娄寿碑》

    英文翻译

    footbridge; toll, levy; monopoly

    方言集汇

    ◎ 粤语:kok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kog5 [宝安腔] kok7 [客英字典] kok7 [海陆丰腔] kok7 [台湾四县腔] ko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四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岳入聲開口二等kɔkkruk/keok
    [gu]
    部首: 714
    笔画: 12
    五笔: SGDG
    五行:
    仓颉: MWJR
    四角: 1466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酉( yǒu),古声。从“酉”,表示与酒有关。本义:一夜酿成的酒)

    (2) 同本义

    酤,一宿酒也。——《说文》

    (3) 又如:清酤(一夜酿成的美酒);酤酿(酿酒出售)

    (4) 泛指酒

    既载清酤。——《诗·商颂·烈祖》

    (5) 又如:清酤(薄酒)

    动词

    (1) 买,买酒

    无酒酤我。——《诗·小雅·伐木》。注:“酤,一说,一宿酒,即速熟之酒。

    高祖每酤留饮,酒讐数倍。——《史记·高祖纪》

    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酤榷(官府专卖酒类。酤:通“沽”。买酒或卖酒);酤酒(买酒或卖酒);酤买(买酒)

    (3) 引申为谋取 。如:酤名(谋取名誉)

    (4) 卖酒

    出于屠酤之肆。——《淮南子·泛论》

    周丘者, 下邳人也,亡命 吴,酤酒无行。——《史记·吴王濞传》

    宋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晏子春秋·问上》

    (5) 又如:酤坊(酒店);酤家(酒家,酒店);酤肆(酒肆;酒店);酤卖(出卖酒类等)

    英文翻译

    to deal in spirits

    方言集汇

    ◎ 粤语:g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u1 [客英字典] gu1 [台湾四县腔] gu1 [宝安腔] gu1 [梅县腔] gu1 [陆丰腔] gu1 [客语拼音字汇] g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胡平聲開口一等ko/ku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