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沈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榆皮的黏汁。古丧礼用以给灵车助滑。沉,通“ 瀋 ”。
《礼记·檀弓下》:“天子龙輴而椁幬,诸侯輴而设幬,为榆沉,故设拨。” 郑玄 注:“以水浇榆白皮之汁,有急以播地,於引輴车滑。”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既殡备火》:“古者未葬以前,天子以至庶人皆殯於家。天子诸侯载匶以车,谓之輴,丛木於楯上为椁,形而涂之,谓之菆。涂又以紼繫輴车,以备火灾,急则为榆沉以出之。”
引证解释
⒈ 榆皮的黏汁。古丧礼用以给灵车助滑。沉,通“瀋”。
引《礼记·檀弓下》:“天子龙輴而椁幬,诸侯輴而设幬,为榆沉,故设拨。”
郑玄注:“以水浇榆白皮之汁,有急以播地,於引輴车滑。”
清夏炘《学礼管释·释既殡备火》:“古者未葬以前,天子以至庶人皆殯於家。天子诸侯载匶以车,谓之輴,丛木於楯上为椁,形而涂之,谓之菆。涂又以紼繫輴车,以备火灾,急则为榆沉以出之。”
榆沈的网络释义
榆沈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榆树
榆,白枌。——《说文》。按,榆皮色赤,其白者为枌也。荚可食,亦可为酱。
堇萱枌榆。——《礼记·内则》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庄子·逍遥游》
(2) 落叶乔木,叶卵形,花有短梗,木材可供建筑或制器械、家具等。如:榆枋(借喻见识浅陋;也指眼界狭小);榆荚(古代钱币名称,汉代铸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i5 [客语拼音字汇] yi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逾 | 羊朱 | 以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jyo/ju | jĭu |
详细解释
shěn
名词
(1)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名
伐沈。——《左传·文公三年》。 朱骏声曰:“ 国在今河南汝州汝阳县东南。定(公)四年蔡灭之。”
(2) 姬姓。一说姒姓。始封之君为周文王之子季载。在今河南平舆北。公元前506年为蔡所灭
(3) 水名。沈水 旧名小沈河,俗称五里河。在辽宁省沈阳市南。源出县东哈达岭观音阁下,流入浑河,再流至三岔河注入辽河
(4) 姓
名词
(1) 汁
瀋,汁也。从水,審声。——《说文》
无备而官办者,犹拾瀋也。——《左传·哀公三年》。释文:“北土呼汁为瀋。”
为榆沈。——《礼记·檀弓》
布绞取沈,以和花汁。——《齐民要术》
(2) 又如:沈液(汁液)
(3) 沈阳市的简称 。如:辽沈战役
chén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im2 shim3 [海陆丰腔] shim3 chim2 [梅县腔] chim2 chim5 [台湾四县腔] siim3 tsiim2 [东莞腔] sim3 [宝安腔] sim3 | cim2 [客语拼音字汇] cim2 dem4 sim3
◎ 潮州话:〖sim2(sím) [澄海]sing2〗 〖dim5(tîm)[澄海]ding5(tî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沈 | 直深 | 澄 | 侵B | 平聲 | 侵 | 開口三等 | 侵B | 深 | drim/dym | ɖʰĭĕ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