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槿

yú jǐn [ yu jin]
注音 ㄩˊ ㄐ一ㄣˇ

词语释义

榆与堇。皮有滑汁,古代常用作使菜肴滑润的调味品。

词语解释

  1. 榆与堇。皮有滑汁,古代常用作使菜肴滑润的调味品。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吹律胸臆,调钟脣吻,声得盐梅,响滑榆槿。” 陆侃如 等注:“滑:使菜肴润滑的调料……《周礼·天官·食医》:‘调以滑甘。’ 贾公彦 疏:‘滑者,通利往来,亦所以调和四味,故云调以滑甘。’榆:木名,实可食。槿:借指堇,堇菜。”

引证解释

⒈ 榆与堇。皮有滑汁,古代常用作使菜肴滑润的调味品。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声律》:“吹律胸臆,调钟脣吻,声得盐梅,响滑榆槿。”
陆侃如等注:“滑:使菜肴润滑的调料……《周礼·天官·食医》:‘调以滑甘。’ 贾公彦疏:‘滑者,通利往来,亦所以调和四味,故云调以滑甘。’榆:木名,实可食。槿:借指堇,堇菜。”

榆槿的网络释义

榆槿

  • 榆槿,拼音是yú jǐn,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古代常用作使菜肴滑润的调味品。
  • 汉字详情

    [yu]
    部首: 420
    笔画: 13
    五笔: SWG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OMN
    四角: 489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榆树

    榆,白枌。——《说文》。按,榆皮色赤,其白者为枌也。荚可食,亦可为酱。

    堇萱枌榆。——《礼记·内则》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庄子·逍遥游》

    (2) 落叶乔木,叶卵形,花有短梗,木材可供建筑或制器械、家具等。如:榆枋(借喻见识浅陋;也指眼界狭小);榆荚(古代钱币名称,汉代铸造)

    英文翻译

    elm tre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 客家话:[梅县腔] ji5 [客语拼音字汇] yi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羊朱平聲合口三等jyo/jujĭu
    jǐn [jin]
    部首: 420
    笔画: 15
    五笔: SAKG
    五行:
    仓颉: DTLM
    四角: 44915

    详细解释

    名词

    木名,即木槿 。锦葵科,落叶灌木。夏秋开花,花有白、紫、红诸色,朝开暮闭,栽培供观赏,兼作绿篱。花、皮可入药。茎的纤维可造纸

    颜如花落槿,鬓似雪飘蓬。——五代· 张正见《白头吟》

    英文翻译

    hibiscus

    方言集汇

    ◎ 粤语:gan2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giun3 [海陆丰腔] giun3 [客英字典] giun3 [陆丰腔] giun3 [宝安腔] giun3 [台湾四县腔] giun3
    ◎ 潮州话:geng2(kúrng) [揭阳]gêng2(kéng) [潮阳]ging2(kí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九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隱上聲開口三等kĭənkionx/ki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