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ㄩˊ ㄈㄤ
词语释义
榆树与枋树。比喻狭小的天地。后用以比喻浅薄的见解。
词语解释
榆树与枋树。比喻狭小的天地。
唐 赵中虚 《游清都观寻沉道士得芳字》诗:“早蝉清暮响,崇兰散晚芳。即此翔寥廓,非復控榆枋。” 宋 王曾 《矮松赋》:“鸞乍迷於枳棘,鷃每悮於榆枋。” 明 杨珽 《龙膏记·传情》:“分明是鹏摶暂息榆枋也,有日吹嘘送上天。”参见“ 榆枋之见 ”。
引证解释
⒈ 榆树与枋树。比喻狭小的天地。参见“榆枋之见”。
引唐赵中虚《游清都观寻沉道士得芳字》诗:“早蝉清暮响,崇兰散晚芳。即此翔寥廓,非復控榆枋。”
宋王曾《矮松赋》:“鸞乍迷於枳棘,鷃每悮於榆枋。”
明杨珽《龙膏记·传情》:“分明是鹏摶暂息榆枋也,有日吹嘘送上天。”
榆枋的国语词典
榆树和枋树。语出《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比喻狭小的天地。明.杨珽《龙膏记.第一一出》:「分明是鹏抟暂息榆枋也,有日吹嘘送上天。」
榆枋的网络释义
榆枋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榆树
榆,白枌。——《说文》。按,榆皮色赤,其白者为枌也。荚可食,亦可为酱。
堇萱枌榆。——《礼记·内则》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庄子·逍遥游》
(2) 落叶乔木,叶卵形,花有短梗,木材可供建筑或制器械、家具等。如:榆枋(借喻见识浅陋;也指眼界狭小);榆荚(古代钱币名称,汉代铸造)
英文翻译
elm tree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 客家话:[梅县腔] ji5 [客语拼音字汇] yi4
◎ 客家话:[梅县腔] ji5 [客语拼音字汇] yi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逾 | 羊朱 | 以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jyo/ju | jĭ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枋树。木名
枋,枋木也。可作车,从木,方声。——《说文》
我决起而飞,枪榆枋。——《庄子·逍遥游》
(2) 又如:枋榆(枋树与榆树)
(3) 筑堤堰用的大木桩
后背洪枋巨堰,深渠高堤者也。——《水经注》
(4) 泛指木棒
突然,他抓起一根短短的木枋,站起来,走到柜台边。——谭秀牧《失去的黑金刚》
(5) 两柱之间起联系作用的方柱形木材 。如:门枋
英文翻译
sandalwood; tree used as timber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1
◎ 客家话:[梅县腔] fong1 biong1 [海陆丰腔] piong1 fong1 [客英字典] fong1 piong1 [宝安腔] fong1 | biang5 [客语拼音字汇] biong1 fong1 [陆丰腔] piong1 [台湾四县腔] piong1 fong1
◎ 潮州话:huang1 bang1(huang pang)
◎ 客家话:[梅县腔] fong1 biong1 [海陆丰腔] piong1 fong1 [客英字典] fong1 piong1 [宝安腔] fong1 | biang5 [客语拼音字汇] biong1 fong1 [陆丰腔] piong1 [台湾四县腔] piong1 fong1
◎ 潮州话:huang1 bang1(huang pa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方 | 府良 | 幫 | 陽合 | 平聲 | 陽 | 合口三等 | 宕 | 陽 | pĭwaŋ | pyang/pv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