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娄声。本义:楼房,两层以上的房屋)
(2) 同本义
楼,重屋也。——《说文》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古诗十九首》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杜牧《阿房宫赋》
(3) 又如:教室楼;办公楼;科技楼;楼额(楼上的匾额);楼观(高楼的泛称;道观的观名);楼外楼(楼外有楼。楼房相连属);楼角(高楼的檐角);楼舍(楼房)
(4) 楼房的一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5) 又如:一楼;二楼
(6) 房间上部空间附设的可供藏物或住人的分层结构 。如:暗楼;阁楼
(7) 建筑在高处的建筑物 。如:楼子(楼阁);楼榭(高台之上的房屋,泛指楼房);楼堞(城楼上的矮墙)。又指有上层的车船,其上层也叫楼。如:楼车(古代战车。上设望楼);楼舟工(楼船)
(8) 茶肆、酒店、歌舞场、旧时妓院等场所也称楼 。如:茶楼;酒楼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eu2
◎ 潮州话:lau5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牛,利声。本义:牛耕)
(2) 同本义
犂,耕也。——《说文》。字亦作犁。
犁其庭。——《汉书·匈奴传》。注:“耕也。”
犂牛之子。——《论语》。皇疏:“或音梨,谓耕犂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古诗十九首》
(3) 又如:犁耕(用犁耕田;耕田);犁花(犁翻的土块);犁春(春耕)
(4) 摧毁,平毁 。如:犁穴;犁平(扫荡平定)
(5) 割开,划开。通“剺” 。如:犁面(用刀割脸);犁舌(入犁舌狱割舌)
(6) 通“黎”。及,等到
犂二十五年,吾冢上柏大矣。——《史记·晋世家》
名词
(1) 耕地的农具。我国春秋时代,就已用牛拉犁耕田
耕者忘其犁。——《乐府诗集·陌上桑》
纵有健妇把锄犁。——唐· 杜甫《兵车行》
(2) 又如:犁锄(犁和锄);犁锄之厄(死亡的命运)
(3) 姓
形容词
(1) 黑(在黑的意义上,黧、黎、犁实同一词)
形容枯槁,面目犁黑。——《战国策·齐策一》
犁旦。——《史记·南越列传》。索隐:“犁,黑也。天未明尚黑时也。”
(2) 又如:犁眉驹(良马名。毛黄色,眉黑。犁,通“黧”);犁黑(黧黑,暗黑色。犁,通“犂”);犁老(指老人。老人面色黧黑,故称犁,通“黧”);犁明(犁曙黎明。犂,通“黎”)
(3) 通“黎”。众多之意
今商王受,力行无度,播弃犂老。——《书·泰誓中》
(4) 又如:犁元,犁民(黎民百姓。犂,通“黎”)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lai2 [台湾四县腔] lai2 li2 [梅县腔] lai2 [沙头角腔] lai2 [客语拼音字汇] lai2 [海陆丰腔] lai2 li2 [客英字典] li2 lai2 [宝安腔] lai2
◎ 潮州话:lo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棃 | 力脂 | 來 | 脂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脂A | li | lii/l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