楯柱

dùn zhù [ dun zhu]

词语释义

殿前栏槛柱子。

词语解释

  1. 殿前栏槛柱子。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四:“顷有 李士寧 者,异人也。一旦因上七日入 醴泉观 ,独倚殿所之楯柱,视卿大夫络绎登阶拜北神者。”

引证解释

殿前栏槛柱子。

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四:“顷有李士寧者,异人也。一旦因上七日入醴泉观 ,独倚殿所之楯柱,视卿大夫络绎登阶拜北神者。”

楯柱的网络释义

楯柱

  • 楯柱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ùn zhù ,是指殿前栏槛柱子。
  • 汉字详情

    shǔn,dùn [shun,dun]
    部首: 420
    笔画: 13
    五笔: SRFH
    仓颉: DHJU
    四角: 42964

    详细解释

    dùn

    名词

    (1) (形声。从木,盾声。①( shǔn)本义:栏干的横木。②引申义:通“盾”。盾牌) 同引申义

    楚人有鬻楯与矛者。——《韩非子·难一》

    左执楯而导之。——《新唐书》

    (2) 另见 shǔn

    其它字义


    shūn

    名词

    (1) 栏杆的横木

    楯类腾龙。——何晏《景福殿赋》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逆增胜。——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泛指栏杆

    奔星更于闺闼,宛虹拖于楯轩。——《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3) 又如:楯柱(殿前栏槛柱子);楯轩(指有栏杆的长廊或小室);楯梯(古代攻城的长梯);楯楹(栏杆和楹柱);楯槛(楯栏。栏杆)

    (4) 另见 dùn

    名词

    (1) 栏杆的横木

    楯类腾龙。——何晏《景福殿赋》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逆增胜。——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泛指栏杆

    奔星更于闺闼,宛虹拖于楯轩。——《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3) 又如:楯柱(殿前栏槛柱子);楯轩(指有栏杆的长廊或小室);楯梯(古代攻城的长梯);楯楹(栏杆和楹柱);楯槛(楯栏。栏杆)

    (4) 另见 dùn

    英文翻译

    shield; horizontal bar

    方言集汇

    ◎ 粤语:seon5 teon5
    ◎ 客家话:[梅县腔] tun3 [台湾四县腔] tun3 dun3 [客英字典] tun3 shun3 [海陆丰腔] tun3 du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八諄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椿丑倫平聲合口三等ţʰĭuĕnthryn/thvin
    zhù [zhu]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SYG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DYG
    四角: 409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主声。本义:屋柱)

    (2) 同本义

    柱,楹也。——《说文》

    剪屏柱楣。——《仪礼·丧服》。注:“所谓梁闇。”

    东至于底柱。——《书·禹贡》

    散木也,…以为柱则蠹。——《庄子·人间世》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掷 秦王,不中,中柱。——《战国策·燕策》

    柱以白璧。——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柱磉石(支撑柱子的基石);铜柱;楣柱;柱桷(屋柱和椽子);柱梁(柱和梁);柱栋(屋柱与栋梁);柱极(殿柱和正梁);柱楣(茅庐的立柱和前檐;柱和梁)

    (4) 像柱子的东西

    王以名使括(赵括),若胶柱鼓瑟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水柱;冰柱;花柱

    英文翻译

    pillar, post; support; lean on

    方言集汇

    ◎ 粤语:cyu5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u1 [台湾四县腔] cu1 cu3 [梅县腔] chu1 [沙头角腔] cu1 [东莞腔] zu3 [海陆丰腔] chu1 chu3 [客英字典] chu5 [陆丰腔] chu1 [宝安腔] c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直主上聲合口三等ɖʰĭudryox/di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