楩楠
词语释义
亦作“楩柟”。
黄楩木与楠木。皆大木。
大材,栋梁之材。
词语解释
亦作“ 楩枏 ”。亦作“ 楩柟 ”。黄楩木与楠木。皆大木。
《淮南子·齐俗训》:“伐楩枏豫章而剖棃之,或为棺椁,或为柱梁。” 宋 陈翥 《桐谱·器用》:“古今匠民,为小大之器,度而用之,其可贵者,则必云乌椑、白杨……楩楠、松柏、椅棐之类。”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楩楠挺且直,松柏参成行。”
大材,栋梁之材。
唐 陆龟蒙 《京口与友生话别》诗:“宗溟虽甽澮,成厦必楩柟。” 宋 王安石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之二:“功名苟不谐,廊庙等閭阎,况乃抡椽杙,其谁辨楩柟。” 明 徐渭 《吴宣府新膺总督》诗:“邸报初翻数叶藤,栋梁今喜楩柟胜。”
引证解释
亦作“楩枏 ”。亦作“楩柟 ”。黄楩木与楠木。皆大木。
《淮南子·齐俗训》:“伐楩枏豫章而剖棃之,或为棺椁,或为柱梁。” 宋陈翥《桐谱·器用》:“古今匠民,为小大之器,度而用之,其可贵者,则必云乌椑、白杨……楩楠、松柏、椅棐之类。” 赵光荣《里湖纪游》诗:“楩楠挺且直,松柏参成行。”
大材,栋梁之材。
唐陆龟蒙《京口与友生话别》诗:“宗溟虽甽澮,成厦必楩柟。” 宋王安石《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之二:“功名苟不谐,廊庙等閭阎,况乃抡椽杙,其谁辨楩柟。” 明徐渭《吴宣府新膺总督》诗:“邸报初翻数叶藤,栋梁今喜楩柟胜。”
楩楠的国语词典
楩、楠,植物名。楩楠多指大材。
楩楠的网络释义
楩楠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tree
方言集汇
◎ 粤语:pin4
◎ 客家话:[梅县腔] pien1 [海陆丰腔] pien1 [客英字典] pien1 [宝安腔] pen1 pen3 [客语拼音字汇] pian3 [台湾四县腔] pien1
◎ 客家话:[梅县腔] pien1 [海陆丰腔] pien1 [客英字典] pien1 [宝安腔] pen1 pen3 [客语拼音字汇] pian3 [台湾四县腔] pie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便 | 房連 | 並 | 仙A開 | 平聲 | 先 | 開口三等 | 山 | 仙A | bʰĭɛn | bjen/bien |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木,南声。本义:楠木)同本义。樟科,常绿乔木。木材纹理细密,质地坚硬,富有香味,是建筑和制器具的贵重木材
时珍曰:南方之木,故字从南。——《本草纲目》
文梓楩楠。——《墨子·公输》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英文翻译
name of tree, machilus nanmu
方言集汇
◎ 粤语:naam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am2 [客语拼音字汇] nam2 [台湾四县腔] nam2 [客英字典] nam2 [宝安腔] lam2 [梅县腔] nem5
◎ 潮州话:nam5 [潮州、饶平]lam5 [澄海]nang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am2 [客语拼音字汇] nam2 [台湾四县腔] nam2 [客英字典] nam2 [宝安腔] lam2 [梅县腔] nem5
◎ 潮州话:nam5 [潮州、饶平]lam5 [澄海]na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二覃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南 | 那含 | 泥 | 覃 | 平聲 | 覃 | 開口一等 | 覃 | 咸 | nom | nɒ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