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魄

chǔ pò [ chu po]
注音 ㄔㄨˇ ㄆㄛˋ

词语释义

指朝云暮雨的巫山神女。

词语解释

  1. 指朝云暮雨的 巫山 神女。

    宋 范成大 《次韵王浚明用时举苦热韵见赠》:“鑠石谁能招 楚 魄,斲冰我欲访 湘君 。”

引证解释

⒈ 指朝云暮雨的巫山神女。

宋范成大《次韵王浚明用时举苦热韵见赠》:“鑠石谁能招楚魄,斲冰我欲访湘君。”

楚魄的网络释义

楚魄

  • 基本介绍
  • 宋 范成大《次韵王浚明用时举苦热韵见赠》:“铄石谁能招 楚 魄,斲冰我欲访 湘君 。”
  • 汉字详情

    chǔ [chu]
    部首: 420
    笔画: 13
    五笔: SSN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DNYO
    四角: 448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林,疋( shū)声。本义:灌木名。又名荆,牡荆)

    (2) 同本义 。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可入药,或小乔木,枝干坚韧,可做杖

    楚,丛木也。一名荆。——《说文》

    言刈其楚。——《诗·周南·汉广》

    不流束楚。——《诗·王风·扬之水》

    夏楚二物。——《礼记·学记》

    楚扑长如笴。——《仪礼·乡射礼》

    民无箠楚之忧。——《汉书·汉延寿传》

    (3) 又如:楚棘(荆棘);楚焞(古时占卜用以灼龟的木棒。以荆木制成);楚藿(用荆条做的捕鱼笼);楚楚(丛生的样子;鲜明的样子);楚木(丛生之木);楚林(丛林)

    (4) 周朝时国名

    (5) 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七雄之一。熊绎受封于周成王,立国于荆山一带,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周人称为荆蛮。后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王城)。春秋战国时国势强盛,疆域由湖北、湖南扩展到今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战国末,屡败于秦,公元前223年为秦所灭

    (6) 秦楚之际,陈胜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自号楚王;汉元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汉六年,国除

    (7) 五代十国之一。马殷据今湖南,都长沙,称楚王。后为南唐所灭

    (8) 姓

    形容词

    (1) 酸辛痛苦

    慷慨含辛楚。——陆机诗

    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曰…——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楚辱(苦痛与耻辱);楚痛(痛苦);楚酷(痛楚)

    (3) 齐整;清晰

    笾豆有楚。——《诗·小雅·宾之初筵》

    (4) 又如:一清二楚;楚洁(整洁);楚楚可爱(形容陈设整齐,令人喜爱)

    (5) 鲜艳,华丽

    不韦使楚服而见。——《战国策·秦策》

    衣裳楚楚。——《诗·曹风·蜉蝣》

    (6) 又如:楚服(美盛的服饰);楚丽(华美绚丽)

    (7) 伧俗,粗俗 。如:楚鞋(粗糙的鞋,草鞋);楚剌(粗莽乖戾)

    动词

    (1) 拷打

    入狱楚掠。——《新唐书·严郢传》

    (2) 又如:楚挞(笞打,拷打);楚拷(拷打)

    英文翻译

    name of feudal state; clear

    方言集汇

    ◎ 粤语:co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u3 co3 [客英字典] cih3 [台湾四县腔] cu3 co3 [梅县腔] ze3 co3 chui3 [陆丰腔] cih3 [东莞腔] co3 [宝安腔] co3 [客语拼音字汇] co3 cu3 [沙头角腔] co3
    ◎ 潮州话:c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創舉上聲開口三等chriox/chvvʧʰĭo
    [po]
    部首: 903
    笔画: 14
    五笔: RRQ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AHUI
    四角: 2661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鬼,白声。从鬼的字,常与灵魂、鬼怪有关。本义:阴神,迷信的人指依附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精神)

    (2) 同本义,有别于可游离于人体之外的魂

    魄,阴神也。——《说文》

    人生始化曰魄。——《左传·昭公七年》。注:“形也,既生魄,阳曰魂。疏:附形之灵为魄。”

    其魄兆于民矣。魄意之精也。——《国语·晋语》

    魄也者,鬼之盛也。——《礼记·祭义》。注:“耳目之聪明为魄。”

    忽魂悸以魄动。——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魂魄(迷信者指附在人体内可以游离出去的精神);心魄(心灵);丧魂落魄;魄荡魂飞(魄散魂消、魄散魂飞等都形容惊恐万状);魄心(灵魂)

    (4) 引申为人的形体

    人之精气曰魂,形体曰之魄。——《太平御览》引《礼记外传》

    (5) 精神;气质;神气 。如:魄虑(神思,意念);魄光(喻人的精神)

    (6) 精力;胆识 。如:气魄;体魄

    (7) 通“霸”。月出月没的微光

    惟三月哉生魄。——《书·康诰》

    月未望则载魄于西,既望则终魄于东。——《法言·五百》

    (8) 又如:魄蜍(传说月亮中的蟾蜍);魄宝(魄渊。月亮);魄兔(传说中指月中的兔)

    (9) 通“粕”。糟粕,酒滓

    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庄子·天道》

    英文翻译

    vigor; body; dark part of moon

    方言集汇

    ◎ 粤语:bok3 paak3 tok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ak7 [东莞腔] pak7 [海陆丰腔] pak7 [梅县腔] pak7 [台湾四县腔] pak7 [陆丰腔] pak7 [宝安腔] pak7 [客语拼音字汇] pag5 [客英字典] pa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九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他各鐸開入聲開口一等thaktʰɑ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