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忧亡

chǔ zhuāng yōu wáng [chu zhuang you wang]

词语释义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君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1.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汉字详情

chǔ [chu]
部首: 420
笔画: 13
五笔: SSN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DNYO
四角: 448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林,疋( shū)声。本义:灌木名。又名荆,牡荆)

(2) 同本义 。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可入药,或小乔木,枝干坚韧,可做杖

楚,丛木也。一名荆。——《说文》

言刈其楚。——《诗·周南·汉广》

不流束楚。——《诗·王风·扬之水》

夏楚二物。——《礼记·学记》

楚扑长如笴。——《仪礼·乡射礼》

民无箠楚之忧。——《汉书·汉延寿传》

(3) 又如:楚棘(荆棘);楚焞(古时占卜用以灼龟的木棒。以荆木制成);楚藿(用荆条做的捕鱼笼);楚楚(丛生的样子;鲜明的样子);楚木(丛生之木);楚林(丛林)

(4) 周朝时国名

(5) 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七雄之一。熊绎受封于周成王,立国于荆山一带,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周人称为荆蛮。后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王城)。春秋战国时国势强盛,疆域由湖北、湖南扩展到今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战国末,屡败于秦,公元前223年为秦所灭

(6) 秦楚之际,陈胜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自号楚王;汉元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汉六年,国除

(7) 五代十国之一。马殷据今湖南,都长沙,称楚王。后为南唐所灭

(8) 姓

形容词

(1) 酸辛痛苦

慷慨含辛楚。——陆机诗

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曰…——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楚辱(苦痛与耻辱);楚痛(痛苦);楚酷(痛楚)

(3) 齐整;清晰

笾豆有楚。——《诗·小雅·宾之初筵》

(4) 又如:一清二楚;楚洁(整洁);楚楚可爱(形容陈设整齐,令人喜爱)

(5) 鲜艳,华丽

不韦使楚服而见。——《战国策·秦策》

衣裳楚楚。——《诗·曹风·蜉蝣》

(6) 又如:楚服(美盛的服饰);楚丽(华美绚丽)

(7) 伧俗,粗俗 。如:楚鞋(粗糙的鞋,草鞋);楚剌(粗莽乖戾)

动词

(1) 拷打

入狱楚掠。——《新唐书·严郢传》

(2) 又如:楚挞(笞打,拷打);楚拷(拷打)

英文翻译

name of feudal state; clear

方言集汇

◎ 粤语:co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u3 co3 [客英字典] cih3 [台湾四县腔] cu3 co3 [梅县腔] ze3 co3 chui3 [陆丰腔] cih3 [东莞腔] co3 [宝安腔] co3 [客语拼音字汇] co3 cu3 [沙头角腔] co3
◎ 潮州话:c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創舉上聲開口三等chriox/chvvʧʰĭo
zhuāng [zhuang]
部首: 314
笔画: 6
五笔: YF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G
四角: 0021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兼形声。从艸,从壮,壮亦声。本义:草大)

(2) 同本义

莊,草芽之壮也。——《六书正伪》

莊,草盛貌。——《唐韵》

汉明帝名 莊, 汉世多以严字为之。《左传》、《楚莊王国》、《莊子》、《论语》、《卞莊子》,古今人表皆作严,此字从草,壮声,许不著说解,其义失传。——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3) 谨严持重

临之以庄,则敬。——《论语·为政》

师之以庄贤于丘也。——《列子·仲尼》

则季孙终身庄而遇贼。——《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4) 又如:庄论(庄重严肃的议论或说教);庄语(庄重正直的言论);庄士(端正之士;正人君子);庄色(严肃的神色)

(5) 四面八方的,四通八达的

为开第康庄之衢。——《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6) 恭敬

非礼不诚不庄。——《礼记·曲礼》。注:“敬也。”

居处不庄,非孝也。——《吕氏春秋》

(7) 又如:庄椿(祝人长寿之词)

名词

(1) 村庄,也指建在山林田野间的住宅,别墅

邻富鸡长住,庄贫客渐稀。——唐· 姚合《原上新居》

(2) 又如:王家庄;台儿庄;庄子(村庄);庄屯(清初,政府圈拨土地给各旗官兵而形成的村庄。又称屯庄)

(3) 六路通达的大路

得庆氏之木百车于庄。——《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康庄驰逐,穷巷蹋鞠。——《盐铁论·国疾》

(4) 又如康庄(康,五路通达的大路;庄:六路通达的大路。合称通达的大路);庄馗(四通八达的道路。馗,同“逵”)

(5) 庄园,皇室、官僚、地主等在乡下占据的大片土地及其建筑物

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杜工部草堂诗笺》

(6) 又如:庄吏(为地主管理田庄及收税租的人);庄奴(佃户,佃农);庄宾(指佃客、佃农);庄地(庄田)

(7) 规模较大的或做批发生意的商店 。如:庄款(在钱庄的存款);庄折(钱庄的存折);布庄;茶庄;钱庄;饭庄

(8) 庄口(专销某地货物的地方)的简称 。如:京庄、广庄即是为专销京货、广货的庄口

(9) 庄家 。如:轮流坐庄

(10) 姓。如:庄子(即庄周,约前369—前295,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的代表之一的简称)

量词

(1) 件。后作“桩”

此一庄事不敢隐讳。——关汉卿《王闰香夜月四春园》

(2) 古代云南交易用贝单位

交易用贝,一枚曰庄,四庄曰手,四手曰苗,五苗曰索。——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动词

通“妆”。打扮,修饰

靓庄刻饰。——《汉书·司马相如传》

靓庄藻野。——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沐浴靓庄。——《北史·隋宗室诸王传》

英文翻译

village, hamlet; villa, manor

方言集汇

◎ 粤语:zo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ong1 [梅县腔] zong1 [陆丰腔] zong1 [客英字典] zong1 [台湾四县腔] zong1 [沙头角腔] zong1 [客语拼音字汇] zong1 [宝安腔] zong1 [东莞腔] zong1
◎ 潮州话:之秧1 之安1 ,zeng1(tsurng) zang1(tsa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三耕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薄萌耕開平聲開口二等breng/baengbʰæŋ
yōu [you]
部首: 339
笔画: 7
五笔: NDNN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PIKU
四角: 930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本字古作上“页”(xie)下“心”。会意。心中有了忧愁,必然在脸上(用“页”即人头代表)反映出来。后加“攵”( suī 表示行走),形成“憂”字。“忧”是形声字。本义:担忧;发愁)同本义

忧,愁也。——《说文》

忧,愁也。——《玉篇》

忧悲者德之失也。——《淮南子·原道》

勿忧。——《易·丰》

坎为加忧。——《易·说卦》

我心忧伤。——《诗·小雅·小弁》

忧心忡忡。——《诗·召南·草虫》

何忧令名不彰。——《世说新语·自新》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忧谗畏讥。——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忧其民。

(2) 又如:忧忿滞中(中医指忧愁忿懑滞郁在胸中);忧蹙(因忧愁而紧锁眉头);忧愠(忧愁懊恼);忧忆(忧愁担心);忧心如捣(忧愁得像有什么东西捣心一样);忧邑(愁闷抑郁);忧畏(忧虑畏怯);忧世(为世时或时事而忧虑);忧怀(忧虑怀念);忧怯(担忧畏怯);忧天(担心天塌下来);忧公忘私(关心公益,不顾私利);忧鱼(担心水患)

名词

(1) 居丧 。多指居父母丧

王宅忧,亮阴三祀。——《书·说命上》

(2) 又如:忧居(丁忧家居);忧服(因父母死而居忧服丧);忧纪(居父母丧之期);忧棘(居父母之丧);忧毁(居父母之丧哀伤过度而损害身体);忧艰(忧父母之丧)

(3) 忧患,祸患

必为子孙忧。——《论语·季氏》

恐季氏之忧。

愦于忧。——《战国策·齐策四》

乐琴书以消忧。——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又如:忧困(忧患困顿);忧逼(忧患侵迫);忧难(忧患);忧衅(忧患之端)

(5) 姓

英文翻译

sad, grieved; grief, melancholy

方言集汇

◎ 粤语:jau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于救去聲開口三等ĭəuiuh/hiow
wáng,wú [wang,wu]
部首: 225
笔画: 3
五笔: YNV
五行:
仓颉: YV
四角: 00710

详细解释

wáng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从入,从乚。“入”是人字。乚( yǐn)隐蔽。合起来表示人到隐蔽处。本义:逃离,出走)

(2) 同本义

亡,逃也。——《说文》

晋公子生十七年而亡。——《国语·晋语四》

子牟有罪而亡。——《国语·楚语上》

怀其璧,从径道亡。——《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史记·陈涉世家》

或以为亡。

数言欲亡。

亡而入胡。——《淮南子·人间训》

奴惊,各亡去。——高启《书博鸡者事》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亡归(逃回);逃亡(逃走在外);亡虏(逃亡的犯人);亡民(逃亡在外的百姓);亡子(亡人。逃亡的人);亡奔(逃奔);亡臣(逃亡之臣);亡逸(逃亡);亡匿(逃跑并躲藏起来)

(4) 死

存亡不可知。——《汉书·李广苏建传》

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资治通鉴》

身在身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长者先亡。——清· 袁枚《祭妹文》

(5) 又如:亡人(死人。骂人的话);阵亡(在作战中牺牲);亡醮(为死者设坛祭祷);亡友(死去的友人);亡死(死亡);亡殁(死亡);亡化(死亡;去世)

(6) 丢失;丧失

亡赵自危。——《战国策·秦策五》

非其所以与人而与人,谓之亡。——《谷梁传·定公八年》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汉· 贾谊《过秦论》

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大道以多歧亡羊。——马中锡《中山狼传》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战国策·齐策》

诸侯之所亡。——宋· 苏洵《六国论》

(7) 又如:亡逸(散失);亡躯(丧身);亡阙(亡缺。丧失残缺);亡缺(散失残缺);亡家犬(丧家犬);亡书(散失的书籍)

(8) 灭亡

国恒亡。——《孟子·告子下》

大亡其则。——《韩非子·说难》

彼固亡国之形也。——《韩非子·初见秦》

秦饥而宛亡。——《战国策·西周策》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苏洵《六国论》

亡无日矣。——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坐而待亡。

(9) 又如:兴亡(兴盛和灭亡);亡破(国破家亡);亡君(亡国之君);亡绝(国家败亡,宗庙绝祀);亡征(灭亡的征兆)

(10) 外出;出门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论语·阳货》

(11) 沉迷于宴饮

乐酒无厌谓之亡。——《孟子》

(12) 通“忘”

曷维其亡?——《诗·邶风·绿衣》

圣人之法死亡亲,为天下也。厚亲分也。以死亡之。——《墨子·大取》

人不能自止于足,而忘其富之涯乎。——《韩非子·说林下》

知而亡情,能而不为,真知真能也。——《列子·仲尼》

是亡楚国之社稷,而不率吾众也。——《淮南子》

(13) 轻视 。如:亡如(瞧不起,不放在眼里)

名词

(1) 过去

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木兰花慢》

(2) 另见

动词

(1) 古同“无”

(2) 通“无”。没有

河曲智叟亡以应。——《列子·汤问》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诗·唐风·葛生》

亡则以缁,长半幅。——《仪礼·士丧礼》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

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孟子·尽心上》

自苦亡人之地。——《汉书·李广苏建传》

大且亡罪夷灭。

君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后汉书·列女传》

(3) 副词,通“毋”可译为“不”、“不要”等,表示否定

幸亡阻我。——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亡论长者。

法令亡常。——《汉书·李广苏建传》

亡何国变。——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4) 另见 wáng

英文翻译

death, destroyed; lose, perish

方言集汇

◎ 粤语:mong4 mou4
◎ 客家话:[梅县腔] mong2 [客语拼音字汇] mong2 [客英字典] mong2 [陆丰腔] mong3 [沙头角腔] mong2 [宝安腔] mong2 [海陆丰腔] mong2 [东莞腔] mong2 [台湾四县腔] mong2
◎ 潮州话:bhuang5 bho5 (bûang bô)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武方陽合平聲合口三等mĭwaŋmyang/mv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