棰搒

chuí péng [chui peng]
繁体 箠搒
注音 ㄔㄨㄟˊ ㄆㄥˊ

词语释义

鞭打。

词语解释

  1. 鞭打。

    《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 閤罗凤 重其( 郑回 )惇儒,号‘蛮利’,俾教子弟,得箠搒,故国中无不惮。”

引证解释

⒈ 鞭打。

《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閤罗凤重其( 郑回 )惇儒,号‘蛮利’,俾教子弟,得箠搒,故国中无不惮。”

棰搒的网络释义

棰搒

  • 棰搒,读音为chuí péng ㄔㄨㄟˊ ㄆㄥˊ,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鞭打。
  • 汉字详情

    chuí [chui]
    部首: 420
    笔画: 12
    五笔: STGF
    五行:
    仓颉: DHJM
    四角: 429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垂声。本义:短木棍)

    (2) 同本义

    一尺之棰。——《庄子·天下》

    身体痛,则谓鬼持棰杖殴击。——王充《论衡·订鬼》

    (3) 又如:棰革(杖鞭);棰楚(杖刑)

    (4) 鞭子,马鞭

    季氏负箠谢过。——《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

    其次关木索,被箠楚。——《汉书·司马迁传》

    手苦于箠辔。——《汉书·王吉传》

    (5) 又如:棰策(鞭子);棰楚(鞭杖之类刑具)

    动词

    (1) 同“捶”。敲打

    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汉书·路温舒传》

    (2) 又如:棰杖(用杖责打);棰顿(捶敲)

    (3) 鞭笞 。如:棰殴(鞭打);棰拊(鞭策);棰笞(鞭责)

    宋本广韵

    bàng,péng [bang,peng]
    部首: 330
    笔画: 13
    五笔: RUPY
    五行:
    仓颉: QYBS
    四角: 50027

    详细解释

    bàng

    动词

    (1) 同“榜”。摇橹使船前进,划船 。如:搒人(摇船的人)

    (2) 行船中途停靠

    (3) 另见 péng

    其它字义


    péng

    动词

    (1) 掩,敛藏

    搒,掩也。——《说文》。朱骏声通训定声:“搒,掩也。敛藏之意。”

    (2) 触;碰

    逗翳翅相筑,摆幽尾交搒。——唐· 韩愈《城南联句》

    (3) 用棍子或竹板子打

    搒,击也。——《广雅》

    搒,笞打。——《广雅》

    昼夜搒讯。——《明史·海瑞传》

    (4) 又如:搒掠(笞击拷问)

    (5) 另见 bàng

    动词

    (1) 掩,敛藏

    搒,掩也。——《说文》。朱骏声通训定声:“搒,掩也。敛藏之意。”

    (2) 触;碰

    逗翳翅相筑,摆幽尾交搒。——唐· 韩愈《城南联句》

    (3) 用棍子或竹板子打

    搒,击也。——《广雅》

    搒,笞打。——《广雅》

    昼夜搒讯。——《明史·海瑞传》

    (4) 又如:搒掠(笞击拷问)

    (5) 另见 bàng

    英文翻译

    pole; beat

    方言集汇

    ◎ 粤语:bong1 pong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ong3 [陆丰腔] bang1 [海陆丰腔] bong3 pong1 [台湾四县腔] bong3 p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薄庚庚二開平聲開口二等brang/beangbʰɐ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