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棕閭
注音
ㄗㄨㄥ ㄌㄩˊ
词语释义
棕榈。闾,同'榈'。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palm] 木名。棕榈树。一种棕榈属植物,高3-7米,茎直立,不分枝,为叶鞘形成的棕衣所包,叶丛生茎顶,向外开展,叶柄硬而长,叶片圆扇形,掌状深裂,肉穗花序生于叶间,花黄色,核果集生成穗形,近球形,棕衣可制绳索、床垫等,叶可编帽子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植物名。棕榈的省称 。本作椶
椶,栟榈也。——《说文》
(2) 又如:龙棕;蜡棕;扇棕;棕片(棕衣。棕皮);棕车(以棕为盖顶的车);棕笋(棕榈的花苞)
(3) 棕毛或棕片 。如:棕笠;棕床;棕冠;棕帚;棕匠
(4) 棕色的染料 。如:酸性棕;碱性棕;直接棕
形容词
棕毛的颜色,即褐色 。如:红、黄、棕等各种颜色的布;棕人(指棕色人称);棕绿(绿中泛棕色的一种颜色)
英文翻译
hemp palm; palm tree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1
◎ 客家话:[梅县腔] zung1 [台湾四县腔] zung1 [东莞腔] zung1 [宝安腔] zung1 [客英字典] zung1 [海陆丰腔] zung1 [客语拼音字汇] zung1
◎ 客家话:[梅县腔] zung1 [台湾四县腔] zung1 [东莞腔] zung1 [宝安腔] zung1 [客英字典] zung1 [海陆丰腔] zung1 [客语拼音字汇] z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葼 | 子紅 | 精 | 東一 | 平聲 | 東 | 開口一等 | 通 | 東 | tsuŋ | cung/zung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门,吕声。本义:里巷的大门)
(2) 同本义
闾,里门也。——《说文》
二大夫出,相与踦闾而语。——《公羊传》
便旋闾阎。——张衡《西京赋》
门闾无关。——《吕氏春秋·仲夏》
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汉书·陈胜传》
(3) 又如:倚闾而望;闾阋(指内部斗争);闾墓(里巷和墓道的大门);闾闬(里巷的门)
(4) 里巷
闾,里也。——《广雅·释宫》
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之。——《吕氏春秋·期贤》
违郢都之旧闾兮。——《楚辞·刘向·九叹·思古》
(5) 又如:闾吏(里巷小吏);闾陌(里巷);闾社(闾里乡社);闾肆(街市)
(6) 泛指门户;人家 。如:闾井(房屋、水井等);闾舍(房舍);闾居(屋门所在)
(7) 中国古代以二十五家为闾
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爱。——《周礼·大司徒》
(8) 泛指乡里 。如:陋闾;闾部(泛指地方);闾落(村庄);闾亭(乡里);闾户(村户);闾伍(乡里,民间)
(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