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品

qí pǐn [ qi pin]
注音 ㄑ一ˊ ㄆ一ㄣˇ

词语释义

1.亦作"棊品"。 2.围棋棋艺的等级。古代分为九等,称为"九品",从一品到九品,依次称入神﹑坐照﹑具体﹑通幽﹑用智﹑小巧﹑斗力﹑若愚﹑守拙。 3.指下棋时所表现的态度作风。

词语解释

  1. 亦作“棊品”。围棋棋艺的等级。古代分为九等,称为“九品”,从一品到九品,依次称入神、坐照、具体、通幽、用智、小巧、斗力、若愚、守拙。

    《宋书·羊玄保传》:“﹝ 羊 ﹞善弈棊,棊品第三。 太祖 与赌郡戏,以补 宣城 太守。”《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汝可先往一试,看汝与彼优劣,便可以定彼棋品。”参阅 宋 张靖 《棋经·品格》。

  2. 指下棋时所表现的态度作风。如:他的棋品很好。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棊品”。

⒉ 围棋棋艺的等级。古代分为九等,称为“九品”,从一品到九品,依次称入神、坐照、具体、通幽、用智、小巧、斗力、若愚、守拙。 《宋书·羊玄保传》:“﹝羊﹞善弈棊,棊品第三。参阅宋张靖《棋经·品格》。

太祖与赌郡戏,以补宣城太守。”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汝可先往一试,看汝与彼优劣,便可以定彼棋品。”

⒊ 指下棋时所表现的态度作风。

如:他的棋品很好。

棋品的国语词典

下棋的工夫品第。

如:「他的棋品很差,输棋时就会翻脸。」

棋品的网络释义

棋品

  • 棋品是我国古代评定围棋棋手有九个品级。这种棋品制,在三国时就已经出现了。《说郛》上曾引魏国邯郸淳的《艺经》,上有:“夫围棋之品有九: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体,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九品之外,今不复云。”
  • 棋品造句

    他棋艺高超,棋品极佳,治学严谨,培养了众多年轻的棋手,可谓桃李满天下。
    由他的棋品能实实在在地折射出那个人的人品,此人不可深交。
    在我国古代,围棋棋手的等级称为“棋品”。
    棋品即人品,“走棋”讲究举手无回,落子生根,无怨无悔。
    座谈会上,两位棋坛巨擘的亲属及朋友分别从不同侧面追溯了两位先生的棋艺与棋品,缅怀了他们的高贵品质和爱国情怀。
    在现实生活里,人们喜欢把酒品、棋品、文品等同于人品。
    下棋得有棋品,做人也要有人品。
    作为有修养的专业棋手,赢了棋也不会特别高兴,而且,在败者面前喧嚷是有失棋品的。
    叶萧号称是北方大儒,好弄诗词,每三个月,便在他的听香小筑里开一次雅会,邀请北方的才子文人,联诗词,下棋品酒,以作风雅之态。
    学校聘请棋院专业教练任教,培养学生良好的棋艺棋品。
    胖子和喇嘛搭起了棋盘,一开始我还站在胖子身后观战,后来就一点兴趣也没了,胖子棋品差的天上有地上无,落三子悔五颗,直接毁了汉族人民在藏族神职同胞面前的形象。线性木头 
    可是,这些顾客不知道,张金华除了是制作熟食的高手,还是一位在国内象棋界小有名气的业余棋手,他的棋品和人品一样被人称道。
    围棋一代大师吴清源去世棋品人品垂范棋坛。
    你的朋友倨傲不逊,棋品连着人品,照这样下去,棋品必劣。阿城 
    说实话,岳父的棋艺一般,总是输多赢少,但棋品很好。
    棋品活动的展开和大量棋艺作品的问世,使得武帝时代的棋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成功冲入全国象棋甲级队的强劲东风,一年一度的“宝宝杯”山西象棋大师赛将作为一项传统赛事长期办下去,而且棋手不仅仅要提高棋艺,更要端正棋风棋品。

    汉字详情

    [qi]
    部首: 420
    笔画: 12
    五笔: SAD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TMC
    四角: 4498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其声。本义:古时通称博奕的子为棋) 同本义

    棊,博棊也。——《说文》

    五簙或谓之棊。——《方言》

    故行棊者。——《淮南子·泰族》。注:“谓六博也。”

    休与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山海经·中山经》。注;“博棋也。”

    尧造围棊,以教子丹朱,或云 舜以 子商均愚,故作围棊教之。——《博物志》

    山出棋置。——《史记·货殖列传》

    (2) 又如:棋枰(棋盘);棋子(一种干粮);象棋;国际象棋;围棋;跳棋

    动词

    下棋 。如:棋功(下棋造诣);棋仙(指棋艺高超,以弈棋为乐的人);棋名(棋艺卓越的名声)

    英文翻译

    chess; any game similar to chess

    方言集汇

    ◎ 粤语:kei4
    ◎ 客家话:[梅县腔] ki2 [沙头角腔] ki2 [客语拼音字汇] ki2 [陆丰腔] ki3 [客英字典] ki2 [台湾四县腔] ki2 [东莞腔] ki2 [宝安腔] ki2 [海陆丰腔] ki2
    ◎ 潮州话:g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渠之平聲開口三等gi/gio
    pǐn [pin]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K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RRR
    四角: 60660

    详细解释

    (1) (会意,从三口。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即众多的人。本义:众多)

    (2) 同本义

    品,众庶也。——《说文》

    (3) 又如:品人(众多的人);品事(诸多事项);品物(各类特定范围之物);品供(各种供品);品象(众人);品庶(众人百姓);品极(众多)

    (4) 颜色淡 。如:品绿

    (5) 齐一,相同

    品,齐也。——《广雅》

    品其百笾。——《国语·周语中》

    名词

    (1) 事物的种类

    五品不逊。——《虞书》。传,谓五常。郑注:父母兄弟子也。

    厥贡惟金三品。——《书·禹贡》

    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货品(货物或货物的品种);品汇(事物的品种类别);品搭(按品类等级搭配);品流(品类;流别);品例(种类);品件(花色品种);用品(应用的物品);珍品(珍贵的物品);品物(物品;东西)

    (3) 品性;品格 。如:人品(人的品质);品诣(品行);品概(品格;气节);品地(品质;本色;官职);品格儿(相貌;形体);品极(人品的高低)

    (4) 等级

    (5) 又如:品从(等级);上品

    (6) 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官阶、爵阶

    皇上超擢品卿衔军机章京。——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7) 又如:品子(品官之子弟);品次(位列;品级);品制(等级制度);品命(官阶;品位);品著(指不同品位的服饰);品从(正从。指古代官吏的正品与从品);品爵(品级爵位);品令(选拔官吏的格令)

    (8) 格调

    诗之品有九。——《沧浪诗话》

    (9) 标准, 基准 。如:品式(标准;法式); 品度(标准, 法度)

    (10) 法式, 法则

    乡有俗, 国有法。…品有所成, 故曰人不一事。——《管子》

    (11) 乐器构件名。指月琴、琵琶等乐器上的弦枕木

    (12) 古地名 。唐宋皆有品州, 约在今四川省宜宾地区境内

    (13) 姓

    (1) 演奏乐器 。如:品竹(吹奏管乐器);品竹弹丝(吹拉弹唱);品弄(吹奏);品统法(弦乐曲调的弹奏技法);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

    (2) 评价,衡量

    于病中犹作《汉晋春秋》,品评卓逸。——《世说新语·文学》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资治通鉴》

    (3) 又如:品度(品评打量);品择(品评选择);品藻(品评;评论);品酌(衡量,斟酌);品选(评选);品头题足(亦作“品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

    (4) 品尝 。如:品茶,品月

    英文翻译

    article, product, commodity

    方言集汇

    ◎ 粤语:ban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pin3 [东莞腔] pin3 [梅县腔] pin3 [陆丰腔] pin3 [客英字典] pin3 [宝安腔] pin3 [客语拼音字汇] pin3 [台湾四县腔] pin3 [海陆丰腔] pin3
    ◎ 潮州话:bing2(píng) [饶平]ping2(phí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七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丕飲侵B上聲開口三等侵Bpʰĭĕmphimx/phy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