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庋

fàn guǐ [ fan gui]
注音 ㄈㄢˋ ㄍㄨㄟˇ

词语释义

贮藏佛经的柜架。

词语解释

  1. 贮藏佛经的柜架。

    宋 范成大 《谒南岳》诗:“梵庋绚杂组,锡杖鏘古鐶。”自注:“ 衡岳 藏经皆锦丝竹帘护之。” 元 吴莱 《哭妙观上人》诗:“名詮披梵庋,妙趣挹诗瓢。”

引证解释

⒈ 贮藏佛经的柜架。

宋范成大《谒南岳》诗:“梵庋绚杂组,锡杖鏘古鐶。”
自注:“衡岳藏经皆锦丝竹帘护之。”
元吴莱《哭妙观上人》诗:“名詮披梵庋,妙趣挹诗瓢。”

梵庋的网络释义

梵庋

  • 梵庋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fàn guǐ,是指贮藏佛经的柜架。
  • 汉字详情

    fàn [fan]
    部首: 420
    笔画: 11
    五笔: SSM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DDHNI
    四角: 4421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林,凡声。本义:梵梵:草木茂盛的样子)

    (2) 同本义

    梵,即芃之俗体。——清· 钮树玉《说文新附考》

    (3) 梵语Brahmā音译词“梵摩”、“婆罗贺摩”、“梵览摩”之省,意为“清净”、“寂静”

    净修梵行。——《妙法莲花经》

    (4) 又如:梵心(清净之心);梵志(以清静为志);梵门(清净的法门);梵事(清净的佛事)

    (5) 佛经原用梵文写成,故凡与佛教有关的事物,皆称梵 。如:梵言(佛经);梵境(佛的境界);梵楼(佛教的楼阁);梵磬(佛寺之磬);梵学(佛学)

    (6) 梵文为古印度书面语,故对印度等地的事物,常冠以梵字,以示与中华有别 。如:梵本(梵文书写的佛经原本);梵表(梵方。指印度);梵志(印度古代四个种姓之一,指婆罗门);梵俗(印度风俗)

    动词

    诵经 。如:梵响(梵声,念佛诵经之声);梵诵(佛教诵经);梵呗(梵音,作法事时的歌咏赞颂之声)

    名词

    (1) 诵经声

    午梵隔云知有寺,夕阳归去不逢僧。——宋· 王安石《游钟山四首》

    (2) 姓

    英文翻译

    Buddhist, Sanskrit

    方言集汇

    ◎ 粤语:faan4 faan6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fam2 [台湾四县腔] fam2 fam5 [客英字典] fam2 fam5 [宝安腔] fam2 [梅县腔] fam2 [海陆丰腔] fam2 fam5 [沙头角腔] fa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房戎東三平聲開口三等bʰĭuŋbiung
    guǐ [gui]
    部首: 314
    笔画: 7
    五笔: YFCI
    五行:
    仓颉: IJE
    四角: 002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置放器物的架子

    见床内小板庋上,乌纱帽存。——宋· 洪迈《夷坚志·蔡河秀才》

    (2) 又如:庋阁(搁置器物的架子)

    动词

    (1) 搁置,放置

    经尊道则尊,有合严庋宾(即置)。——元· 柳贯《尊经堂》

    (2) 又如:庋架(置放架上);庋置(搁置)

    (3) 收藏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4) 又如:庋掌(收藏、管理);庋间(储藏室);庋藏(收藏)

    英文翻译

    a cupboard or pantry to store

    方言集汇

    ◎ 粤语:gei2 gwai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wui3 gi1 [客语拼音字汇] gui1 [海陆丰腔] gui3 gi3 [台湾四县腔] gui3 gi3
    ◎ 潮州话:哥衣2(已) 哥威2(鬼),gi2 gui2(kí kú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過委支B合上聲合口三等支Bkĭwekyex/kw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