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梯级
(1) 梯的阶级
词语解释
梯之阶级。
清 金和 《双拜冈纪战》诗:“尚欲踰垣看,攀树当梯级。” 杨朔 《木棉花》:“可是我抓住铁栏了,蹬上梯级了,攀上火车了,终于挤进散布着汗臭的车厢。”
比喻对人才分批、分阶段引荐。
唐 沉亚之 《东渭桥给纳使新厅记》:“其杰栋巨楹,文梁劲桷,既已具构,其中可叙百榻,而儒良至者必与讲谈其道,随其能否而梯级之。” 唐 黄滔 《启蒋先辈》:“矧国朝之设科待士,较文取人,往岁主司,则断于独鉴;近时公道,则採自众称。繇是重望朝贤,有名先达,得以主张斯道,梯级将来。”
引证解释
⒈ 梯之阶级。
引清金和《双拜冈纪战》诗:“尚欲踰垣看,攀树当梯级。”
杨朔《木棉花》:“可是我抓住铁栏了,蹬上梯级了,攀上火车了,终于挤进散布着汗臭的车厢。”
⒉ 比喻对人才分批、分阶段引荐。
引唐沉亚之《东渭桥给纳使新厅记》:“其杰栋巨楹,文梁劲桷,既已具构,其中可叙百榻,而儒良至者必与讲谈其道,随其能否而梯级之。”
唐黄滔《启蒋先辈》:“矧国朝之设科待士,较文取人,往岁主司,则断于独鉴;近时公道,则採自众称。繇是重望朝贤,有名先达,得以主张斯道,梯级将来。”
梯级的国语词典
阶梯的级数。
如:「这登山道由数百梯级组成,向上绵延。」
梯级的网络释义
梯级
梯级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弟声。本义:便利人上下攀登(尤其建筑物)的用具或设备)
(2) 同本义
梯,木阶也。——《说文》
为云梯之械。——《史记·孟荀传》
闻子为梯。——《墨子·公输》
身登青云梯。——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梯而下之。——《资治通鉴·唐纪》
(3) (梯,名词用如动词,用梯子。)
悬者通梯接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梯冲死土。——清· 邵长衡《青门剩稿》
(4) 又如:楼梯;云梯(攻城或救火时用的长梯);阶梯(台阶和梯子);梯航(梯与船);梯梁(凿梯架桥);梯磴(梯子的梯级);软梯
(5) 形状像梯的分级的东西
梯,阶也。——《广雅》
蹝步陵丹梯。——谢灵运诗
以为乱梯。——《国语·越语》。注:“阶也。”
(6) 又如:梯田;梯桥(设于园圃之中,供游览用的梯形通道)
(7) 姓
动词
(1) 凭,依着
梯,凭也,若梯邪倚著也。——《字汇》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山海经》
(2) 用梯子攀登 。
(3) 如:梯登(缘梯攀登);梯城(缘梯登城)
(4) 攀登
航海梯山各一家。——黄庭坚《和中玉使君晚秋开天宁节道场》
(5) 又如:梯山航海;梯霞(道教谓升天登仙);梯崖;梯陟(登高攀险);梯林(攀登山林);梯附(攀附)
(6) 谋求 。
(7) 如:梯肥(谋取肥缺);梯荣(谋求禄位)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toi1 [陆丰腔] toi1 [客语拼音字汇] toi1 [客英字典] ti2 [东莞腔] toi1 [海陆丰腔] toi1 ti1 [宝安腔] toi1 [台湾四县腔] toi1 ti1 [沙头角腔] to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梯 | 土雞 | 透 | 齊開 | 平聲 | 齊 | 開口四等 | 蟹 | 齊 | tʰiei | the/the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及声。本义:丝的次第)(2) 同本义
级,丝次弟也。——《说文》。段玉裁注:“本谓丝之次弟,故其字从系。引申为凡次弟之称。”
(3) 引申为等级,特指官阶爵位的品级
级,等也。——《广雅》
拾级聚足。——《礼记·曲礼》。注:“等也。”
级,阶次也。——《声类》
以别贵贱等级之度。——《礼记·月令》
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史记·秦始皇本纪》
(4) 又如:超级(超过一般等级的);震级(地震等级);晋级(升到较高的等级);级差(等级之间的差距)
(5) 石阶
乃领宾者延之而上,分级而立。——《吕氏春秋》
澄源寻视其侧,得级。——《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其级七千有余。——清· 姚鼐《登泰山记》
(6) 又如:石级
(7) 形容词或副词用于比较中的一种形式或一组形式,以表示数量、质量或关系的特定强度或标准 。如:比较级;最高级
(8) 年级。如:同级生;留级;升级
量词
(1) 上或下石阶或楼梯时放脚的踏脚处 。如:十几级台阶
(2) 一系列层中的一层 。如:成斜坡的花园,一级一级陡峭地向水边倾斜;多级火箭
(3) 秦制,战争中斩敌首一,赐爵一级,称为首级。后以“级”为所斩之首的量词
凡斩首七千六百级。——《汉书·赵充国传》
(4) 又如:斩级万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