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幅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即梭服。
明 马欢 《瀛涯胜览·忽鲁谟厮国》:“各色梭幅、撒哈唎、氊氁、罗氊纱,各番青红丝嵌手帕等,皆有卖者。”参见“ 梭服 ”。
引证解释
⒈ 即梭服。参见“梭服”。
引明马欢《瀛涯胜览·忽鲁谟厮国》:“各色梭幅、撒哈唎、氊氁、罗氊纱,各番青红丝嵌手帕等,皆有卖者。”
梭幅的网络释义
梭幅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织机的构件) 梭子
梭,织具也。——《通俗文》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纷。——唐· 白居易《朱陈村》
(2) 如:梭布(土布。因用梭子织出);穿梭;无梭织机;梭杼(机杼。指织布机);梭肚(梭子中粗部分);梭布(家庭木机所织之布)
量词
(1) 织布梭往复的次数
一梭声尽重一梭,玉腕不停罗袖卷。——唐· 王建《织锦曲》
(2) 夹住子弹装入步枪弹仓用的器具 。如:三梭子弹
动词
(1) 穿梭 。比喻往来频繁,运行快速
纷纷织女梭。——南朝宋· 鲍照《代堂上歌行》
(2) 又如:日月如梭;梭梭(往复如梭。形容频繁);梭过(很快地穿过);梭天摸地(上窜下跳。喻到处逃窜)
(3) 滑动 。如:从马上梭下来
(4) 用眼一扫 。如:偷偷地梭了他一眼
(5) 悠荡
人人吹唱人人欢,高打秋千好快乐。梭罗梭,梭着李婆!——梨园戏《陈三五娘》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so1 [宝安腔] so1 [客英字典] so1 sii1 [台湾四县腔] so1 zun5 [东莞腔] so1 [陆丰腔] so1 [梅县腔] so1 [海陆丰腔] so1 zun5
◎ 潮州话:so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莎 | 蘇禾 | 心 | 戈一合 | 平聲 | 歌 | 合口一等 | 果 | 戈 | suɑ | sua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畐(
)声。从“巾”表示与布帛有关。声符“畐”训“满”(参“福”字条),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布帛的宽度(广)与“满”有相通之处,故可以引申。本义: 布帛的宽度)(2) 同本义。古制一幅为二尺二寸。今为布帛、呢绒等宽度的通称
幅,布帛广也。——《说文》
布帛二尺二寸为幅。——《汉书·食货志》
半幅终幅。——《仪礼·士丧礼》。注:“半幅一尺,终幅二尺。”
邪幅在下。——《诗·小雅·采菽》。注:“邪缠束,故名邪幅。”
幅巾。——《后汉书·符融传》。注:“以一幅为之。”
(3) 又如:单幅,双幅;宽幅的白布;幅裂(像布幅一样割裂);幅巾(古代用全幅细绢裹头的头巾。男子用以束发,也叫幞头);幅练(成幅的白练)
(4) 引申指地面或书画面的广狭
幅陨既长。——《诗·商颂·长发》
幅者,所以正曲枉也。——《列女传·母仪》
即连楮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5) 又如:篇幅;振幅
(6) 界限,限度 。如:幅程(范围,尺度);幅利(使贪利之心有所节度)
(7) 指布帛或纸张
其男子衣以横幅,但结束相连,略无缝缀。——《晋书》
量词
——记述长条或方形的东西。如:一幅画;一幅对子
动词
覆盖,用东西遮在…上面
一茎竹稿剔船尾,两幅青幕幅船头。——白居易《泛小舱》
形容词
通“福”。古称富贵寿考为福
幅陨既长,有娀方将。——《诗·商颂·长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fuk7 buk7 [陆丰腔] fuk7 [客语拼音字汇] bug5 fug5 [东莞腔] fuk7 [客英字典] fuk7 [海陆丰腔] buk7 fuk7 [宝安腔] fuk7 buk7 [台湾四县腔] buk7 fuk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福 | 方六 | 幫 | 屋三 | 入聲 | 屋 | 開口三等 | 通 | 東 | pĭuk | piu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