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雨

wú tóng yǔ [wu tong yu]
注音 ㄨˊ ㄊㄨㄥˊ ㄩ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梧桐雨》是傅东育执导的年代剧,由徐露、邱心志、潘虹、李宗翰、傅淼主演。

梧桐雨造句

梧桐雨你好,我在网上认识了一名男性,差不多能有一年吧。
一阵轻风过,梧桐飞絮四处飘散,宛若一场“梧桐雨”。
梧桐雨的空间人性的美,不在乎做了多么惊天动地的事。
渐渐的,夜已深,人难寐!夜阑卧听梧桐雨,听雨的心很惆怅,很寂寞!突然想起了: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可春夜的梧桐雨更让人寂寞啊!
厦门梧桐雨网络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秋意渐凉,你有没有走出门去看看梧桐雨里的南京?
米色、白色、裸色作为开场系列,通过梧桐雨、梧桐剪影、栀子百合等极富上海味道的抽象印花,使人感受到浓浓的上海人文气息。
义乌城区法国梧桐打针“脱毛”针剂对树木和人体均无害实验成功将解决让国内外都头痛的“梧桐雨”,梧桐雨。
盘点申城那些下着“梧桐雨”的静谧小路。
用手中的笔和生命的笔,记下青春的忧伤和过往。梧桐雨,碎了一地孤寂,不是偶然,是天意。

汉字详情

[wu]
部首: 420
笔画: 11
五笔: SG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DMMR
四角: 41961

详细解释

名词

(1) 木名。梧桐 。如:梧凤之鸣(梧桐树上凤凰的鸣叫。比喻太平盛世)

(2) 屋梁上两头起支架作用的斜柱

斜柱,其名有五:一曰斜柱,二曰梧,三曰迕,四曰枝樘,五曰叉手。——《营造法式》

(3) 古地名

(4) 在今河南省荥阳县附近

晋师 城梧及制。——《左传》

(5) 在今江苏省徐州西部

楚国,县七… 梧。——《汉书》

动词

(1) 支撑

炳乃故升茅屋,梧鼎而爨。——《后汉书》

(2) 同“迕”。违背;抵触

甚多疏略,或有抵梧。——《汉书·司马迁传》。颜师古云:梧,相支柱不安也。

形容词

通“俣”。俣俣,魁伟貌

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史记·留侯世家》

英文翻译

Chinese parasoltree, Sterculia platanifolia

方言集汇

◎ 粤语: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2 ngu2 [客英字典] ng2 ngu2 [陆丰腔] ng3 [梅县腔] ng2 [宝安腔] ng2 [东莞腔] ng2 [台湾四县腔] ng2 ngu2 [客语拼音字汇] ng2
◎ 潮州话:ng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五乎平聲開口一等ŋungo/ngu
tóng [tong]
部首: 420
笔画: 10
五笔: SMGK
五行:
仓颉: DBMR
四角: 479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同声。本义:木名,也名“荣”)

(2) 树名 古书中多指梧桐科的梧桐,还有大戟科的油桐,玄参科的泡桐等

桐,荣也。——《说文》

荣,桐木。——《尔雅》。按,与梧同类而异,皮青而泽,荚边缀子如乳者为梧,亦谓之青桐。皮白,材中琴瑟,有华无实者为桐,亦谓之梧桐。

其桐其椅。——《诗·小雅·湛露》

桐始华。——《礼记·月令》

工之侨得良桐。——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3) 如:桐人(桐木偶);桐子(梧桐树的果实;油桐的果实);桐木人(桐木作的人形);桐花烟(桐华烟。桐油烧的烟);桐杖(桐木作的手杖;古时为母送丧时拄的孝杖)

(4) 琴 。如:桐丝(琴弦);桐竹(泛指管弦乐器);桐音(琴音)

(5) 春秋国名

桐叛 楚。——《左传·定公二年》

(6) 今安徽桐城县北有古桐城

(7) 古地名 。故址在今山西万荣县西。一说在今河北临漳

(8) 儿童。通“僮”

学则正,否则邪,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法言·学行》

(9) 又如:桐子(儿童,童子)

英文翻译

name applied various trees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ung2 [陆丰腔] tung3 [梅县腔] tung2 [宝安腔] tung2 [东莞腔]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dungdʰuŋ
yǔ,yù [yu]
部首: 802
笔画: 8
五笔: FGH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MLBY
四角: 1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雨,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

雨,濡物者也。——《管子·形势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

(2) 又如:雨过天晴(像雨后晴空般的蓝色);雨打梨花(喻指零乱不堪的狼狈情景);雨打鸡(喻浑身湿淋淋的状态);雨毛(细雨);雨泣(泪流如雨)

(3) 比喻朋友

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唐· 杜甫《秋述》

(4) 比喻教导之言,教泽

泽雨无偏,心田受润。——南朝梁· 简文帝《上大法颂表》

(5) 譬喻密集 。如:雨矢(箭矢像雨一样落下。比喻密集);雨注(像雨一样下降。比喻密集)

(6) 譬喻离散

风流云散,一别如雨。——三国魏· 王粲《赠蔡子笃》

(7) 又如:雨散云收(比喻离散);雨迹云踪(比喻男女旧情,已成往事);雨落不上天(比喻离异的夫妻,难再复合)

(8) 另见

动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下雨形。“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下雨)

(2) 同本义

雨,水从云下也。——《说文》

密云不雨。——《易·小畜卦》

(3) 又

既雨既处。

天雨墙坏。——《韩非子·说难》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汉· 贾谊《论积贮疏》

天雨雪。——《汉书·李广苏建传》

恒雨少日。——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4) 又如:雨天(落雨的日子);雨前(下雨之前);雨淖(雨后道路泥泞难行);雨淫(久雨);雨打梨花(指暮春的景象。也用来比喻美人的迟暮);雨顺风调(风雨及时。比喻太平景象);雨化(比喻良好教育的实施,有如及时雨的化生万物)。又指大量粒子或物体的下落或洒下。如:花瓣雨

(5) 天上降下

他日,月宿毕,竟不雨。——《史记》

(6) 又如:雨毛(天上降下兽毛);雨矢(箭矢像雨一样的落下。比喻密集);雨泗(比喻流泪)

(7) 密集地射击或投掷

烧答覆之,沙石雨之。——《墨子》

(8) 另见

英文翻译

rain; rainy; KangXi radical 173

方言集汇

◎ 粤语:jyu5 jyu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i3 [客英字典] ji3 [海陆丰腔] ri3 [客语拼音字汇] yi3 [陆丰腔] ji3 [东莞腔] ji3 [宝安腔] ji3 [台湾四县腔] ji3 [梅县腔] j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王矩上聲合口三等yox/hiuu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