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笔

mèng bǐ [ meng bi]
繁体 夢筆
注音 ㄇㄥˋ ㄅ一ˇ

词语释义

《晋书•王珣传》:“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所草。”

词语解释

  1. 《晋书·王珣传》:“ 珣 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謚议,皆 珣 所草。”《南史·文学传·纪少瑜》:“ 少瑜 尝梦 陆倕 以一束青鏤管笔授之,云:‘我以此笔犹可用,卿自择其善者。’其文因此遒进。”又《江淹传》:“ 淹 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又尝宿于 冶亭 ,梦一丈夫自称 郭璞 ,谓 淹 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 淹 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絶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梦笔事类颇多,大抵用以指才思敏捷,文章华美。

    唐 李商隐 《江上忆严五广休》诗:“征南幕下带长刀,梦笔深藏五色毫。” 明 吴承恩 《赏花钓鱼赋诗谢表》:“ 上林 欲赋,殊非梦笔之才;下泽虽逢,岂有钓璜之手。”

引证解释

⒈ 梦笔事类颇多,大抵用以指才思敏捷,文章华美。

《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謚议,皆珣所草。”
《南史·文学传·纪少瑜》:“少瑜尝梦陆倕以一束青鏤管笔授之,云:‘我以此笔犹可用,卿自择其善者。’其文因此遒进。”
又《江淹传》:“淹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又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 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絶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唐李商隐《江上忆严五广休》诗:“征南幕下带长刀,梦笔深藏五色毫。”
明吴承恩《赏花钓鱼赋诗谢表》:“上林欲赋,殊非梦笔之才;下泽虽逢,岂有钓璜之手。”

梦笔的国语词典

晋朝王珣梦见一枝大笔,醒来,告诉人说将有大事发生。不久,皇帝驾崩,所有哀册谥文皆由王珣起草。典出《晋书.卷六五.王导传》。后比喻才思敏捷,文章华美。

梦笔的网络释义

梦笔

  • 南朝梁江淹 ,少有文名,世称江郎 。传说江淹少时,梦人授以五色笔,故文采俊发。后以“梦笔”比喻才思敏捷,文章华美。
  • 梦笔造句

    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诗句,若非梦笔生花,一般人是写不出来的。
    要想把文章写好,得於平常多读、多看、多写,妄想梦笔生花,突飞猛进是不切实际的。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据说李白同学“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
    黄梁一梦若百年,梦笔生花一念间。
    唐玄宗好祈坛,梦玄元皇帝;宋子业耽淫戏,梦女子相骂;谢眺梦中得句,李白梦笔生花,皆忧乐存心之所致也。
    因为,这里有著名的狮子峰、清凉台、猴子观海、仙人背宝、梦笔生花、飞来石、十八罗汉朝南海等经典的景点。
    是那鹅池墨水染过生花的梦笔吗?
    此外,还有一些故事是关于梦的,如"黄粱美梦"和"江淹梦笔生花"等。
    要想把文章写好,得于平常多读、多看、多写,妄想梦笔生花,突飞猛进是不切实际的。
    今日这篇社论的见解精辟极了,作者必是梦笔生花,文思泉涌,才能有此佳作。
    不久便到了梦笔生花,梦笔生花离北海宾馆很近。
    原来他真的有一支生花笔!梦笔生花,原来是真的!我真的看到那支笔生出花来了!……
    这里据说也是一个观看日出的一个好地方,可以观看到云海日出和梦笔生花。
    他们来到莲花峰顶,观赏日出,这一带的梦笔生花,笑架峰,骆驼石,仙人下棋,美景胜圣……。
    仙人指路虬松竞,梦笔生花岳石羞。
    梦中人,梦中话,梦寐以求,梦笔生花解千愁。
    小奋听了李白梦笔生花的故事,急着上床睡觉,手上还握着一支笔。
    小弟听了李白梦笔生花的故事,急着上床睡觉,手上还握着一支笔。
    你最近的文思大进,文笔极为出色,是不是梦笔生花,得了什么奇遇?

    汉字详情

    mèng [meng]
    部首: 337
    笔画: 11
    五笔: SSQ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DDNI
    四角: 442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由“宀”(房子)、“爿”(床)、“夢”(不明也)三字合成。意为夜间在床上睡觉,眼前模糊看不清,即作梦。“夢”由“苜”( ,眼看不清)、“宀”(人的变形)、“夕”(晚间)三字会意。本义:睡眠中的幻象)

    (2) 同本义

    妇梦中咳嗽。——《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铁马冰河入梦来。——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人作》

    形诸梦。——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梦中得我。——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梦迷(梦后刚醒,尚未完全摆脱梦境);梦梦铳铳(形容睡得迷迷糊糊);梦梦查查(迷迷糊糊);梦思(梦中的思念);梦中梦(喻幻境。极言虚幻);梦中(睡梦之中);梦语(睡梦中说的话);梦啼妆泪红阑干(梦中啼哭,擦了脂粉的脸上流满了一道道红色的(泪痕)。妆,这里指脸上的脂粉。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

    (4) 湖泽 。如:梦泽(即云梦泽);梦溪(地名。在今江苏省丹阳县,宋沈括故宅所在地。《梦溪笔谈》的省称)

    动词

    (1) 做梦

    王梦见一儿。——晋· 干宝《搜神记》

    卧则梦闻。——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我欲因之梦吴越。——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夜深忽梦少年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梦枕(传说中会使人做梦的枕头);梦花(梦见花朵。指 汉· 马融梦食花,文思大进事)

    (3) 比喻幻想 。如:梦乡;梦影(犹幻影);梦想

    英文翻译

    dream; visionary; wishful

    方言集汇

    ◎ 粤语:mung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ung5

    宋本广韵

    [bi]
    部首: 624
    笔画: 10
    五笔: TTF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HHQU
    四角: 887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竹,从聿。“聿”( ),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2) 同本义

    筆,秦谓之筆。从聿从竹。——《说文》。按,此 秦制字。 秦以竹为之,加竹。

    史载笔,士载言。——《礼记·曲礼》

    不能竟书而搁笔。——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修改文章);笔帕之敬(雅洁的礼品);笔楮难穷(文字难以充分表达。楮:纸的代称)

    (4) 指字画诗文等以笔书写绘制而成的作品 。如:笔圣(超绝凡常的书法家);笔精(指文章精妙)

    (5) 散文,相对诗而言 。如:笔文(书面文辞);笔述(文字记述)

    (6) 笔迹。指组成汉字的点、横、直、钩、撇、捺等而言。亦指字迹 。如:“天”字有四笔;笔形(笔画的形状);笔脚(字迹;笔迹)

    (7) 笔法。曲笔,伏笔

    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蔡元培《图画》

    动词

    (1) 书写;记载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孔子世家》

    (2) 又如:代笔;笔资(笔头上的功夫);笔吏(专门抄写文字的小吏)

    量词

    用于款项、书画的量,如:一笔款;三笔账;写得一笔好字

    英文翻译

    writing brush; write; stroke

    方言集汇

    ◎ 粤语:bat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