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件刺激

tiáo jiàn cì jī [ tiao jian ci ji]
繁体 条件刺激

词语释义

生理学名词。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如将吹哨子的声音同鸭群喂食结合起来,经多次重复后,单用哨音就可唤回鸭群就食。此时的哨音即为条件刺激。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生理学名词。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如将吹哨子的声音同鸭群喂食结合起来,经多次重复后,单用哨音就可唤回鸭群就食。此时的哨音即为条件刺激。

條件刺激的国语词典

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参见「条件反射」条。

條件刺激的网络释义

条件刺激

  • 生理学上指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
  • 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称为条件反射。在日常生活中,任何无关刺激只要多次与非条件刺激结合,都可能成为条件刺激而建立条件反射,因而条件反射数量无限。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只反复给予条件刺激,不再用非条件刺激强化,经过一段时间后,条件反射效应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称为条件反射的消退。初建立的条件反射还不巩固,容易消退。为使条件反射巩固下来,就需要不断地强化。人们的学习过程就是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要想获得巩固的知识,就要不断地复习强化。
  • 汉字详情

    tiáo,tiāo [tiao]
    部首: 420
    笔画: 10
    五笔: WHTS
    仓颉: OLHD
    四角: 27294

    详细解释

    名詞

    (1) (形聲。從木,攸( yōu)聲。本義:小枝)

    (2) 同本義

    條,小枝 也。——《説文》

    桑柳醜條。——《爾雅》

    遵彼汝坟,伐其條枚。——《詩·周南·汝坟》

    高柯擢條乾、幹,遠眺同天色。——陶潜《聯句》

    疏條交映。——吴均《與朱元思書》

    柳條將舒。——明· 袁宏道《滿井游記》

    養其旁條。——清· 龔自珍《病梅館記》

    (3) 如:條枚(枝乾、幹);條枝(樹枝);條柯(枝條);條修葉貫(枝長葉連。比喻有條理、有係、繋統);條葉(枝葉。比喻分支;支派);條蔓(枝蔓);條乾、幹(枝乾、幹)

    (4) 泛指一般長條形的物體

    缕條緊而貫矩,針鼻細而穿中。——北周· 庾信《七夕賦》

    (5) 又如:長條巨幅;口條(用作食品的猪舌或牛舌);發、髮條;肋條;齒條;苗條;爐條;氈條;通條;輻條;布條

    (6) 條款;項目

    科條既備,民多僞態。——《戰國策·秦策》

    (7) 又如:條會(條目大綱);條領(條目要領);條匯、彙(條目類彆);條秩(條目次第)

    (8) 條理;次序

    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書·盤庚上》

    (9) 如:有條不紊

    (10) 姓

    量詞

    (1) 用于長條形的東西。

    (2) 如:一條街(路、公路、鐡路);一條河(江、溝、渠、小溪);一條山脉;一條褲子(裙子);兩條繩子(帶子、鞭子、電綫);在紙上畫了三條綫;幾條口袋(麻袋);一條床單(毯子、被子、被麵、被裏)

    (3) 引申用于人體。

    (4) 如:一條人命;一條好嗓子;要跟群衆一條心,不要兩條心

    (5) 用于某些抽象事物。

    (6) 如:一條計策(妙計);一條正確路綫;兩條意見(建議);十條罪狀;衹、隻有一條出路;這一版共有九條新聞(消息)

    形容詞

    (1) 長方形的 。

    (2) 如:條幾(長方形的幾案);條子(長方形的紙張;便條);條石;條桌;條褥;條櫃;條凳

    (3) 長條形的 。

    (4) 如:條扇(裱糊後挂起來的畫軸);條印;條田;條盆;條紋;條幅

    副詞

    (1) 逐條地。逐項地 。

    (2) 如:條分節解(逐條逐節分析);條析(逐條辨析);條呈(分條陳述的呈文);條比(分項排列);條正(逐條釘正);條疏,條奏(逐條上奏)

    動詞

    (1) 分列條款、條目

    其余事况,條寫如後。——白居易《與元微之書》

    (2) 又如:條寫(分條書寫);條晰(分條叙明);條具(分條開列);條述(分條叙述);條列(分條列舉);條白(分條陳明)

    (3) 通達

    聲氣遠條。——《漢書·禮樂志》

    英文翻译

    clause, condition; string, stripe

    方言集汇

    ◎ 粤语:tiu4 tiu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iau2 [陆丰腔] tiau3 [梅县腔] tiau2 [宝安腔] tiau2 [东莞腔] tiau2 [台湾四县腔] tiau2 [客语拼音字汇] tiau2 [海陆丰腔] tiau2 [沙头角腔] ti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三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聊平聲開口四等dʰieudeu
    jiàn [jian]
    部首: 221
    笔画: 6
    五笔: WRHH
    五行:
    吉凶:
    仓颉: OHQ
    四角: 25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人,从牛。《说文》:“分也。从人,从牛。牛大物故可分。”本义:分解,分开) 同本义

    件错理微。——晋· 郭璞《山海经·图赞》

    (2) 又如:件别(分别,一一分开);件举(枚举,一一分开列举)

    量词

    (1) 计量某些个体事物、衣服等

    不要因一事而惹出两件三件。——《朱子语类辑略》

    (2) 又如:三件行李;件把(约数,指数量接近或等于“一件”);件件(每一件;一件件,一桩桩);件数(事物的数目)

    名词

    (1) 物件 。如:零件;件物(物件,成件的东西);件头(物件的体积大小)

    (2) 指文书等 。如:件目(文件目录,细目);文件;来件

    (3) 一张包含有书写或印刷的声明(如身分、权力、所有权)的纸 。如:证件

    英文翻译

    numerary adjunct for article; matter

    方言集汇

    ◎ 粤语:gin6
    ◎ 客家话:[梅县腔] kian5 [陆丰腔] kian6 [客英字典] ken5 kien5 [海陆丰腔] kien6 [客语拼音字汇] kian4 [台湾四县腔] kien5 [沙头角腔] kien5 [东莞腔] ken3 [宝安腔] ke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八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其輦仙B開上聲開口三等仙Bgienx/gyeengʰĭɛn
    cì,cī [ci]
    部首: 208
    笔画: 8
    五笔: GMIJ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DBLN
    四角: 52900

    详细解释

    (1) 激烈的撞击或爆炸声 。如:刺的一声,他滑了一个跟头

    (2) 另见

    动词

    (1) (形声。从刀,朿( )声。本义:扎入,用尖利的东西刺)

    (2) 同本义

    君杀大夫曰刺。刺,直伤也。——《说文》

    刺,杀也。——《尔雅》

    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周礼·司刺》

    夫专诸之刺 王僚也,慧星袭月。——《战国策·魏策》

    (3) 又如:刺焚(刺股、焚膏之略词,比喻刻苦攻读);刺子(暗剑);刺心(以刀等刺进心脏。喻刺痛内心);刺血(刺手指出血。表示虔诚的一种苦行);刺臂(古代一种黥刑,在犯者臂部刺字;刺臂出血,用以盟誓)

    (4) 讽刺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讥刺(讥讽);刺邪(讽刺邪恶);刺戒(讥刺告戒);刺美(讽刺邪恶,赞扬美好)

    (6) 杀。古时君杀大夫叫刺

    经刺公子偃。——《左传·成公十六年》。注:“ 鲁杀大夫皆言刺。”

    刺怀公于 高梁。——《国语·晋语》

    (7) 又如:刺斫(刺杀);刺虎(杀虎)

    (8) 指责、揭发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9) 又如:刺举(检举;谓检举奸恶,举荐有功);刺打(斥责。方言)

    (10) 探取;采取

    刺六经中作王制。——《史记·封禅书》

    (11) 又如:刺取(采取,选用);刺问(探问);刺答(拜访答问)

    (12) 刺探;侦探

    至公车刺取。——《汉书·丙吉传》

    (13) 又如:刺事(打探事情);刺取(刺探);刺候(刺探侦察)

    (14) 插入;钻进 。如:刺天(冲入天空)

    (15) 刺激;刺射 。如:刺干(刺激);刺闹(发痒);刺恼(刺挠。烦恼;难受)

    (16) 刺绣(一种美术工艺) 。如:刺文(犹刺绣);刺凤描鸾(谓刺绣)

    名词

    (1) 泛指尖利如针之物 。如:刺竹(一种多刺的竹);刺儿(尖锐像针的东西);刺莓(有刺的野生莓子)

    (2) 名帖

    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宗臣《报刘一丈书》

    (3) 又如:刺呼(名片上所写的姓名);刺纸(犹名片);刺请(以名刺邀请)

    (4) 兵器的锋刃 。如:刺兵(古代兵器,矛属)

    (5) 旁边 。如:刺斜(旁边);刺邪里,刺斜(旁边)

    (6) 另见

    英文翻译

    stab; prick, irritate; prod

    方言集汇

    ◎ 粤语:ci3 cik3 sik3
    ◎ 客家话:[宝安腔] ciuk7 | ci5 [梅县腔] ze5 ciuk7 lak7 [台湾四县腔] ciuk7 cih5 [客英字典] cih5 ciuk7 cu5 [东莞腔] ci5 [海陆丰腔] ciuk7 cih5 [客语拼音字汇] ci4 cug5 qiag5 qiug5 [陆丰腔] ciuk7
    ◎ 潮州话:ceng3 (tshùrng 旧时:tshǹg) ci3 (chhì)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寘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七賜支A開去聲開口三等支Achieh/ciehtsʰĭe
    [ji]
    部首: 331
    笔画: 16
    五笔: IRY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HSK
    四角: 381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水势受阻遏后腾涌或飞溅)

    (2) 同本义

    激,水碍袤疾波也。——《说文》

    激而行之,可使在山。——《孟子》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孙子·势》

    泉水激石。——吴均《与朱元思书》

    (3) 又如:激激(急流声;水势湍急的样子);激浪(怒涛);激射(喷射,冲击)

    (4) 鼓动人心,使有所感发

    激而发之。——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激于义而死。——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激众愤。——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激烦(麻烦);激作(振奋激励);激拔(激励提拔);激奖(激励劝勉);激聒(嘟囔);激激聒聒(嘟嘟囔囔)

    (6) 抑制 。如:激贪(抑制贪婪);激贪厉俗(抑制贪婪之风,劝勉良好的世俗)

    (7) 冷水突然刺激身体使得病 。如:他被雨水激着了

    (8) 快速变冷 。如:把西瓜放在冷水里激一激

    形容词

    (1) 迅疾;猛烈

    比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势激也。——《史记·游侠列传》

    (2) 又如:激水(湍急的水流);激矢(急飞的箭);激合(迅速集合);激迫(急迫);激辞(激烈的言辞)

    (3) 高亢;激昂

    振声激扬。——《后汉书·张衡传》

    (4) 又如:激卬(振奋昂扬);激楚(声音高亢凄凉;又为古代歌曲名);激抗(高亢);激壮(激昂雄壮);激宕(激越跌荡)

    英文翻译

    arouse, excite, incite; quickly

    方言集汇

    ◎ 粤语:gik1
    ◎ 客家话:[宝安腔] git7 [台湾四县腔] git7 giep8 [梅县腔] git7 [海陆丰腔] git7 giep8 [东莞腔] git7 [客语拼音字汇] gab6 gid5 gieb6 [客英字典] g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四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弔去聲開口四等keuh/kewki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