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泽

zǐ zé [ zi ze]
繁体 梓澤
注音 ㄗˇ ㄗㄜˊ

词语释义

1.晋石崇别墅金谷园的别称。故址在今河南省孟县境。 2.泛指名园。

词语解释

  1. 晋 石崇 别墅 金谷园 的别称。故址在今 河南省 孟县 境。

    《晋书·石崇传》:“ 崇 有别馆在 河阳 之 金谷 ,一名 梓泽 。送者倾都,帐饮於此焉。”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兰亭 已矣, 梓泽 邱墟。”

  2. 泛指名园。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庆赏》:“且共看花梓泽,何须去访桃源。” 清 孙枝蔚 《秋夜同天叶屺瞻诸子饮次斗宅观剧》诗:“宾客自然盈梓泽,江山只合对梨园。”

引证解释

⒈ 晋石崇别墅金谷园的别称。故址在今河南省孟县境。

《晋书·石崇传》:“崇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一名梓泽。送者倾都,帐饮於此焉。”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兰亭已矣, 梓泽邱墟。”

⒉ 泛指名园。

明朱鼎《玉镜台记·庆赏》:“且共看花梓泽,何须去访桃源。”
清孙枝蔚《秋夜同天叶屺瞻诸子饮次斗宅观剧》诗:“宾客自然盈梓泽,江山只合对梨园。”

梓泽的网络释义

梓泽

  • 1. 古代地名 语出郦道元的《水经注 卷十五》:县北有潜亭,瀍水出其北梓泽中。梓泽,地名也。泽北对原阜,即裴氏墓茔所在,碑阙存焉。其水历泽东南流,水西有一原,其上平敞,古赞亭之处也。 根据《水经注》记载:“瀍水出河南谷城县北山……瀍水出其北梓泽中……”经过考证,公认的瀍河源,也就是位于孟津县横水镇寒亮村的“梓泽”。 梓泽,就是洛阳市孟津县如今横水镇的会瀍村、文公村、铁楼村、谢沟村,包括今孟津县常袋乡、麻屯镇西部一带。
  • 汉字详情

    [zi]
    部首: 420
    笔画: 11
    五笔: SU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DYTJ
    四角: 4094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宰省声。本义:木名,即梓树)

    (2) 同本义 。一种原产中国的梓树属落叶乔木,高6—9米,叶对生,宽卵形,先端尖。大的圆锥花序,顶生,黄白色,略带紫色斑点,蒴果长丝状,种子扁平,木材可供建筑及制作木器用

    梓,楸也。——《说文》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诗·鄘风·定之方中》

    江南出楠梓。——《史记·货殖列传》

    (3) 又如:美国梓;海地梓;四川梓

    (4) 制作木器的人

    攻木之工,轮、舆、弓、炉、匠、车、梓。——《周礼·考工记》

    (5) 又如:梓人(古代木工的一种);梓匠(两种木工。梓,梓人,造器具;匠,匠人,主建筑);梓师(古代梓人之长);梓器(木工所制的器具)

    (6) 雕刻印书的木版

    闻以华严合论梓行,此希有功德也。—— 张居正《答奉常陆五台书》

    (7) 又如:梓人(指印刷业的刻版工人);梓行(刻版印行);梓刻(雕版,表示书将印行)

    (8) 故乡的代称。桑梓的简称 因为古代宅旁常栽的树,是梓和桑

    吾不爱锦衣,荣归夸梓里。——刘迎《题刘德文戏彩堂》

    (9) 如:梓里(故乡);梓乡(故乡)

    (10) 姓

    动词

    (1) 刻板,付印

    故归梓删去。——宋应星《天工开物序》

    (2) 又

    其友涂伯聚为之梓行。

    (3) 又如:付梓(付印)

    英文翻译

    catalpa ovata

    方言集汇

    ◎ 粤语:zi2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i3 [台湾四县腔] zih3 [东莞腔] zu3 [宝安腔] zu3 [客英字典] zih3 [海陆丰腔] zih3 [梅县腔] zi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即里上聲開口三等tsĭəcix/ziio
    [ze]
    部首: 331
    笔画: 8
    五笔: ICFH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EQ
    四角: 3715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睪( )声。本义::光泽,润泽)

    (2) 同本义

    泽,光润也。——《说文》

    共饭不泽手。——《礼记·曲礼》

    泽剑首。——《礼记·少仪》

    实诸泽器。——《考工记·慌氏》

    顺非而泽。——《荀子·礼论》

    芳与泽其杂糅兮。——《离骚》

    热多则淖泽。——《素问·经络论》

    色沃不泽。——《素问·玉机真藏论》

    色泽莹润。——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根色鲜泽。——宋· 沈括《梦溪笔谈》

    仁义不足泽其性,礼乐不足锢其情。——王安石《太古》

    (3) 又如:泽雨(润泽万物之雨);泽器(润泽光滑的器皿);色泽(颜色和光泽)

    (4) 水深的湖泽或水草丛杂的湖泽

    下而有水曰泽,言润泽也。——《释名》

    水草交厝名之为泽。言其润泽万物以阜民用也。——《风俗通》

    泽水之钟也。——《国语·周语》

    川壅为泽。——《左传·宣公十二年》

    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韩非子·五蠹》

    山泽不避。——《史记·货殖列传》

    行吟泽畔。——《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在某泽中。——《汉书·李广苏建传》

    (5) 又如:泽陂(池沼);泽皋(沼泽);泽淖(泥潭);泽农(指在水泽地区耕作的农夫);泽卤(地低洼而多盐碱);泽薮(大泽);川泽

    (6) 恩泽,恩惠

    泽及万世而不为仁。——《庄子·大宗师》

    故西门豹为 邺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史记·西门豹传》

    (7) 又如:泽民(施恩惠于民);泽物(施恩于人,做好事);泽枯,泽骨(恩泽施及死去的人。形容恩情深厚);泽霈(恩惠普施);泽润(恩泽普施)

    (8) 仁慈的行动

    殷王亦罔敢失帝,罔不配天其泽。——《书·多士》

    (9) 雨和露

    两泽下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10) 又如:泽下尺,升上尺(天上的雨下落一尺,地上的禾苗就向上长一尺。比喻君王赐给臣民恩泽,臣民就拥戴君王)

    (11) 土壤中的水分

    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齐民要术》

    (12) 津液、唾液或汗水

    几扇门窗上就留着他的手泽了。——叶圣陶《小铜匠》

    (13) 润头发或皮肤的油脂

    你让我来分你一些香泽吧!——郭沫若《王昭君》

    (14) 又如:芳泽;香泽

    (15) 汗衣;内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诗·秦风·无衣》

    (16) 禄位;遗风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孟子》

    (17) 又如:手泽

    英文翻译

    marsh, swamp; grace, brilliance

    方言集汇

    ◎ 粤语:zaak6

    宋本广韵

    梓泽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