梃刃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棍棒和刀。
清 唐甄 《潜书·利才》:“况豪杰之身,家国倚之,而肯冒梃刃,婴木索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女》:“若以命自安,以分自守,百折而不移其志,此岂梃刃所能加乎?”
引证解释
⒈ 棍棒和刀。
引清唐甄《潜书·利才》:“况豪杰之身,家国倚之,而肯冒梃刃,婴木索乎!”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女》:“若以命自安,以分自守,百折而不移其志,此岂梃刃所能加乎?”
梃刃的网络释义
梃刃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tǐng
名词
(1) 棍棒
梃,杖也。——《广雅·释器》。朱骏声曰:“竹曰竿,草曰莛,木曰梃。”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梃刃(棍棒与刀);梃棒(棍棒);梃击(用棍棒殴击)
(3) 指门框、窗框或门扇、窗扇两侧直立的边框 。
(4) 如:门梃;窗梃
量词
(1) 竿状物的计量单位,相当于“杆”、“支”
甘蔗百梃。——《魏书》
(2) 另见
tìng
动词
屠宰猪后,为了除毛,在猪的腿上割一个口子,用铁棍贴着腿皮往里捅,再往里吹气,使猪皮绷紧
名词
(1) 往猪皮内捅的铁棍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tin3 tiang3 [海陆丰腔] tin3 [客语拼音字汇] tin2 tin3 [陆丰腔] tin3 [客英字典] tin3 [台湾四县腔] ti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挺 | 徒鼎 | 定 | 青開 | 上聲 | 迥 | 開口四等 | 梗 | 青 | dʰieŋ | dengx/denk |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小篆字形,在刀上加一点,表示刀锋所在。本义:刀口,刀锋)
(2) 同本义
刃,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说文》。张舜徽注:“ 许云象形,而实指事。今俗称刀口。”
锻乃戈矛,砺乃锋刃。——《书·费誓》
延则若莫邪之长刃,婴之者斩。——《荀子·议兵》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庄子·养生主》
(3) 又如:刀刃;迎刃而解
(4) 刀剑一类利器
铸金而为刃。——《淮南子·泛论》
拔刃奋起,率众袭之。——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孟子》
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庄子》
(5) 又如:策马露刃;刃器(刀剑之类的兵器);利刃在手
(6) 通“仞”。长度单位
浚古千刃。——《无极山碑》
动词
(1) 杀死,弄死
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手刃对手
(3) 磨
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庄子》。闻一多校释:“刃,亦犹磨也。”
形容词
通“韧”。柔软而坚固
服与耜宜用稚材,尚柔刃也。——《周礼·地官·山虞》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un3 [台湾四县腔] ngiun3 [客语拼音字汇] ngiun3 [宝安腔] ngiun3 [梅县腔] niun5 [东莞腔] ngiun3 [沙头角腔] ngiun1 [海陆丰腔] ngiun3
◎ 潮州话:rim2 (jím) 「澄海」ring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刃 | 而振 | 日 | 眞A | 去聲 | 震 | 開口三等 | 臻 | 眞A | nʑĭĕn | njinh/rin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