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卷

àn juàn [ an juan]
注音 ㄢˋ ㄐㄨㄢ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案卷 ànjuàn

(1) 古代官署分类存档的文件;一案一卷,故称案卷。今指各单位分类保存以备查阅的文件

records;archives;dossier;files

词语解释

  1. 古代官署分类存档的文件。一案一卷,故称案卷。今机关、企业等分类保存以备查阅的文件,亦称案卷。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口案》:“每有公事赴本司行勘,胥吏辈未敢讯劾,先取则於 九龄 ( 张九龄 ),囚於前面分曲直,口撰案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前几天我偶然翻检旧案卷,见前任官内, 罗魏氏 已经告过他一次忤逆。” 许地山 《人非人》:“他把案卷解开,拿起笔来批改。”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署分类存档的文件。一案一卷,故称案卷。今机关、企业等分类保存以备查阅的文件,亦称案卷。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口案》:“每有公事赴本司行勘,胥吏辈未敢讯劾,先取则於九龄(张九龄 ),囚於前面分曲直,口撰案卷。”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前几天我偶然翻检旧案卷,见前任官内, 罗魏氏已经告过他一次忤逆。”
许地山《人非人》:“他把案卷解开,拿起笔来批改。”

案卷的国语词典

公司机关中归档的文件,每一案成为一卷,称为「案卷」。今亦称公司机关分类汇存的文件。

案卷的网络释义

案卷

  • 案卷
  • file
  • 由互有联系的若干文件组合而成并放入卷夹、卷皮的档案保管单位,也是全宗内档案系统排列、编目和统计的基本单位。
  • 案卷的翻译

    英语: records, files, archives
    德语: Schriftstück, Akte, Aufzeichnung, Aktenstück (S, Rechtsw)​
    法语: dossier

    案卷造句

    第七十九条行政机关应当建立行政执法案卷。
    记者从法院的案卷中获悉,平沙的村民平常都习惯叫陈某“陈伯”,都知道他是个“老淫虫”。
    孝明帝元子攸虽然是个傀儡,但他却每天勤于政事,朝夕不倦,多次亲自览阅案卷,看看有没有冤狱。
    劣迹昭彰遍及欧洲多国在法国,在法、比两国司法部门合作下,由法国协助调查和提供案卷,由比利时起诉和审判,使一系列令人发指的罪行被彻底揭开。
    案卷应注明对当事人提出的每个事实认定、结论或异议的裁定。
    ,解决民警在执法“细节”和“环节”上的薄弱点,增强民警在日常办案中心细一点、规范一点的意识,进而处理好每一个警情,办好每一份案卷,避免瑕点。
    在汉利诉讼案中,案卷被反复送还,要求机构作进一步解释。
    所幸昔日恋人王景隆仕进八府巡抚,在太原巡视督察时发现了苏三案卷,命洪洞县起解苏三到省城复查,衙役崇公道起解苏三,路过大槐树的情景。
    于是,老沈就发明了页边距左宽右窄的打印方式,案卷订起来,仍然不影响阅读内容。
    虽然事无巨细全为尔朱荣所伺察,魏庄帝仍旧勤于政事,朝夕不倦,多次亲自览阅案卷,消弥冤狱。
    分署简单询问并查阅了相关案卷后,呈报到地区联警署。
    “核”字签下去后梦到被告人从案卷里走出来了。
    相反,若适用案卷移送主义并辅之案卷移送与答辩状一并移送的方式,则能满足诸多价值。
    我们要在案卷堆里翻来翻去以寻找我们所要的文件。
    据介绍,在一份“民国档案案卷”中,包含第二战区长官部、陆军四五一九部队关于交通、通信收集情形,防空检查、日军编制名册、遣送人员一览表等资料。
    你务必迅速地退还案卷,行吗,彼得?
    可于成龙还不甘心,经过彻夜深思,他亲自登门,找在福建领兵坐镇的康亲王杰书申诉,他抱着案卷材料,据实以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在司法复审后,该法院命令调取案卷,撤销了少年法院的裁决。
    相反,案卷表明,对邻近田地造成的严重的、归因于水泥厂的影响并不大,归因于同一地区采石厂的影响却更大。
    在查阅了相关案卷资料后,安康市人民检察院认为汉滨区检察院的抗诉不当,遂向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回抗诉。

    汉字详情

    àn [an]
    部首: 420
    笔画: 10
    五笔: PVS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JVD
    四角: 30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安声。本义: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2) 同本义

    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史记·田叔列传》

    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后汉书·梁鸿传》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南朝宋· 鲍照《拟行路难》

    (3) 又如:捧案;案杯(案酒)

    (4) 无靠背的坐具

    师田,则张幕设案。(师田:出师或田猎。)——《周礼·天官》

    (5) 长方形的桌子

    案,几属。——《说文》

    权拔刀斫前奏案。——《三国志·周瑜传》

    庑下一人伏案卧。——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成妻纳钱案上。——《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书案;伏案;条案,拍案(拍桌子)

    (7) 案件

    这么说来,却怎么了结此案?——《红楼梦》

    (8) 又如:办案;破案;定案;结案;案由(案件的内容提要)

    (9) 官府处理公事的文书、成例

    终朝理文案,薄暮不遑瞑。——陆机《答张士然》

    无案牍之劳形。——唐· 刘禹锡《陋室铭》

    (10) 又如:方案;提案;议案;草案

    (11) 狱讼的案卷

    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清· 方苞《狱中杂记》

    (12) 又

    竟行之,案末二人立决。

    (13) 又如:案记(卷宗文录);案检(案卷)

    (14) 按语。同“按”

    案:黄帝葬于桥山,犹曰君臣葬其衣冠。——《论衡·道虚》

    (15) 又如:加案

    动词

    (1) 按;用手向下压

    案灌夫项,令谢。——《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 考查,研求

    召有司案图。——《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其文前后多相伐者。——王充《论衡·问孔》

    (3) 又如:案举(考核并举荐);案事(考问事实);案首(查考记录。又指清朝科举考试时县、府及院试的头名)

    (4) 查办

    收案致法。——《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下有司案验。——《汉书·息夫躬传》

    (5) 又如:案坐,案治(查办);案验(审案定罪);案杀(查办处死)

    (6) 查讯、审问

    使长安丞案贤。——《汉书·赵尹韩张两传》

    (7) 又

    出有案问。

    (8) 又

    案之罪立具。

    (9) 又

    案验甚急。

    (10) 切

    则刺其足心各三所,案之,无出血,病旋已。——《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朕使侍医伍宏等内侍案脉。——《汉书·王嘉传》

    英文翻译

    table, bench; legal case

    方言集汇

    ◎ 粤语:ngon3 on3
    ◎ 客家话:[梅县腔] on5 [台湾四县腔] on5 [东莞腔] on5 [陆丰腔] on5 [客语拼音字汇] on4 [宝安腔] on5 [客英字典] on5 [海陆丰腔] on5 [沙头角腔] o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八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烏旰去聲開口一等qanh/annʔɑn
    juàn,juǎn [juan]
    部首: 230
    笔画: 8
    五笔: UDBB
    姓名学:
    仓颉: FQSU
    四角: 90712

    详细解释

    juǎn

    动词

    (1) (形声。从卩( jié,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劵( juàn)声。( quǎn)本义:膝曲)

    (2) 把物弯转成圆筒形

    有卷者阿。——《诗·大雅·卷 阿》

    赢缩卷舒。——《淮南子·本经》。注:“卷,屈也。”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卷甲而藏之。——宋· 苏轼《教战守》

    (3) 又如:卷舒(裹卷和舒展);卷帐(新郎在女家结婚,三日之后新婚夫妇带妆奁回到男家);卷坐(轿舆不调头,向后退称卷坐);卷戏(过去河南地方剧种之一,今已绝迹)

    (4) 席卷

    卷石底以出。——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北风卷地白草折。——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卷起千堆雪。——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 又如:卷地(从地面席卷而过,形容气势浩大);卷包(犹言席卷);卷篷(风卷飞篷)

    (6) 用手握住筒状物向一端滑动 。如:卷袖子;卷裤腿

    名词

    (1) 成圆筒形或球形的东西 。如:胶卷;花卷;行李卷

    (2) 通“衮”。衮服。古代贵族画卷龙图案的礼服

    制三公一命卷,若有加则赐也。——《礼记·王制》

    天子卷冕北面。——《礼记·祭义》

    量词

    (1) 把纱、线或电影胶片、磁带等绕满一个轴时所需要的量 。如:几卷电影片

    (2) 通常指一小捆或小簇东西 。如:一卷钞票

    动词

    (1) 〈方〉∶骂 。如:卷骂(大骂)

    (2) 断绝

    我举安邑,塞女戟,韩氏太原卷。——《史记》

    (3) 犹聚

    舞《云门》、《大卷》。——《周礼》。贾公彦疏:“卷者,卷聚之义,即族类也。”

    (4) 隐藏 。如:卷怀(收藏;有隐退不仕之意);卷迹(敛迹;退隐)

    (5) 另见 juàn

    juàn

    名词

    (1) 古指书的卷轴,今为书籍的通称 。如:卷帙(指书。可舒卷的叫卷,编次的叫帙);卷末(书卷的末尾);卷次(卷第。书籍按卷分的次序);卷尾(书籍字画的末尾处)

    (2) 古时书籍写在帛或纸上,一部书可分成若干部分,每部分的文字自有起讫,后代仍用来指全书的一部分

    军书十二卷。——《乐府诗集·木兰诗》

    卷卷有爷名。

    为一卷。——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上卷;下卷;第三卷

    (4) 试卷

    呈卷。——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又如:试卷;答卷;交卷;卷摺(科举考试的卷子);卷头(考卷的封面);卷牍(文件)

    (6) 档案  如:查卷;卷面(卷宗的封面)

    (7) 裱好并带轴的书画等

    东坡右手执卷。—— 明· 魏学洢《核舟记》

    鲁直左手执卷末。

    右手指卷。

    各隐卷底衣褶中。

    (8) 又如:画卷;书卷

    (9) 另见 juǎn

    英文翻译

    scroll; curl; make a comeback

    方言集汇

    ◎ 粤语:gyun2 gyun3 kyun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en3 [东莞腔] gen3 [梅县腔] kian3 [宝安腔] gen3 [陆丰腔] kian5
    ◎ 潮州话:geng2 (旧时:kńg) guang2 (kúang)「潮州」guêng2 (kúe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巨員仙B合平聲合口三等仙Bgʰĭwɛngyen/g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