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儿

hú ér [hur]
注音 ㄏㄨˊ ㄦˊ

词语释义

核儿 húr

(1) 口

stone of a fruit;pit;core

(2) 核果的中心坚硬部分

桃核

(3) 像石头那样硬的核(如枣核)

(4) 口∶核果状的果(如樱桃等)的种子

pit

(5) 口∶果芯

梨核儿
core

(6) 口∶某些像果核的东西。如:煤核儿

sth.resembling a fruit stone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stone of a fruit;pit;core] [口] 核果的中心坚硬部分桃核 像石头那样硬的核(如枣核) [pit] [口]∶核果状的果(如樱桃等)的种子 [core] [口]∶果芯梨核儿 [sth.resembling a fruit stone] [口]∶某些像果核的东西。如:煤核儿 核儿:1.指果核。此时读“húr(儿化音,算一个音节)”。2.核(hè)儿:名词,又叫杏,是陕北地方方言。例:树上的核儿熟了。

核儿的网络释义

核儿

  • 核儿:1.指果核。此时读“húr(儿化音,算一个音节)”。
  • 2.核(hè)儿:名词,又叫杏,是陕北地方方言。例:树上的核儿熟了。
  • 核儿造句

    你知道老底子杭州话“米”叫什么吗?叫“糠核儿”。
    再如“煤核儿”之标注为“煤胡儿”,等等。
    那时候做饭烧火是困难的,煤是见不到的,许多人家趁着刮大风,就要到海上去捞煤核儿,捡煤核儿,现在能源产品如此多样,人们是体会不到那时的困苦的。
    谭鑫接过荔枝,放在嘴中,嚼了几下,吐出荔枝核儿,道“有你成天在这儿照顾我,你说我能不好么?”。
    一颗彗星的核儿几乎就是一颗货真价实的星星。
    郭笑宇幼年父母早逝,为了生活,他拾过柴、捡过煤核儿,生活的磨难使他早早成熟。
    那时的我就知道父母挣钱不容易,有时放学后,我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到离家不远的铁道边拾煤核儿、捡废品贴补家用。
    游客们在笼子外面戏逗猴子,有给苹果核儿的,有扔香蕉皮的,还有捅树枝的,气得一只泼猴往外撒尿。
    王母娘娘在天峰山上丢下一颗枣核儿,这颗枣核天长日久有了灵性,变成聪明的小人儿。
    礼拜天,我们去食堂帮采购员卸白菜,替锅炉房的叔叔捡未烧尽的煤核儿,帮保洁阿姨捡拾晾洗散落的床单、枕巾。
    这里的村民会早早等候在铁轨旁等待司机卸炉灰,挑拣些仍可烧用的煤核儿。
    那时候我家里很穷,上中学的时候我还要从废品收购站拣鞋子来穿,夏天之前还要扒树皮,拣煤核儿,没钱买书,还要捡碎玻璃去卖,换来钱去买。
    追逐着凛冽溯风的尾巴,总是明媚的春光;所有冻凝的冰的核儿,都是一滴春天露珠。
    苹果吃到只剩下核儿,我突然感觉浑身不自在。
    捡煤核儿新中国成立前,北京城里穷人家的孩子,大多有捡煤核儿的经历。
    正是由于他那与生惧来的“悲剧情结”,使他从小就极其自尊,连检煤核儿、乞讨时都从不涎颜媚脸。
    工厂墙外拣拾煤核儿劈柴,新华书店内蹭读连环画,这些事印象倒是满清晰深刻。
    术毕后,张瞎子翻过碗来,取出一颗黑色的核儿,递给众人看。
    侯宝林稍大一点后,就去拣煤核儿、打粥。
    爸爸说得对,我的“命运”好,天津一解放,我就跟着做苦力的爸爸和捡煤核儿的二哥,回到了故乡。

    汉字详情

    hé,hú [he,hu]
    部首: 420
    笔画: 10
    五笔: SYNW
    五行:
    仓颉: DYVO
    四角: 409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亥声。本义:果核)

    (2) 同本义

    核,蛮夷以木皮为箧,状如籢尊。——《说文》

    桃李丑核。——《尔雅·释木》

    殽核维旅。——《诗·小雅·宾之初筵》

    其实濡核。——《素问·五常正大论》

    贻余核舟。——明· 魏学洢《核舟记》

    桃核修狭者。

    (3) 又如:枣核;樱桃核;葡萄核;橘核

    (4) 原子核的简称 。如:核弹(原子武器的总称);核反应堆;核反应

    (5) 有核的果实

    门启,华堂复阁甚秀,馆中有樽酒盘核。——《太平广记》引

    (6) 核心;中心

    文吏不学,世之教无核也。——王充《论衡·量知》

    (7) 出现在积分方程中积分号下的已知函数 。如:积分方程的核;积分变换的核

    动词

    (1) 查对;审查

    凡学问之法,不为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定是非也。——《论衡·问孔》

    综核名实。——《汉书·宣帝纪赞》

    其审核之,务准古法。——《汉书·刑法志》。颜师古云:核,究其实也。

    研核阴阳。——《后汉书·张衡传》

    (2) 又如:核正(查核订正);核批(审查批示);核视(审查察看);核夺(审核决定)

    (3) 另见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seed, kernel, core, nut; atom

    方言集汇

    ◎ 粤语:hat6 wat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et8 fut8 [客英字典] fut8 het7 het8 [台湾四县腔] het8 fut8 [梅县腔] fut8 het8 ep7 [沙头角腔] fut8 [东莞腔] hak8 fut8 [宝安腔] het8 | fut8 [客语拼音字汇] fud6 had5 hed5
    ◎ 潮州话:hug8(hûk) hêg4(he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一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下革麥開入聲開口二等ghrek/haekɣæk
    ér [er]
    部首: 209
    笔画: 2
    五笔: QTN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LU
    四角: 220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2) 同本义

    儿,孺子也。——《说文》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第九章

    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男曰儿,女曰婴。——《苍颉篇》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3) 又如:儿女子(孩童);儿剧(犹儿戏);儿话(孩子话);儿撬(拐棍儿);儿拜(孩童对大人所行的礼拜);儿啼(小孩哭);儿孩(孩童)

    (4) 儿女,父母所生的子女,第一代后裔 。如:儿孙满堂;小儿;儿女夫妻(结发夫妻,从小的夫妻);儿女之情(指青年男女之间相爱的情感)

    (5) 长辈对幼辈的称呼。亦用作轻蔑之称 。如:儿郎(将帅对士兵的称呼)

    (6) 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儿,子也。——《广雅·释亲》

    汤为儿守舍。——《汉书·张汤传》

    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汉书·项藉传》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阿爷无大儿。——《乐府诗集·木兰诗》

    (7) 又如:儿媳(即儿媳妇);儿子花(儿子的影子);儿曹(儿辈);儿息(子息)

    (8) 男青年 。如:儿孩儿(男孩子);儿男(男孩,男子)

    (9) 年轻人;青年 。如:健儿

    (10) 我

    (11) 子女对父母的自称

    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2) 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

    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13) 又如:儿家(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你,称女子)

    (14) 弟对兄的自称

    乃以延宗为相国、 并州刺史,总 山西兵事。 谓曰∶“ 并州阿兄取,儿今去也。”——《北史·齐安德王延宗传》

    形容词

    (1) 雄性——多指牲畜 。如:儿猫(公猫)

    (2) 自己的  用于古代妇女称自己丈夫

    宣和中士女观灯者赐酒。有夫妇并游,不获同进,其妇蒙赐,辄怀酒杯,谢词曰:“归来恐被儿夫怪,愿赐金杯作证盟。”上赐之。——《月令广义》


    (1) 儿化。汉语后缀的“儿”不自成音节,而和前面一个音节合在一起构成带卷舌韵母r的音节

    (2) 多用作名词后缀 (1)∶表示小。如:盆儿;棍儿;小猫儿;小车儿 (2)∶表示词性变化。动词名词化,如:唱儿;逗笑儿。形容词名词化,如:亮儿;零碎儿 (3)∶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如:口儿;门儿;根儿 (4)∶表示词义变化。如:白面儿(海洛因);老家儿(对人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

    (3) 动词的后缀。如:玩儿;火儿

    (4) 形容词后缀。如邵雍《首尾吟》:“天听虽高只些子,人情想去没多儿。”

    英文翻译

    son, child; KangXi radical 10

    方言集汇

    ◎ 粤语:jan4
    ◎ 潮州话:r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如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njin/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