栭楶
注音
ㄦˊ ㄐ一ㄝˊ
词语释义
柱上的方木。即斗栱。
词语解释
柱上的方木。即斗栱。
清 钱谦益 《鳖虱》诗:“近或匿枕衾,远或走栭楶。”
引证解释
⒈ 柱上的方木。即斗栱。
引清钱谦益《鳖虱》诗:“近或匿枕衾,远或走栭楶。”
栭楶的网络释义
栭楶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斗拱
绣栭云楣。——《文选·张衡·西京赋》
山饰藻棁。——《礼记·礼器》。注:“栭谓之节,按,以方木为之,如斗而拱,所以抗梁。”
(2) 树上生的菌类植物,即木耳 。子实体形如人耳,有光木耳和毛木耳之分
芝栭蔆相菌,仰者之,仰若而也。——《礼记·内则》
英文翻译
king-post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2 [梅县腔] j2 [台湾四县腔] ji2 [客英字典] j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2 [梅县腔] j2 [台湾四县腔] ji2 [客英字典] j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而 | 如之 | 日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之 | nʑĭə | nji/r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