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爿

chái pán [ chai pan]

词语释义

经过截断、剖劈的木柴,作燃料用。如:柴爿费工比较多,出卖的价钱却很低。

指做柴薪用的小片林木。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经过截断、剖劈的木柴,作燃料用。如:柴爿费工比较多,出卖的价钱却很低。

柴爿的网络释义

柴爿

  • 柴爿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chái pán,基本意思是(1)经过截断、剖劈的木柴,作燃料用;(2)指做柴薪用的小片林木。
  • 汉字详情

    chái [chai]
    部首: 420
    笔画: 10
    五笔: HXS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YPD
    四角: 22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此声。本义:捆束的细木小柴)

    (2) 同本义

    大者可析谓之薪,小者合束谓之柴。——《礼记·月令》注

    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资治通鉴》

    (3) 泛指木柴,小木散材,也指作燃料的木柴

    柴,小木散材也。——《说文》

    树枳棘与薪柴。——《楚辞·愍命》。注:“枯枝为柴。”

    是时东郡烧草,以故薪柴少。——《汉书·沟洫志》

    (4) 又如:柴荆(乡里用木板、荆条编制而成的门);柴禾(木柴;柴草);木柴;劈柴;柴水(打柴汲水);柴市(木柴交易处);柴山(生长矮小灌木杂草的山)

    (5) 枯枝,老木 。如:柴立(有如枯木的站立。也用来形容人清瘦的样子)

    (6) 姓

    动词

    (1) 烧柴祭天。后又写作“祡”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书·舜典》

    柴望秩于山川。——《书·舜典》

    柴于上帝。——《礼记·大传》

    柴而望祀山川。——《礼记·王制》

    (2) 注:“柴,祭天告至也。”

    形容词

    〈方〉∶ 干瘦,皮包骨 。如:柴毁(身体衰瘦如枯柴);柴瘠(骨瘦如柴)

    英文翻译

    firewood, faggots, fuel

    方言集汇

    ◎ 粤语:caai4
    ◎ 客家话:[东莞腔] cai2 [沙头角腔] cai2 [客英字典] cai2 ciau2 [海陆丰腔] cai2 ciau2 [梅县腔] cai2 [陆丰腔] ciau3 [客语拼音字汇] cai2 [宝安腔] cai2 [台湾四县腔] cai2 ceu2 ciau2
    ◎ 潮州话:ca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三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士佳佳開平聲開口二等zre/draedʒʰai
    pán [pan]
    部首: 453
    笔画: 4
    五笔: NHDE
    五行:
    仓颉: VLM
    四角: 222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劈成片的竹木等

    爿,判木也。从反片。指事。——《说文》

    (2) 又如:柴爿,竹爿

    量词

    (1) 商店、工厂等一家叫一爿。如:一爿水果店

    (2) 用于田地等,相当于“块”

    听说踏满一爿田就要一块多钱!——茅盾《秋收》

    (3) 用于整体的部分,相当于“边”、“段儿”、“截儿”等

    走上前一斧,将荷香砍做两半爿。——《说岳全传》

    介词

    〈方〉∶相当于“间”

    正月爿,瓜子壳丢门前。——《中国歌谣资料·福建民谣》。原注:“爿,间也。如‘正月爿’意思是‘正月里来’。”

    英文翻译

    half of tree trunk; KangXi radical 90

    方言集汇

    ◎ 粤语:baan2 baan6 coeng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pan2 [宝安腔] siong2 ciong2 [梅县腔] pan5 ciong2 siong2 [陆丰腔] cong3 [客英字典] cong2 [台湾四县腔] cong2 [海陆丰腔] cong2
    ◎ 潮州话:boiⁿ5 [揭阳、潮阳]baiⁿ5 ,ciang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