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芽

liǔ yá [ liu ya]
注音 ㄌ一ㄡˇ 一ㄚˊ

词语释义

1.柳的新芽。 2.一种精美小巧的笺纸名。

词语解释

  1. 柳的新芽。

    唐 皮日休 《奉酬鲁望惜春见寄》诗:“梅片尽飘轻粉靨,柳芽初吐烂金醅。” 元 张可久 《水仙子·春行即事》曲:“緑笺香露洒蕉花,翠线晴风绽柳芽。”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北方柳芽初茁者,采之入汤,云其味胜茶。”

  2. 一种精美小巧的笺纸名。

    元 张可久 《满庭芳·春情》曲:“浪酒闲茶,涂醉墨春笺柳芽,弄轻鞭骏马桃花。” 元 张可久 《湘妃怨·春情》曲:“柳芽笺小锦云缄, 蓬岛 书来紫凤衔。”

引证解释

⒈ 柳的新芽。

唐皮日休《奉酬鲁望惜春见寄》诗:“梅片尽飘轻粉靨,柳芽初吐烂金醅。”
元张可久《水仙子·春行即事》曲:“緑笺香露洒蕉花,翠线晴风绽柳芽。”
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三》:“北方柳芽初茁者,采之入汤,云其味胜茶。”

⒉ 一种精美小巧的笺纸名。

元张可久《满庭芳·春情》曲:“浪酒闲茶,涂醉墨春笺柳芽,弄轻鞭骏马桃花。”
元张可久《湘妃怨·春情》曲:“柳芽笺小锦云缄, 蓬岛书来紫凤衔。”

柳芽的网络释义

柳芽

  • 柳芽是指柳的新芽;精美小巧的笺纸名,出自唐皮日休《奉酬鲁望惜春见寄》、
  • 柳芽造句

    它们总能最先嗅到新生春草和柳芽的香气。
    旷野里,小河边,院落里,柳芽儿生了出来,尖尖的,参差不齐,嫩得透明,成行成片便有了一种气势,重叠了无数次的淡绿变得浓郁葱茏起来。
    蓝黛眼睛笑成柳芽儿道除非是这沧澜界界面的人都是不识货的,不然的话还能够卖的更高。
    如柳芽菜,常吃有防治风湿性关节炎和黄疸性肝炎的功效;苦苦菜性寒,可清热解毒,消炎祛火;薇菜可降血压,榆钱能安神……
    柳芽咬碎了冬天的包裹,萌动了;麦苗仰起泥染的脑袋,拔节了;竹笋挣脱严寒的束缚,冒尖了;花瓣启开温馨的心窗,绽放了。
    春来了,柳芽发了,草儿绿了,往事消融了。
    此后,他们经常在那个柳芽初生,绿水荡漾的烟雨阁相会。
    一起贴饼子;还可以把柳芽拌在饭里或和面蒸后吃。
    芒芒走在路上,满眼是初绽的柳芽和嫩绿的草尖。
    最后两人是翻了一座山,穿过一大片农田才回到了柳芽家的宅邸。
    严冬刚过,春机乍吐,江南运河两岸已是草色浅淡,柳芽鹅黄,几枝小桃点缀于野岭荒村,断壁残垣之间,给这片被金兵刚刚蹂躏过的江南大地凭添了几分生机。
    北海…曾经在一个柳芽如烟的季节,氓和月也来过这里,沿着湖岸,漫步柳下…
    她是那样柔和,就像妈妈的手抚摸着我的脸庞。春风吹漾了河水,吹醒了小草,吹绿了柳芽,吹来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在春风的吹拂下,那蓝锦缎似的河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
    春风,总是那么的美好。它把春姑娘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只要它吹拂过的草地,小草、小花便张开了笑脸;只要它掠过柳树梢,柳芽就会探出那娇嫩的头;只要它在溪面上舞蹈,溪冰也融化了,叮叮咚咚响,好像在感谢它。
    一阵冷风旋起,孤翔长长微卷的黑发随风飘扬,若此时柳芽儿在场,定然又会桃花眼大开。
    朋友像春天里的柳芽,激活了我沉闷的生活。
    我们下地剜野菜,上树捋树叶,当地凡是能吃的野菜和树叶,我都吃过,诸如马兰、灰灰菜、柳芽、榆叶、榆钱,红白萝卜叶子。

    汉字详情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SQTB

    英文翻译

    willow tree; pleasure
    [ya]
    部首: 301
    笔画: 7
    五笔: AAHT
    五行:
    仓颉: TMVH
    四角: 4424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牙声。本义:尚未发育成长的枝、叶或花的雏体)

    (2) 同本义

    芽,萌芽也。——《说文》。段注:“古多以牙为芽。”

    芽,孽也。——《广雅·释草》

    遂令黄泉下,萌芽夭句尖。——韩愈《苦寒诗》

    二月草已芽,八月草未枯。——宋· 沈括《梦溪笔谈》

    同芽者。

    粪溉者先芽。

    蒌蒿满地芦芽短。——宋· 苏轼《惠崇

    春江晚景

    (3) 》

    (4) 又如:芽茶(最嫩的茶叶)

    (5) 形状像芽的东西 。如:肉芽(伤口愈合后多长出来的肉);银芽(露出地面的银矿石)

    英文翻译

    bud, sprout, shoot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a2 [客语拼音字汇] nga2 [海陆丰腔] nga2 [陆丰腔] nga3 [客英字典] nga2 [梅县腔] nga2 [宝安腔] nga2 [东莞腔] nga2
    ◎ 潮州话:ghê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五加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ŋangra/ng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