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庄相法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指流传于我国民间的 明 袁珙 的相法。因 珙 号 柳庄居士 ,故称。相法,又称相术,观人形貌、预测吉凶的一种方术。
沈从文 《顾问官》:“到后几人接着就大谈起卖淫同迷信各种故事,又谈到 麻衣 、 柳庄 相法。”
引证解释
⒈ 指流传于我国民间的明袁珙的相法。因珙号柳庄居士,故称。相法,又称相术,观人形貌、预测吉凶的一种方术。
引沈从文《顾问官》:“到后几人接着就大谈起卖淫同迷信各种故事,又谈到麻衣、柳庄相法。”
柳庄相法的网络释义
柳庄相法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兼形声。从艸,从壮,壮亦声。本义:草大)
(2) 同本义
莊,草芽之壮也。——《六书正伪》
莊,草盛貌。——《唐韵》
汉明帝名 莊, 汉世多以严字为之。《左传》、《楚莊王国》、《莊子》、《论语》、《卞莊子》,古今人表皆作严,此字从草,壮声,许不著说解,其义失传。——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3) 谨严持重
临之以庄,则敬。——《论语·为政》
师之以庄贤于丘也。——《列子·仲尼》
则季孙终身庄而遇贼。——《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4) 又如:庄论(庄重严肃的议论或说教);庄语(庄重正直的言论);庄士(端正之士;正人君子);庄色(严肃的神色)
(5) 四面八方的,四通八达的
为开第康庄之衢。——《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6) 恭敬
非礼不诚不庄。——《礼记·曲礼》。注:“敬也。”
居处不庄,非孝也。——《吕氏春秋》
(7) 又如:庄椿(祝人长寿之词)
名词
(1) 村庄,也指建在山林田野间的住宅,别墅
邻富鸡长住,庄贫客渐稀。——唐· 姚合《原上新居》
(2) 又如:王家庄;台儿庄;庄子(村庄);庄屯(清初,政府圈拨土地给各旗官兵而形成的村庄。又称屯庄)
(3) 六路通达的大路
得庆氏之木百车于庄。——《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康庄驰逐,穷巷蹋鞠。——《盐铁论·国疾》
(4) 又如康庄(康,五路通达的大路;庄:六路通达的大路。合称通达的大路);庄馗(四通八达的道路。馗,同“逵”)
(5) 庄园,皇室、官僚、地主等在乡下占据的大片土地及其建筑物
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杜工部草堂诗笺》
(6) 又如:庄吏(为地主管理田庄及收税租的人);庄奴(佃户,佃农);庄宾(指佃客、佃农);庄地(庄田)
(7) 规模较大的或做批发生意的商店 。如:庄款(在钱庄的存款);庄折(钱庄的存折);布庄;茶庄;钱庄;饭庄
(8) 庄口(专销某地货物的地方)的简称 。如:京庄、广庄即是为专销京货、广货的庄口
(9) 庄家 。如:轮流坐庄
(10) 姓。如:庄子(即庄周,约前369—前295,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的代表之一的简称)
量词
(1) 件。后作“桩”
此一庄事不敢隐讳。——关汉卿《王闰香夜月四春园》
(2) 古代云南交易用贝单位
交易用贝,一枚曰庄,四庄曰手,四手曰苗,五苗曰索。——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动词
通“妆”。打扮,修饰
靓庄刻饰。——《汉书·司马相如传》
靓庄藻野。——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沐浴靓庄。——《北史·隋宗室诸王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ong1 [梅县腔] zong1 [陆丰腔] zong1 [客英字典] zong1 [台湾四县腔] zong1 [沙头角腔] zong1 [客语拼音字汇] zong1 [宝安腔] zong1 [东莞腔] zong1
◎ 潮州话:之秧1 之安1 ,zeng1(tsurng) zang1(tsa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輣 | 薄萌 | 並 | 耕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二等 | 耕 | 梗 | breng/baeng | bʰæŋ |
详细解释
xiāng
副词
(1) 交互;互相
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小国寡民》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汉· 苏武《留别妻》
当国者相见。——宋· 文天祥《 后序》
与北骑相出没。
袁人相聚。——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父子相保。——《淮南子·人间训》
鸡犬相闻。——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更相庆。——《世说新语·自新》
里人相庆
青山相对。——唐· 李白《望天门山》
水石相搏。——宋· 苏轼《石钟山记》
两相思,两不知。——南朝宋· 鲍照《代春日行》
(2) 又如:相叙契阔(互相诉说分别后的情思);相思锦色(红豆又称相思豆。即红豆色)
(3) 共同
鲁孟孙、 叔孙、 季孙相勠力劫 昭公——《韩非子·内储说下》
(4) 又如:上下相安
(5) 递相;先后
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相传以为雁荡。—— 宋· 沈括《梦溪笔谈》
络绎相属。——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6) 又如:父子相传;相寻(连续;不断);相及(犹相继)
(7) 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8) 表自称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表对称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亲友如相问。——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 表他称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聊斋志异·狼三则》
杂然相许。——《列子·汤问》
相委而去。——《世说新语·自新》
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唐· 柳宗元《三戒》
则噪而相逐。(相逐,追逐他。相,特指代词,单指毛一鹭。)——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11) 又如:相唤(招呼);相牵(牵来;捆绑);相招(招来;引来)
动词
(1) 相差
三王五霸,其所道不过爵禄,而功相万者,其所道明也。——《商君书·错法》
(2) 又如:相万(相差万倍。极言相差之大);相绝(相差极大);相远(相异;差距大)
(3) 亲自观看 。如:相媳妇(男家派亲人去女家相看女方);相机(察看当时情况,寻找有利时机)
(4) 另见
xiàng
动词
(1) (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2) 同本义
相,省视也。——《说文》
相,视也。——《尔雅》
相时憸民。——《书·盘庚上》
惟太保先周公相宅。——《书·召诰》
善相丘陵。——《礼记·月令》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诗·鄘风·相鼠》
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论衡·订鬼》
不敢复相士。——《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胜相士多。
颠倒相来,到底只是一个盖儿。——《二刻拍案惊奇》
(3) 又如:相尸(验尸);相女配夫(根据女儿的情况选配女婿);相脚头(盗贼作案前窥探线路)
(4) 看相
臣少好相人。——《史记·高祖本纪》
(5) 又如:相法(观察面相体态等以卜吉凶的方法);相禄(谓享有福禄的面相)
(6) 辅佐,扶助
有相之道。——《诗·大雅·生民》
相夫子。——《论语·季氏》
季文子相三君。——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伊尹相汤伐 桀。——《汤誓》
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晋公子重耳出亡》
使相之。——晋· 干宝《搜神记》
无物以相之。——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
(7) 又如:相天(助成自然之道);相王(辅佐帝王;谓宰相而封王者);相吏(汉代辅佐诸侯王的官员);相者(助主人传命或导客的人)
(8) 教导
问谁相礼,则华元…。——《国语》
(9) 治,治理
相我受民。——《书·立政》
(10) 选择
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三国演义》
(11) 又如:相攸(择婚的别称);相宅(择地定居;旧时迷信以观察地形地物判定住屋吉凶的一种方术)
(12) 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
及遣其子宋襄相 齐。——《史记·项羽本纪》
(13) 像
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相个人家。——《西游记》
名词
(1) 人的外貌,相貌
岂吾相不当侯邪?——《史记·李将军列传》
儿已薄禄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非人臣之相也。——《三国演义》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西游记》
(2) 又如:长相(相貌);形相(外貌;外表);相表(相貌;体形);相品(仪表,人品)
(3) 照片 。如:照个相
(4) 官名
(5) 古代辅佐帝王的大臣。后专指宰相
赵歇为王, 陈馀为将, 张耳为相。——《史记·项羽本纪》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况于将相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托名汉相。——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有将相。——清· 周容《芋老人传》
(6) 又如:相辅(宰相);将相和;贤相;良相;奸相;权相;相王(宰相又封王者);相臣(宰相。亦泛指大臣);相父(皇帝对继续任职的先朝宰相的敬称);相邦(相国)
(7) 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永和初,出为 河间相。——《后汉书》
(8) 某些国家(如日本)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如:首相;大藏相
(9) 相位 。如:两相流;有机相;水相;液相;相律;月相
(10) 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宗庙之事,如会同,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先进》
(11) 古代的一种乐器
后乱以武,治乱以相。——《礼记》
(12) 农历七月的别名
七月为相,八月为壮。——《尔雅》
(13) 通过看面容对命运的预卜 。如:相工;体相;手相;星相
(14) 古地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
(15) 引盲人行走的人
固相师之道也。——《论语·卫灵公》
焉用彼相。——《论语·季氏》
(16) 如:相步;相道(向导,引导;观察、选择道路)
(17)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iong1 siong5 [宝安腔] siong5 | siong1 [陆丰腔] siong1 siong5 [客英字典] siong1 siong5 [海陆丰腔] siong1 siong5 [梅县腔] siong1 [沙头角腔] siong5 siong1 [台湾四县腔] siong1 siong5 [东莞腔] siong5 siong1 [客语拼音字汇] xiong1 xiong3 xiong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襄 | 息良 | 心 | 陽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三等 | 陽 | 宕 | siang | sĭaŋ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
),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2) 同基本义
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说文》
利用刑人,以正法也。——《易·蒙》
惟作五虐之刑曰法。——《书·吕刑》
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盐铁论·诏圣》
杀戮禁诛谓之法。——《管子·心术》
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大戴礼记》
失期,法当斩。——《史记·陈涉世家》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吕氏春秋·察今》
(3) 又
法虽今而在。
(4) 又如:合法;犯法;法禁(刑法和禁令)
(5) 法令;规章;制度
汉法令非行也。——汉· 贾谊《治安策》
(6) 又如:法日(制度规定的日子)
(7) 标准;模式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宋·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8) 又如:法戒(楷式和监戒)
(9) 方法;办法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孙子·九变》
其法,用胶泥刻字。——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梦溪笔谈·采草药》
(10) 又如:用法;分类法;法套(办法);法儿(法子;办法)
(11) 法拉,电容的MKS制实用单位,等于电容器极板上充以1库仑电量后两板间的电压为1伏特时的电容
(12) 尊称佛家的事物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13) 又如:法施(以佛法度人);法嗣(佛教称继承衣钵的弟子为法嗣。后亦泛指继承人);法界(佛教指整个现象界);法华(佛经名。《妙法莲华经》的简称。佛教主要经典之一)
(14) 中国战国时期一重要学派名
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汉书》
(15) 法术,即用念咒、画符等胜敌或驱邪的迷信手法 。如:仗剑作法
(16) 法国的简称
余闻法人好胜。——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17) 姓
动词
(1) 合法
其于诸侯之求索也,法则听之,不法则距之。——《韩非子·八奸》
(2) 效法
则文王不足法与?——《孟子·公孙丑上》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法其所以为法。——《吕氏春秋·察今》
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唐· 韩愈《答李翊书》
(3) 又如:法常可(效法通常的做法。常可,指旧制度);法天(效法自然和天道);法古(效法古代);法循(效法遵循)
(4) 守法
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柳宗元《封建论》
(5) 依法处治
将法太子。——《史记·商君列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ap7 [梅县腔] fap7 [台湾四县腔] fap7 [客英字典] fap7 [陆丰腔] fap7 [客语拼音字汇] fab5 [沙头角腔] fap7 [东莞腔] fap7 [宝安腔] fap7
◎ 潮州话:huap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法 | 方乏 | 幫 | 乏 | 入聲 | 洽 | 合口三等 | 咸 | 凡 | pĭwɐp | pyap/pv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