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缉

chá jī [ zha ji]
繁体 查緝
注音 ㄓㄚ ㄐ一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搜查捕拿。

词语解释

  1. 搜查捕拿。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 武昌府 同知 常丹葵 奉檄查缉,株连无辜数千。”《清史稿·食货志一》:“定例令专管官编立保甲,查缉匪类。”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现已在查缉自由运动发起人‘堕落文人’ 鲁迅 等五十一人。”

引证解释

⒈ 搜查捕拿。

清魏源《圣武记》卷九:“武昌府同知常丹葵奉檄查缉,株连无辜数千。”
《清史稿·食货志一》:“定例令专管官编立保甲,查缉匪类。”
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现已在查缉自由运动发起人‘堕落文人’ 鲁迅等五十一人。”

查缉的国语词典

追查缉捕。如:「警方正全力查缉在逃的烟毒犯。

查缉的网络释义

查缉

  • 查缉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á jī,是指搜查捕拿。
  • 查缉造句

    海关负责组织、协调、管理查缉走私工作。
    “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主委林宜信表示,凡是未经许可来路不明的草药丸,添加禁用的五种药材,就是伪药,医师可提供线索,“卫生署”会查缉、处罚。
    云林县警察局西螺分局今天指出,仑背乡信义路和大明路口发生一起死亡车祸,肇事者找人顶替自己逃逸,警方根据路口监视器及访查,将郑姓男子查缉到案。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民警查缉的积极性,他们还加大奖励力度,对查获一定数量和公安部重大级别网上在逃人员的民警及时给予记功嘉奖。
    另一路则在罗湖口岸旅检现场实施查缉,对“水客”王某进行秘密跟踪。
    查缉民警将该可疑车辆截停后,对车体进行细致检查时,发现仪表盘显示油箱为满油,但主油箱里却没有多少汽油。
    最后否决了这项提案,某种程度是因为怀疑有些在新加坡查缉的走私象牙来自尚比亚,而我们的研究结果也佐证了这个判断。
    科学部署,运筹帷握根据百色市的区位情况,划定公路查缉的方向与位置为三大线路,形成全面堵截的工作布局,力争出成效。
    以及旅客衣着像貌、行李物品、来龙去脉,从事查缉工作以来,我边学习边不断总结改进查缉方法,使自已的查缉技术得到不断提高,总结出了“四字查缉法”。
    云南省公安厅对昆明、普洱两地上报的相关案件信息高度重视,将其作为串并案处理,并采取联动查缉等措施。
    三关务单位担任海上及陆上查缉、验货、调查、灯塔管理之员工。
    警方正在这片树林查缉一名逃犯。
    随后,宁波交警道路秩序处情报信息研判中心、机动大队等部门联合,运用信息研判、情报制导、路面查缉、联合办案措施,追踪这辆疯狂骐达车。
    警方表示,黄村为躲避警方查缉,都使用卫星电话,还随身带有移动电话阻断器,极为谨慎狡猾,平日则租住在高级住宅区,出入还有三辆高档轿车替换。
    据了解,当晚,青山区交管大队四中队交警在文化路与民族东路交会口处设立查缉点,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
    高雄市林园分局日前接获线报,辖区内一间旅社内暗藏春色,警方随即调派人马到该旅社查缉。
    我们正在查缉走私品,请各位配合。
    省公安厅刑侦及技术人员已赴案发地梅州嘉应大学调查缉凶。

    汉字详情

    chá,zhā [cha,zha]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SJG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DAM
    四角: 40106

    详细解释

    chá

    名词

    (1) (形声。从木,且声。本义:木筏)

    (2) 同本义。同“楂”

    有巨查浮于西海。——晋· 王嘉《拾遗记·唐尧》

    (3) 又如:查影(筏影,船影);查头(船头)

    (4) 树桩 。如:查儿(短而硬的胡子或头发)

    (5) 树杈 。如:查卉(树木砍伐后的再生枝)

    动词

    (1) 审查,考查;检查 。如:查票;查勘(访查勘验)

    (2) 调查 。如:查看(实地调查);查视(查看)

    (3) 在参考书中寻找 。如:查字典;查书

    (4) 另见 zhā

    zhā

    名词

    (1) 渣滓 。如:查子账(不清不白的事);查秽(渣滓秽物)

    (2) 棍、杖之类

    懦弱底与它几下刀背,顽猾底与它一顿铁查。——宋·佚名《张协状元》

    (3) 放纵不拘礼度的人

    近代流俗,呼丈夫妇人纵放不拘礼度者为查。——《封氏闻见记》

    (4) 又如:查语(怪诞或不拘礼度的话);查谈(同查语);查查胡胡(咋咋呼呼。表示炫耀自己)

    (5) 姓

    动词

    (1) 抓

    既进争口,举手误查范臂。—— 南朝梁· 任昉《奏弹刘整》

    (2) 张开;分开

    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西游记》

    (3) 又如:查耳(张开耳朵);查沙(方言。张开,伸开)

    (4) 另见 chá

    英文翻译

    investigate, examine, seek into

    方言集汇

    ◎ 粤语:caa4 zaa1
    ◎ 客家话:[陆丰腔] ca3 [梅县腔] ca2 [沙头角腔] ca2 [客语拼音字汇] ca2 [台湾四县腔] ca2 [东莞腔] ca2 za5 [海陆丰腔] ca2 [客英字典] ca2 [宝安腔] ca2 | za1
    ◎ 潮州话:cê5(chhê) <姓>za1(tsa)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側加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dʒʰaicra/tra
    jī,qī [ji,qi]
    部首: 332
    笔画: 12
    五笔: XKBG
    五行:
    吉凶:
    仓颉: VMRSJ
    四角: 2614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缠织有关。本义:绩,把麻搓成线)

    众妇夜缉灯烘。——宋· 苏轼《次子由诗相庆》

    (2) 又如:缉绩(纺织,编织);缉取(搓成);缉麻(绩麻);缉妇(从事纺绩的妇女)

    (3) 搜捕

    访缉纠诘。——清· 方苞《狱中杂记》

    (4) 又如:缉听(向各处去搜集消息);缉凶(搜捕凶犯);缉擒(捉拿;缉拿);缉探人(侦察人员)

    (5) 继续

    授几有缉御。——《诗·大雅·行苇》

    (6) 又如:缉熙(本指逐渐达到光明,后因以指光明);缉御(侍者连续更替地侍候着);缉绪(继承传统)

    (7) 会合;和睦。通“辑”

    适道已来,四十九载,妙应事多,宜加总缉,共成区畛。——《广弘明集·沈约·佛记序》

    有所缉缀。——《魏书·高允传》

    转将深意谕旁人,缉缀疵瑕遣潜说。——元稹《苦乐相倚曲》

    思所以镇定民心,缉宁外内。——《三国志·吴书·陆抗传》注

    还贤与能,群臣缉睦。——《陈书·虞荔传》

    (8) 又如:缉缀(搜辑。引申为编撰书稿);缉众(聚众);缉宁(使祥宁安和)

    (9) 附耳私语;花言巧语 。如:缉缉(附耳私语的声音。形容花言巧语);缉缉翩翩(形容交头接耳、花言巧语)

    (10) 另见

    动词

    (1) 缝衣边

    缉,下横缝,缉其下也。——《释名·释衣服》

    (2) 用相连的针脚密密地缝 。如:缉鞋口

    (3) 另见

    英文翻译

    to sew in close stitches

    方言集汇

    ◎ 粤语:cap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