枹蓟

bāo jì [ bao ji]
繁体 枹薊
注音 ㄅㄠ ㄐ一ˋ

词语释义

术的别名。

词语解释

  1. 术的别名。

    《尔雅·释草》:“术,山蓟。杨,枹蓟。” 邵晋涵 正义:“此别术之名类也。术之生於山者,名山蓟。杨,一名枹蓟,即术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术》:“ 扬州 之域多种白术,其状如枹,故有杨枹及枹蓟之名,今人谓之吴术是也。”一本作“桴蓟”。

引证解释

⒈ 术的别名。一本作“桴蓟”。

《尔雅·释草》:“术,山蓟。杨,枹蓟。”
邵晋涵正义:“此别术之名类也。术之生於山者,名山蓟。杨,一名枹蓟,即术也。”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术》:“扬州之域多种白术,其状如枹,故有杨枹及枹蓟之名,今人谓之吴术是也。”

枹蓟的网络释义

枹蓟

  • 枹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āo jì,是术的别名。
  • 汉字详情

    bāo,fú [bao,fu]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SQNN
    五行:
    仓颉: DPRU
    四角: 47912

    详细解释

    bāo

    名词

    (1) 枹树。有的地区叫小橡树 一种落叶乔木,叶子互生,略呈倒卵形,边缘有粗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种子可用来提取淀粉,树皮可以制栲胶

    (2) 另见

    其它字义


    名词

    (1) (形声。从木,包声。本义:鼓槌) 同本义

    枹止响腾,余韵徐歇。——宋· 苏轼《石钟山记》

    (2) 又如:枹端(鼓锤的头);枹鼓(鼓锤和鼓)

    (3) 另见 bāo

    名词

    (1) (形声。从木,包声。本义:鼓槌) 同本义

    枹止响腾,余韵徐歇。——宋· 苏轼《石钟山记》

    (2) 又如:枹端(鼓锤的头);枹鼓(鼓锤和鼓)

    (3) 另见 bāo

    英文翻译

    drumstick

    方言集汇

    ◎ 粤语:fu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u1 [台湾四县腔] fu1 bau1 [海陆丰腔] bau1 fu1
    ◎ 潮州话:bao1(pau) hu1(h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防無平聲合口三等bʰĭubyo/biu
    [ji]
    部首: 301
    笔画: 13
    五笔: AQG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NMN
    四角: 441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魝 jiè声。本义:蓟属植物的泛称)

    (2) 同本义 。多年生直立草本。有大蓟和小蓟两种。茎和叶有刺和白色软毛,初夏开紫红色花。全草供药用。嫩茎叶可食用或作饲料。如:罗平蓟;贡山蓟

    (3) 古州名 。唐开元十八年置。治所在渔阳(今天津市蓟县)

    (4) 古县名

    (5) 蓟县。秦置。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

    (6) 县名。在天津市北部,邻接北京市和河北省。秦置无终县,隋改渔阳县,明入蓟州,1913年改为蓟县

    英文翻译

    circium, thistles;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gai3
    ◎ 潮州话:gi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