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瘦如柴

kū shòu rú chái [ku shou ru chai]
注音 ㄎㄨ ㄕㄡˋ ㄖㄨˊ ㄔㄞ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瘦的像柴一样。形容瘦到极点。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庐隐《西窗风雨》:“我从学校回家,一进门就看见一个枯瘦如柴的乡下孩子。”

成语用法

枯瘦如柴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瘦弱。

枯瘦如柴的翻译

日语: 見るかげもなく痩(や)せている,痩せさらばえる

枯瘦如柴造句

杜甫算半个,他喝的多是村醪酸醴,穷愁潦倒,粗皮糙肉,都是枯瘦如柴的老寡妇一个样,所以他难写出神采飞扬的好诗。
他被领到另一个小屋,那儿有一个枯瘦如柴的女孩,头发稀少,正把裤子搁在膝盖上擦洗、折叠。
他的手枯瘦如柴,手腕极细,身上冰凉:手铐忽的悄然滑落。
段瑞搂着枯瘦如柴的段琪,心中又是一痛。
江猴子,两日两夜不眠不休即使那千里名驹也经受不住,何况你这匹枯瘦如柴的破驽马。
虽然手术挽救了她的生命,但接踵而来的长达一年的化疗使这位一度艳丽销魂的时装模特儿秀发脱落、枯瘦如柴,失尽昔日风采。
咳,咳,躺在地上的老者缓缓的爬起身,此时才看清这老者枯瘦如柴,脸上皱痕深陷,没有一点光彩。
这个看似枯瘦如柴的老人便是赵有恭的恩师无名老者,如果在这个世上,还有谁能让赵有恭听话,那便只有这位老人了。
并不是所有的非洲国家都像利比亚和尼日利亚那样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一些非洲国家面临着贫穷,饥饿,那里的人可是枯瘦如柴。
韩风想到自己枯瘦如柴的样子就禁不住开始打颤战,虽然以前自己现在也不算胖但好歹还有三斤肉不是。
充满欧洲风格的三层别墅楼中,一间装饰奢华的卧室里,李建华枯瘦如柴的躺在床上。

汉字详情

[ku]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SDG
五行:
仓颉: DJR
四角: 4496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木,古声。本义:枯槁,草木干枯)

(2) 同本义

枯,槁木也。——《说文》

草木蚤枯。——《礼记·月令》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草枯鹰眼疾。——唐· 王维《观猎》

载燥荻枯柴。——《资治通鉴》

菀枯顷刻。——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八月禾未枯。——宋· 沈括《梦溪笔谈》

(3) 又如:枯荣(草木的繁荣与凋零。后指盛衰;也指干涸,干竭);枯凋(枯槁凋零);枯索(草木枯萎全无生机);枯梧(枯萎的梧桐;泛指枯木。喻卑小的职位);枯鱼(干鱼;鱼干;比喻处于困境的人);枯腊(枯干的肉,指尸体)

(4) 弃市暴死

捶笞膑脚,斩断枯磔。——《荀子·正论》。杨倞注:“枯,弃市暴尸也。”

(5) 又如:枯磔(古代的两种重刑。枯,指弃市暴死;磔,指车裂)

形容词

(1) 干涸

江河之水,驰涌滑漏,席地长远,无枯竭之流,本源盛矣。——《论衡·效力》

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山林川泽之数。——《周礼·天官·司书》。注:“山林川泽童枯则不税。”。疏:“山林不茂为童、川泽无水为枯。”

(2) 又如:枯池(干涸的池塘);枯渴(干渴);枯鱼之肆(比喻身在穷途)

(3) 空

过其枯城,或蘖青青。——《太玄差》。范望注:“枯,虚也。”

(4) 又如:枯守(空守);枯城(荒废的旧城);枯煎(空受熬煎)

(5) 干

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外子·外物》

(6) 又如:枯窘(枯竭贫乏);枯泪(泪已哭尽);枯灭(消灭尽)

(7) 干瘦;憔悴

开若枯骸,心若死灰。——《庄子·知北游》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史记·屈原列传》

(8) 又如:枯悴(憔悴);枯黧(憔悴黧黑);枯黯(憔悴而灰暗);枯羸(憔悴羸弱)枯毁(瘦弱,毁损)

(9) 乏味,无趣 。如:枯住(枯燥乏味地居住);枯禅(佛教徒指静坐参禅。又指闲坐,闲聊)

名词

(1) 枯朽的树木

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国语·晋语二》

(2) 肉已烂尽的骸骨

泽及骴骨。——《吕氏春秋》。高诱注:“骨有肉曰骴,无曰枯。”

(3) 油科作物果籽榨油后剩余的渣滓 。如:茶枯;菜枯

英文翻译

dried out, withered, decayed

方言集汇

◎ 粤语:f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u1 [梅县腔] ku1 [陆丰腔] ku1 [东莞腔] ku1 [台湾四县腔] ku1 [客英字典] ku1 [宝安腔] ku1 [客语拼音字汇] k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胡平聲開口一等kʰukho/qu
shòu [shou]
部首: 513
笔画: 14
五笔: UVH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KHXE
四角: 0014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疒( chuáng),叟声。从疒,表明与疾病有关。本义:肌肉不丰满)

(2) 同本义 。与“胖”、“肥”相对

瘦,臞也。——《说文》。

毁瘠羸瘦。——《孝经》

久则瘦臞腐败。——《周礼·廛人》注

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瘦怯(瘦弱;瘦削);瘦怯怯(瘦弱的样子);瘦亭亭(亦作“瘦棱楼”。十分瘦削的样子);瘦岩岩(纤细瘦削的样子);瘦恹恹(瘦厌厌。形容瘦弱消瘦);瘦伶伶(形容瘦的样子);瘦伶仃(十分瘦弱的样子);瘦客(消瘦衰弱之人);瘦悴(消瘦憔悴);瘦容(消瘦的容的样子)

(4) 细小;不茁壮

落松满地金钗瘦,远树黏天菌子孤。——杨万里《刘村渡》

(5) 又如:瘦硬(细瘦而坚硬);瘦果(干果的一种,比较小。如白头翁,向日葵等)

(6) 瘠薄,不肥沃

水肥应返钓,田瘦合归犁。——宋· 叶适《戴肖望挽词》

(7) 又如:瘦薄(犹瘠薄。土地不肥沃);瘦田(瘠薄之田)

(8) 形容削直、突兀

路转山腰未足移,水清石瘦便能奇。——宋· 苏轼《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

(9) 又如:瘦石(峭削之石);瘦筇(指手杖。筇竹,节高干细,可作手杖);瘦脊(山势尖削);瘦鹤(即鹤。以其嘴长直、脚细长故云)

(10) 字体细而有力 。如:瘦劲;瘦健(书法字形细长而挺拨有力)

动词

消损;减少 。如:瘦减(减缩);瘦癯(干缩)

英文翻译

thin, emaciated, lean; meager

方言集汇

◎ 粤语:sau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ieu5 [客英字典] seu5 [台湾四县腔] ceu5 [seu5] [东莞腔] seu5 [陆丰腔] seu5 [梅县腔] seu5 [海陆丰腔] ceu5 [seu5] [客语拼音字汇] ceu4 seu4 [宝安腔] si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九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ru]
部首: 323
笔画: 6
五笔: V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VR
四角: 464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2) 同本义

如,从随也。——《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

有律以如己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犬皆如人意。——《柳宗元《三戒》

(3) 又如:如命(遵从命令);如志(随顺意愿;实现志愿);如令(从令,遵令)

(4) 好像, 如同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状貌如妇人女子。——《史记·留侯世家》

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5) 又如:如皋雉(比喻男子以才华博得女子青睐);如许(似这般);如今晚儿(现在);如许豚犊(这样的不肖之子);如应如响(十分灵验)

(6) 比得上,及

不如无生。——《诗·小雅·苕之华》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僖公三十年》

(7) 又如:我不如他

(8) 去,往

如,往也。——《尔雅》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史记·项羽本纪》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如扬州过 瓜洲扬子桥。——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9) 遭遇,际遇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因于名场。——《聊斋志异》

(10) 表示举例 。如:大文学家、大诗人,如李白、杜甫;工人都很勤劳,如挖土

(11) 相敌;抵挡

夫宋之不足如 梁也,寡人知之矣。——《战国策》

(12) 应当

君若爱司马,则如亡。——《左传》

介词

(1) 按照

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晋· 干宝《搜神记》

(2) 又如:如详缴(照报告中对原案处理的办法处理,并且准予销案);如律令(按照法令执行。是古代檄文、诏书结尾用语);如式(按照规矩)

(1) 假如,如果

如,若也。——《广雅》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

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坟上矣。——《论语·阳货》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后汉书·张衡传》

洛阳亲友如相问。——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

(2) 又如:如有不妥,请予指正;如不修改,未免粗糙;如使(假使;倘若)

(3) 与,和

公如大夫入。——《仪礼》

(4) 或——表示选择关系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先进》

(5) 而——表示连接

如有隐忧。——《诗·邶风·柏舟》

夜中,星陨如雨。——《春秋》

(6) 则——表示结果 。如:如许;如是

助词

(1) 用于语末,相当于“然”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论语·述而》

褎如充耳。——《诗·邶风·旄丘》

屯如,乘马班如。——《易·屯卦》

孔子三月如君,则皇皇如也。——《孟子·滕文公上》

(2) 用于语末,相当于“焉”

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易·离》

(3) 相当于“乎”

善如尔之问也。——《礼记》

英文翻译

if, supposing; as if; like, as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 客家话:[梅县腔] j2 [海陆丰腔] ri2 [客英字典] ji2 [东莞腔] ji2 [客语拼音字汇] yi2 [宝安腔] ji2 [沙头角腔] ji2 [陆丰腔] ji3 [台湾四县腔] j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人諸平聲開口三等njo/rvɳĭo
chái [chai]
部首: 420
笔画: 10
五笔: HXS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YPD
四角: 22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此声。本义:捆束的细木小柴)

(2) 同本义

大者可析谓之薪,小者合束谓之柴。——《礼记·月令》注

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资治通鉴》

(3) 泛指木柴,小木散材,也指作燃料的木柴

柴,小木散材也。——《说文》

树枳棘与薪柴。——《楚辞·愍命》。注:“枯枝为柴。”

是时东郡烧草,以故薪柴少。——《汉书·沟洫志》

(4) 又如:柴荆(乡里用木板、荆条编制而成的门);柴禾(木柴;柴草);木柴;劈柴;柴水(打柴汲水);柴市(木柴交易处);柴山(生长矮小灌木杂草的山)

(5) 枯枝,老木 。如:柴立(有如枯木的站立。也用来形容人清瘦的样子)

(6) 姓

动词

(1) 烧柴祭天。后又写作“祡”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书·舜典》

柴望秩于山川。——《书·舜典》

柴于上帝。——《礼记·大传》

柴而望祀山川。——《礼记·王制》

(2) 注:“柴,祭天告至也。”

形容词

〈方〉∶ 干瘦,皮包骨 。如:柴毁(身体衰瘦如枯柴);柴瘠(骨瘦如柴)

英文翻译

firewood, faggots, fuel

方言集汇

◎ 粤语:caai4
◎ 客家话:[东莞腔] cai2 [沙头角腔] cai2 [客英字典] cai2 ciau2 [海陆丰腔] cai2 ciau2 [梅县腔] cai2 [陆丰腔] ciau3 [客语拼音字汇] cai2 [宝安腔] cai2 [台湾四县腔] cai2 ceu2 ciau2
◎ 潮州话:ca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三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士佳佳開平聲開口二等zre/draedʒʰ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