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托

qiāng tuō [ qiang tuo]
繁体 槍托
注音 ㄑ一ㄤ ㄊㄨㄛ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枪托 qiāngtuō

(1) 安装步枪、猎枪的枪筒、接受器和其他装置的木头制作的供端起来瞄准射击的部件

stock

(2) 枪的末端,开枪时放在肩上,步枪上与枪口相对的一端

butt

词语解释

  1. 固定和保护枪身且便于使用之托柄。

    叶圣陶 《线下·外国旗》:“兵们沿街搜查,搜到 寿泉 家,板门关着,里面上了闩。用枪托撞了几下,一点没有动静。” 沙汀 《凶手》:“他吃了多少打骂这才勉强服从下来;但当瞄准时候,他的枪托忽又从肩胛上滑掉了。”

引证解释

⒈ 固定和保护枪身且便于使用之托柄。

叶圣陶《线下·外国旗》:“兵们沿街搜查,搜到寿泉家,板门关着,里面上了闩。用枪托撞了几下,一点没有动静。”
沙汀《凶手》:“他吃了多少打骂这才勉强服从下来;但当瞄准时候,他的枪托忽又从肩胛上滑掉了。”

枪托的国语词典

枪枝后部用以承受射击时产生的后座力,和便于用手托住的部位。

如:「打靶时,枪托应抵住肩窝,才不会误伤身体的其他部位。」

枪托的网络释义

枪托

  • 枪托是枪支的柄,为枪支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步枪或其它枪的枪筒、接受器和其他装置的后面由木头或其他材料制作的供端起来瞄准射击的部件,位于枪的末端,开枪时放在肩上,枪上与枪口相对的一端。
  • 其主要作用在于在开枪时,减缓或抵消弹出子弹时火药在枪管燃烧所产生的冲击力。在肩上的后座力与肩膀对枪托的力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应该成对出现,但后座力来源于冲量,如果没有肩膀或其它任何阻力,枪托也可以在运动射击时保持枪手射击时的平衡。
  • 枪托造句

    这种轻型机枪的枪托包括一个木质的手枪握把。
    山羊胡子对着我脖子就是一枪托子,瞬时就察觉不到脖子的存在,全都麻了。
    胆小的人,屁股被枪托子捣着,急欲跑出大院;胆大的人,又急欲挤到里边去看个究竟。
    他的头骨是被来复枪的枪托砸伤的。
    “他这个好人用枪托照准牙齿捅了一下……”一个把军大衣掖得很高的士兵使劲地挥动手臂,兴高采烈地说道。
    将加农狙击炮的枪托抵在腰际,单机械臂据枪,一气将射界打开了一倍,炮口湛蓝的电火暴躁的跳动,随时都能发出致命一击。
    陈国峰走过去用枪托子使劲砸,一点事都没有。
    他模仿着被毛瑟枪托逼迫前去的那人的行动。
    记着,迈克,别担心指印问题,枪托和扳机都是用特制带缠好的。
    他们下足死劲劈刺出的刺刀、抡出的枪托,稳准狠!若是遇着正常对手,恐怕当场让刺刀来猛扎,再被枪托狠砸,落得个漂亮流水程序制作的凄惨透心凉。
    说完,众汉子就围了过去,噼里啪啦的枪托子如同竹杖雨一般落了下来。
    一声叫,枪托子像捣蒜锤一样砸在他身上,鲜血顺着他口角涔涔地流下来。
    另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说,“两个巡防队员把我架起来,另外一人用枪托击打我的下体,他们问我‘把枪藏哪儿了?’”。
    古朴的黑色木制枪托上刻着一个铁画银钩的“狩”。
    于是他抓起一支步枪,用枪托捅门。那是一扇古老的甬道大门,圆顶、矮窄、坚固,全部是栎木做的,里面还包了一层铁皮,装了整套铁件,是一扇真正的牢门。
    纳粹分子用棍棒和枪托毒打他们。
    一个日军士兵的脚还没站稳,冯国璋一刀下去,他的右手连同手中步枪的木质枪托被齐崭崭砍断,落进尘埃。
    一阵破碎的声音响起,托尼成功撞开玻璃窗,跃进了对面的电梯中,回头用枪托把梯板上的玻璃残骸清理干净,这时,还站着其他队员的电梯,又在摇晃,一根绳索眼看就要断裂。
    村干部梁贵武被日军拉出后,被施以木棍枪托打、开水烫、烟熏火烤等酷刑,浑身皮开肉绽身无完肤,但是仍不屈服,结果被日军枪杀。
    那些游击队员立刻转回踢那小男孩,并且用步枪枪托打他。

    汉字详情

    qiāng [qiang]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WBN
    五行:
    仓颉: DOSU
    四角: 489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仓声。本义:二树的枝条互相抵拒)

    (2) 古时长柄有尖头的刺击武器

    枪,歫也。——《说文》。按,歫人之械也。

    枪,谓木两 头锐者也。——《苍颉篇》

    剡木伤盗曰枪。——《通俗文》

    挟其枪刈耨刈。——《国语·齐语》。注:“桩也。”

    铁骑突出刀枪鸣。——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枪刺应元。——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红缨枪;枪缨(枪上用丝、线等做成的穗状饰物)

    (4) 武器名。火铳,火枪;发射子弹的火器。同“鎗”

    开枪者。——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枪声隆然。——清· 徐珂《青稗类钞·战事类》

    众枪齐发。

    发枪之号。

    都带着洋枪,还怕什么呢?——《老残游记》

    (5) 又如:枪火(指枪支弹药);枪把子(枪柄。比喻权柄);枪材(制作枪柄的木材);枪枝(同“枪支”);枪竿(竖立的枪身);枪疤(枪伤后留下的伤疤);枪珠(炮弹);枪柱(枪上可以推送子弹进枪膛的机件)

    (6) 指枪形的东西 。如:枪蒲(菖蒲);烟枪;茶枪(茶叶的嫩芽);电子枪;注油枪,注干油枪;水泥喷枪;焊枪

    (7) 削尖的竹木片 。如:枪篱(竹篱笆);枪累(用尖竹木相累而成的藩篱、栅栏)

    动词

    (1) 通“抢”。触,撞,碰撞

    枪榆坊而止。——《庄子·逍遥游》

    见狱吏则头枪地。——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2) 又如:枪榆(形容识浅志小,亦指识浅志小的人)

    (3) 请人代替考试 。如:枪替

    英文翻译

    spear, lance; gun, rifle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1

    宋本广韵

    tuō [tuo]
    部首: 330
    笔画: 6
    五笔: RTA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QHP
    四角: 520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推。同“拓”

    托,推也。——《玉篇》

    拓,手推物也。或作托。——《集韵》

    (2) 用手掌附着或承着 。如:托钵(手托钵盂。指斋人赴斋堂吃饭或向施主乞食。钵,意为应器。比丘的食器);托着盘子;托着下巴;两手托腮

    (3) 泛指承托。支持使稳定在某一高度的位置。如:托架(支撑重物的架子)

    (4) 用作…的衬里 。如:托一层纸

    名词

    (1) 承托某些器物的座儿 。如:茶托;花托儿;盏托;托子(承物的器具。即承盘。也叫托儿)

    (2) 安装步枪、猎枪的枪筒、接受器和其他装置的木头制作的供端起来瞄准射击的部件 。如:枪托

    (3) 压力单位 ,等于1333.2巴,为0°C和标准重力下1毫米汞柱的压力

    动词

    (1) (形声。左形,右声。本字是“乇”( zhé),小篆字形,象形。象初生的嫩芽,“一”表地面,枝叶有根,有所寄托。后加“手”作“托”。汉字简化后,“托”又兼代“託”字。本义:寄托)

    (2) 同本义

    託,寄也。——《说文》

    东方不可以託些。——《楚辞招魂》

    託山阪以孤魂。——《文选·张衡·思玄赋》

    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礼记·檀弓下》

    自托于赵。——《战国策·赵策》

    岂足托乎。——《资治通鉴》

    (3) 又如:托身(寄身);托心(寄托心意);托情(寄情);托意(寄托心意);托言(寄托言辞);托附(寄托,依附);托宿(寄宿);托食(寄食)

    (4) 交付委托

    未填沟壑而托之。——《战国策·赵策》

    托臣以讨贼。——诸葛亮《出师表》

    家书一箧托焉。——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将身后托汝。——清· 袁枚《祭妹文》

    (5) 又如:托实(托重于人;不客气);托命(托寄生命);托音(寄托音信);托意(借事物以寄托感情);托体(委身。委托身体);托附(委任,受托);托始(托事而有所起始。后来也称开始为托始);托寄(委托,交付)

    (6) 假托

    凡败法之人,心设诈托物以来亲。——《韩非子·饰邪》

    外托服从之名。——《资治通鉴》

    托名汉相。

    托于柑以讽。——明· 刘基《卖柑者言》

    (7) 又如:托言(借口);托病不来;托天(假托天命);托事(假藉事故);托善(假托美善);托讽(藉事物以为讽喻);托寓(藉以寓意);托之空言(无事实为证的言论)

    (8) 依靠;凭借 。如:托庇粗安(托人福庇,过着清闲而安适的生活);托足(立足;容身);托大(托身于高位而不被世俗纠纷所纠缠);托名(依托他人高名,借以显扬己名);托承(依附承受);托援(依托而得到帮助)

    (9) 请求 。如:托人;托你一件事

    英文翻译

    to hold up with palm; to support, rely on

    方言集汇

    ◎ 粤语:tok3
    ◎ 客家话:[东莞腔] tok7 [梅县腔] tok7 [沙头角腔] tok7 [客英字典] tok7 [陆丰腔] tok7 [客语拼音字汇] dog5 tog5 [台湾四县腔] tok7 [宝安腔] tok7 [海陆丰腔] tok7
    ◎ 潮州话:to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九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他各鐸開入聲開口一等thaktʰɑ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