枨触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触犯,触动。
《新唐书·儒学传下·褚无量》:“庐墓左,鹿犯所植松柏, 无量 号诉曰:‘山林不乏,忍犯吾塋树邪?’自是羣鹿驯扰,不復棖触。” 金 李纯甫 《虞舜卿送橙酒》诗:“何物督邮风味恶,棖触闲愁无处着。” 茅盾 《子夜》五:“这在从前不过觉得可笑而已,但现在却因枨触着 吴荪甫 的心绪而觉得可恨了。”
感触。
唐 李商隐 《戏题枢言草阁三十二韵》:“君时卧棖触,劝客白玉杯。”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言祖》:“看折柳,听吹笳,离肠棖触断无些。” 清 赵翼 《青山庄歌》:“我闻此语心棖触,信有兴衰如转轂。” 邹韬奋 《萍踪寄语》一:“倚装待发,枨触万端。”
引证解释
⒈ 触犯,触动。
引《新唐书·儒学传下·褚无量》:“庐墓左,鹿犯所植松柏, 无量号诉曰:‘山林不乏,忍犯吾塋树邪?’自是羣鹿驯扰,不復棖触。”
金李纯甫《虞舜卿送橙酒》诗:“何物督邮风味恶,棖触闲愁无处着。”
茅盾《子夜》五:“这在从前不过觉得可笑而已,但现在却因枨触着吴荪甫的心绪而觉得可恨了。”
⒉ 感触。
引唐李商隐《戏题枢言草阁三十二韵》:“君时卧棖触,劝客白玉杯。”
明梅鼎祚《玉合记·言祖》:“看折柳,听吹笳,离肠棖触断无些。”
清赵翼《青山庄歌》:“我闻此语心棖触,信有兴衰如转轂。”
邹韬奋《萍踪寄语》一:“倚装待发,枨触万端。”
枨触的国语词典
拨动、触动。
枨触的网络释义
枨触
枨触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木柱
枨,杖也。——《说文》
(2) 古时门两旁所竖的木柱,用以防车过触门。亦称枨臬
枨谓之楔。——《尔雅》
(3) 果名。即橙。亦称枨子 。如:枨橘(橙橘一类果品)
动词
触动,接触而动 。如:枨触(感触);枨拨(触动;拨动)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角,蜀声。本义:以角撞物)
(2) 用角抵人或物
触,牴也。——《说文》
兽穷则触。——《新序杂事》
触槐而死。——《左传》
羝羊触藩。——《易·大壮》
(3) 又如:触藩(以角触撞藩篱);触藩羝羊(公羊抵触藩篱,角被挂,无法摆脱很焦急)
(4) 撞,碰
手之所触。——《庄子·养生主》
(5) 又如:触损(伤害);触抵(抵触顶撞);触搏(撞击)
(6) 接触 。如:触物(接触景物、事物);触桶(便桶);触冒(接触,冒着)
(7) 遇到;遭受
触草木,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8) 又如:触受(触及,遭受);触值(遭遇);触祸(遭受祸殃)
(9) 触动 。如:触情(因遇到外物而兴起的感情或感想);触兴(遇到外物而兴起感想)
(10) 干犯,冒犯
去礼义,触刑法。——《汉书·元帝纪》
(11) 又如:触突(触犯;刺激);触抵(触犯罪过);触冒(冒犯,冲犯)
名词
(1) 佛家语。与色、声、香、味、法合称“六尘”
人之嗜欲,著于声、色、香、味、触、法,而仁义即由嗜欲而起。——章炳麟《菌说》
(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