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菁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草木丛生的地方。
《新唐书·南蛮传下·南平獠》:“ 戎 瀘 间有 葛獠 ,居依山谷林菁,踰数百里。”
指丛生的草木。
宋 范成大 《田舍》诗:“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引证解释
⒈ 草木丛生的地方。
引《新唐书·南蛮传下·南平獠》:“戎瀘间有葛獠,居依山谷林菁,踰数百里。”
⒉ 指丛生的草木。
引宋范成大《田舍》诗:“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林菁的网络释义
林菁 (清代书画家)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2) 同本义
林,平土有丛木曰林。——《说文》
野外谓之林。——《尔雅·释地》
有鹤在林。——《诗·小雅·白华》
每大林麓。——《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
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释名》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晋· 陶潜《桃花源记》
蔽林间窥之。——《黔之驴》
(3) 又如:竹木林;山林(有山有树林的地方);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树林,丛林);林浪(林琅、琳琅、林郎。丛林);林麓(森林与山脚);林泉(林木与泉石);林错(林中树木交错,形容众多)
(4) 指野外或退隐的地方
富贵还乡国,光辉满旧林。——张说《和魏仆射还乡》
(5) 又如:林木(指山林田野退隐之处);林下人(退隐之人。林,指退隐之地);林丘(指隐居的地方)
(6) 泛指人或事物的会聚,汇集处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司马迁《报任安书》
(7) 又如:林府(事物众多之处);林薮(比喻事物聚集的处所)
(8) 郊外,野外 。如:林坰(郊野。野外称林,林外称垌)
(9) 林业 。如:农林牧副渔各行各业
(10) 姓
形容词
(1) 众多的样子
林者,众也。万物成熟,种类众多也。——《白虎通》
惟人之初,总总而生,林林而群。——柳宗元《贞符》
(2) 又如:林戈(如林之多。极言其多);林立(如同树林一样密密麻麻地竖立着,形容数量很多)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lim2 [台湾四县腔] lim2 [梅县腔] lim2 [宝安腔] lim2 [客英字典] lim2 [沙头角腔] lim2 [客语拼音字汇] lim2 [陆丰腔] lim3 [海陆丰腔] lim2
◎ 潮州话:lim5(lîm) [澄海]ning5(nî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林 | 力尋 | 來 | 侵A | 平聲 | 侵 | 開口三等 | 深 | 侵A | lĭĕm | lim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青声。本义:韭菜花)
(2) 同本义
菁,韭华(花)也。——《说文》
其实菁菹。——《周礼·醢人》。司农曰:“非菹也。”
以西菁菹。——《仪礼·公食礼》。注:“萱菁也。”
(3) 泛指盛开的花
秋兰茝蕙,江离载菁。——《文选·宋玉·高唐赋》
(4) 又如:菁菁者莪(原是《诗经·小雅》的篇名,此诗赞美培育人材,后世遂用来比喻乐育英才)
(5) 水草 。如:菁茅(植物名。茅的一种,古时用来包裹东西。又香草名。古时用来滤酒,以除去酒中的杂质)
(6) 华采 。如:菁华;菁英(精华;精英);菁藻(犹精华;精英)
(7) 泛指蔬菜 。如:菁羹(菁菜羹。亦泛指穷人所食的粗菜)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zin1 | ciang1 [海陆丰腔] zin1 ziang1 cang1 [客英字典] zin1 [台湾四县腔] zin1 ziang1 cang1 [梅县腔] ziang1 [客语拼音字汇] jiang1 jin1
◎ 潮州话:之英1 徐楹1 ,zêng1 cên1(cheng chhe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精 | 子盈 | 精 | 清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三等 | 梗 | 清 | tsĭɛŋ | cieng/zi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