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荫道

lín yīn dào [ lin yin dao]
繁体 林蔭道
注音 ㄌ一ㄣˊ 一ㄣ ㄉㄠ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林荫道 línyīndào

(1) 指两边栽有高大茂密树木的通路

白杨林荫道
avenue;boulevard

词语解释

  1. 两旁有茂密树木的道路。

    郭小川 《祝酒歌》:“林荫道上,机器如乐队;森林铁路上,火车似滚雷。” 艾青 《好》诗:“让我们的马路有美丽的林荫道;林荫道上发散出洋槐花的香气。”《花城》1981年第5期:“昨晚,他在校园的林荫道上碰到了他。”

引证解释

⒈ 两旁有茂密树木的道路。

郭小川《祝酒歌》:“林荫道上,机器如乐队;森林铁路上,火车似滚雷。”
艾青《好》诗:“让我们的马路有美丽的林荫道;林荫道上发散出洋槐花的香气。”
《花城》1981年第5期:“昨晚,他在校园的林荫道上碰到了他。”

林荫道的网络释义

林荫道

  • 林荫道是指一种两侧树木茂密、浓荫围绕的宽阔道路,或街道中央供行人通过、散步和休憩的带状绿化地段。很多情况下,林荫道两侧种植的树木为同一个品种,从而使林荫道整体景观统一。
  • 林荫道造句

    大部分道路的两旁,都是浓荫蔽日的大榕树,在这样的林荫道上散步,自然非常的凉爽。
    美丽至极的圣彼得堡,有着巴洛克式宫殿和宽广的林荫道,丝毫不受莫斯科建筑与文化革新潮流的影响。
    夏天里消夜时间你如果经过白沙路口就可以看到这儿林荫道上坐了一大排人,没错,他们就是冲着口味虾来的。
    公园里,游人三三两两地在林荫道上、人工湖畔悠闲地散步。我们一边走,一边谈笑着。晚风习习,树影婆娑,醉人的花香沁人心脾。平静的湖面就像一面大镜子,微风拂过,激起一圈圈涟漪,像细小的鱼鳞撒满水中。
    他紧紧地握了一下他堂妹的手,向奥德利夫人鞠了一躬,然后在拱门的黑色阴影下走了出去,走上了庄院府邸外那条安静的林荫道。
    那就把巴黎远远地抛在后面,换个口味,看看冬天里那些望不到头的,古树参天的林荫道和纵横交错的道路吧!
    中午时阳光越发猛烈,仿佛一阵燃烧的火焰炽热你的灵魂。我喜欢跑到空旷的操场享受阳光。当我走在林荫道上,树叶点点的缝隙间便投射又一缕阳光,一个个扭曲的身影摇逸着,投下斑斑点点的阳光的身影。
    东大的校园绿化水平全国闻名,花草树木随处可见,景色怡人,校园的林荫道很有点浪漫的气息,是吟风弄月的好地方,也是偷情幽会的好去处。
    考利昂老头子站在那儿招呼客人的时候,来了辆黑色小鼷鹿牌轿车停在林荫道旁边。
    林荫道下,几名女生从远处欢笑而来,燕语莺声,红颜绿鬓,使得这幅绝美的画面更添几分灵气。
    当他驶进林荫道,经过童山宅第的石门时,犹如进入一座因着魔而陷入沉睡状态的古旧城堡似的。
    在城里新建的林荫道的主要入口处有一个巨大的镶嵌画。
    我漫步在公园的林荫道上,微风从家家户户的窗前吹过,送来了月饼和水果的清香味儿。故乡的月夜,多么令人神往。
    树叶儿在窗外飘摇而过,高高地卷向远方;林荫道里,挂在松枝上的一张完整的报纸,像断线的风筝飘飞到半空,然后又晃晃悠悠地掉下来。
    高校林荫道成跳蚤市场毕业季低价淘宝“二手货”。
    继而又看了看幽静而又邃密的林荫道树影婆娑,不觉一丝冷汗冒了出来,背后也觉得凉飕飕的。
    快要落下去的月亮还在黑黝黝的森林边缘绝望地徘徊,河水不时地向上泛着银光,没有一丝风息,然而树梢微微摆动,林荫道旁的树木和恍如幽灵的雕像在其间投下长长的、捉摸不定的影子,喷泉吐水,沙沙声十分奇妙地穿过广阔寂静的夜。
    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在林荫道上来回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
    好高大的梧桐树啊,我们三个同学手拉手才能把它抱住;好茂盛的梧桐树啊,一排排树伸展着枝叶,形成一条林荫道。
    迈克尔感到怀疑的是桑儿在林荫道这个安全地带究竟还能窝藏多久。

    汉字详情

    lín [lin]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S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DD
    四角: 4499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2) 同本义

    林,平土有丛木曰林。——《说文》

    野外谓之林。——《尔雅·释地》

    有鹤在林。——《诗·小雅·白华》

    每大林麓。——《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

    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释名》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晋· 陶潜《桃花源记》

    蔽林间窥之。——《黔之驴》

    (3) 又如:竹木林;山林(有山有树林的地方);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树林,丛林);林浪(林琅、琳琅、林郎。丛林);林麓(森林与山脚);林泉(林木与泉石);林错(林中树木交错,形容众多)

    (4) 指野外或退隐的地方

    富贵还乡国,光辉满旧林。——张说《和魏仆射还乡》

    (5) 又如:林木(指山林田野退隐之处);林下人(退隐之人。林,指退隐之地);林丘(指隐居的地方)

    (6) 泛指人或事物的会聚,汇集处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司马迁《报任安书》

    (7) 又如:林府(事物众多之处);林薮(比喻事物聚集的处所)

    (8) 郊外,野外 。如:林坰(郊野。野外称林,林外称垌)

    (9) 林业 。如:农林牧副渔各行各业

    (10) 姓

    形容词

    (1) 众多的样子

    林者,众也。万物成熟,种类众多也。——《白虎通》

    惟人之初,总总而生,林林而群。——柳宗元《贞符》

    (2) 又如:林戈(如林之多。极言其多);林立(如同树林一样密密麻麻地竖立着,形容数量很多)

    英文翻译

    forest, grov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lam4
    ◎ 客家话:[东莞腔] lim2 [台湾四县腔] lim2 [梅县腔] lim2 [宝安腔] lim2 [客英字典] lim2 [沙头角腔] lim2 [客语拼音字汇] lim2 [陆丰腔] lim3 [海陆丰腔] lim2
    ◎ 潮州话:lim5(lîm) [澄海]ning5(nî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尋侵A平聲開口三等侵Alĭĕmlim
    yīn,yìn [yin]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BEF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TNLB
    四角: 44227

    详细解释

    yīn

    名词

    (1) (形声。从艸,阴声。本义:树阴)

    (2) 同本义

    荫,草阴也。——《说文》

    荫,草阴地也。——《广韵》

    赵盂视荫。——《左传·昭公元年》。注:“荫日景也。”

    玉足以庇荫嘉谷。——《国语·楚语下》

    荫不祥之木。——《淮南子·说林》。注:“荫,木景也。”

    武王荫暍人于樾下。——《淮南子·人间》

    树成荫而众鸟息焉。——《荀子》

    (3) 又如:树成荫而众鸟息;垂荫万亩;荫樊(树荫浓密)

    (4) 日影 。如:荫影(树木等在阳光照射下所投下的阴影)

    (5) 指地窖或暗室

    则一荫之曲豉,尽美而多量。——《潜夫论·德化》

    (6) 又如:荫室(谓阳光照射不到的屋舍,如窑洞、地窖之类)

    动词

    (1) 字亦作廕。遮蔽

    若君实庇廕膏泽之。——《国语·晋语》

    本根无所庇荫矣。——《左传·文公七年》

    榆柳荫后。——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有松可荫。——明· 顾炎武《复庵记》

    (2) 又如:荫干(阴干);荫屋(遮蔽不通风的地窖)。借指庇护

    夫为人君者,荫德于人者也。——《管子》

    (3) 又如:荫附(谓自附于豪强之家以求荫庇)

    yìn

    名词

    (1) 庇荫 。封建时代,因祖先有勋劳或官职而循例受封、得官

    武王荫暍人于樾下。——《淮南子·人间》

    少以父荫。——《隋书·柳述传》

    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西游记》

    (2) 又如:荫恤(因前代功德而得到官职或抚恤);荫籍(依赖先辈有功而得到恩赐的官职);荫生(因先世荫庇而入国子监读书的称为荫生)

    英文翻译

    shade, shelter; protect

    方言集汇

    ◎ 粤语:jam3

    宋本广韵

    dào [dao]
    部首: 306
    笔画: 12
    五笔: UTHP
    五行:
    仓颉: YTHU
    四角: 383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辵( 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2) 同本义

    道,所行道也。——《说文》

    一达谓之道。——《尔雅》

    道坦坦。——《易·履》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老子》五十三章

    道听而途说。——《论语·阳货》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道渴而死。——《山海经·海外北经》

    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3) 又如: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出门在外对素不相识的同路人的客气称呼);道店(设在道路旁的旅店)

    (4) 道德,道义、正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5) 又如:道光(道德的光辉);道术(道德学术;又指医道、医术)

    (6) 道教的教义

    豪家少年岂知道,来绕百匝脚不停。——韩愈《华山女》

    (7) 道教;道士

    阿兄形似道,而神锋太俊。——《世说新语·赏誉》

    二郗奉道,二何奉佛;皆以财贿。——《世说新语·排调》

    (8) 又如:道情(道士所唱的歌,以警世劝善为内容);道疏(道家拜天地祈福的文表),道粮(道士的口粮);道行(僧道修炼的功夫)

    (9) 线条或细长的痕迹 。如:画一条斜道儿

    (10) 路程;行程

    日夜不处,倍道兼程。——《孙子·军争》

    (11) 又如:远道,近道;道里睽隔(两地离得很远)

    (12) 方式,方法;技能

    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晁错《论贵粟疏》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贾谊《过秦论》

    策之不以其道。——唐· 韩愈《杂说》

    (13) 又如:生财之道;养生之道;道艺(道业。谋生手段;职业;工作)

    (14) 水流通行的途径 。如:河道;水道

    (15) 地域的区划名 。汉制,县有蛮夷的称“道”。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明清时指在省府之间设置的监察区。如“凤庐道”

    (16) 学术 或宗教教义

    悦周公、 仲尼之道。——《孟子·滕文公上》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吾终当有以活汝。—— 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17) 又如:传道;道书(宣传宗教教义的著述文章)

    (18) 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

    脩道而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 韩愈《师说》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19) 方向;志向

    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报任安书》

    (20) 又如:志同道合

    动词

    (1) 说,讲

    万户侯岂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

    不足为外人道也。——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又如:常言道;能说会道;一语道破;道定(说定,说准);道话(谈话,说话);道达(说清楚,讲明白;表达,传达);道知(告知,说明);道丧(报丧)

    (3) 表示 。如:道慰(表示慰问之意);道罪(认错;赔不是)

    (4) 取道,经过

    从郦山下,道 芷阳间行。——《史记·项羽本纪》

    道海安、 如皋,凡三百里。——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又如:道经(路过)

    (6) 引导,疏导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易·系辞上》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论语·为政》

    道民之门,在上之所先。——《管子·牧民》

    乃学辟谷,道引轻身。——《史记·留侯世家》

    (7) 料;想,以为

    刘太公惊呆了,只道这早晚正说因缘,劝那大王,却听的里面叫救人。——《水浒传》

    量词

    (1) 用于长条形的东西。如:一道河(沟、山泉);一道虹;万道金光

    (2) 用于门、关口等的阻拦的物。如:一道门(关);一道水闸;一道墙(防线、铁丝网、篱笆、屏风);头道幕不要落,落二道幕

    (3) 用于某些分次、分项或分程序的事物。如:一道命令;来了一道公文;两道算术题;考了五道题

    (4) 次。用于某些分程序的动作。如:洗了三、四道都没洗干净

    介词

    从,由

    诸使者道长安来。——《汉书·淮南传》

    英文翻译

    path, road, street; method, way

    方言集汇

    ◎ 粤语:dou3 d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o6 tau5 do5 [梅县腔] tau5 [沙头角腔] tau5 [台湾四县腔] to5 tau5 do5 [客语拼音字汇] dau4 do4 tau4 to4 [客英字典] tau5 to5 [东莞腔] tau5 [宝安腔] tau3 [陆丰腔] to6
    ◎ 潮州话:da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晧上聲開口一等dʰɑudaux/d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