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杪

lín miǎo [ lin miao]
注音 ㄌ一ㄣˊ ㄇ一ㄠˇ

词语释义

树梢,林外。

词语解释

  1. 树梢,林外。

    晋 陆机 《感时赋》:“猿长啸于林杪,鸟高鸣于云端。” 唐 柳宗元 《与崔策登西山》诗:“连袂渡危桥,縈迴出林杪。” 清 方文 《秋雨柬齐介人》诗:“霽色动林杪,期君过石桥。” 沙汀 《困兽记》五:“这是一个晴明的早晨。昨天的阴云已经光了,天色一碧,太阳正从远处的林杪上面上升起来。”

引证解释

⒈ 树梢,林外。

晋陆机《感时赋》:“猿长啸于林杪,鸟高鸣于云端。”
唐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诗:“连袂渡危桥,縈迴出林杪。”
清方文《秋雨柬齐介人》诗:“霽色动林杪,期君过石桥。”
沙汀《困兽记》五:“这是一个晴明的早晨。昨天的阴云已经光了,天色一碧,太阳正从远处的林杪上面上升起来。”

林杪的国语词典

树林的末梢。唐.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诗:「连袂度危桥,萦回出林杪。」《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方欲纵步玩赏,忽闻清磬一声,响于林杪。」也作「林表」。

林杪的网络释义

林杪

  • 林杪
  • 拼音:lín miǎo
  • 意思:树梢,林外。
  • 晋 陆机 《感时赋》:“猿长啸于林杪,鸟高鸣于云端。”
  • 唐 柳宗元 《与崔策登西山》诗:“连袂渡危桥,萦回出林杪。”
  • 清 方文 《秋雨柬齐介人》诗:“霁色动林杪,期君过石桥。”
  • 沙汀 《困兽记》五:“这是一个晴明的早晨。昨天的阴云已经光了,天色一碧,太阳正从远处的林杪上面上升起来。”
  • 汉字详情

    lín [lin]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S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DD
    四角: 4499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2) 同本义

    林,平土有丛木曰林。——《说文》

    野外谓之林。——《尔雅·释地》

    有鹤在林。——《诗·小雅·白华》

    每大林麓。——《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

    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释名》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晋· 陶潜《桃花源记》

    蔽林间窥之。——《黔之驴》

    (3) 又如:竹木林;山林(有山有树林的地方);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树林,丛林);林浪(林琅、琳琅、林郎。丛林);林麓(森林与山脚);林泉(林木与泉石);林错(林中树木交错,形容众多)

    (4) 指野外或退隐的地方

    富贵还乡国,光辉满旧林。——张说《和魏仆射还乡》

    (5) 又如:林木(指山林田野退隐之处);林下人(退隐之人。林,指退隐之地);林丘(指隐居的地方)

    (6) 泛指人或事物的会聚,汇集处

    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而列于君子之林矣。——司马迁《报任安书》

    (7) 又如:林府(事物众多之处);林薮(比喻事物聚集的处所)

    (8) 郊外,野外 。如:林坰(郊野。野外称林,林外称垌)

    (9) 林业 。如:农林牧副渔各行各业

    (10) 姓

    形容词

    (1) 众多的样子

    林者,众也。万物成熟,种类众多也。——《白虎通》

    惟人之初,总总而生,林林而群。——柳宗元《贞符》

    (2) 又如:林戈(如林之多。极言其多);林立(如同树林一样密密麻麻地竖立着,形容数量很多)

    英文翻译

    forest, grov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lam4
    ◎ 客家话:[东莞腔] lim2 [台湾四县腔] lim2 [梅县腔] lim2 [宝安腔] lim2 [客英字典] lim2 [沙头角腔] lim2 [客语拼音字汇] lim2 [陆丰腔] lim3 [海陆丰腔] lim2
    ◎ 潮州话:lim5(lîm) [澄海]ning5(nî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尋侵A平聲開口三等侵Alĭĕmlim
    miǎo [miao]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ITT
    五行:
    仓颉: DFH
    四角: 499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少声。本义:树枝的细梢)

    (2) 同本义

    杪,木标末也。——《说文》

    树锋曰杪。——《通俗文》

    偃蹇杪颠。——司马相如《上林赋》

    或在木杪。——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3) 又如:杪颠(树木末梢);杪头(树梢)

    (4) 末尾,时间上的终止

    必于岁之杪。——《礼记·王制》

    (5) 又如:岁杪(年尾);杪春(暮春);杪秋(晚秋);杪冬(暮冬);杪岁(岁末);杪节(候之末)

    形容词

    (1) 微小;细微

    阔略杪小之礼。——《后汉书·冯衍传》

    (2) 又如:杪小(细小,微小);杪杪(谓渺小);杪忽(极小的量度单位);杪黍(形容极其细微)

    英文翻译

    tip of twig, top of tree; twig

    方言集汇

    ◎ 粤语:miu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iau3 meu3 cau1 [梅县腔] miau3 [宝安腔] miau1 [客英字典] miau3 [海陆丰腔] miau3 cau1 [客语拼音字汇] meu3 mi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小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亡沼宵A上聲開口三等宵Amjeux/mievmĭɛ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