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沐
注音
ㄆ一ˊ ㄇㄨˋ
词语释义
谓梳,洗。
词语解释
谓梳,洗。
《后汉书·济北惠王寿传》:“头不枇沐,体生疮肿。”
引证解释
⒈ 谓梳,洗。
引《后汉书·济北惠王寿传》:“头不枇沐,体生疮肿。”
枇沐的网络释义
枇沐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动词
(1) 通“匕”。食器
杵以梧,枇以桑,长三尺。——《礼记·杂记让》
(2) 通“篦”。用篦子梳发
头不枇沐,体生疮肿。——《后汉书·济北惠王寿传》
英文翻译
loquat
方言集汇
◎ 粤语:pei4
◎ 客家话:[宝安腔] pi2 [梅县腔] pi2 [台湾四县腔] pi2 [客英字典] pi2 [海陆丰腔] pi2 [东莞腔] pi2 [客语拼音字汇] pi2
◎ 潮州话:bi5
◎ 客家话:[宝安腔] pi2 [梅县腔] pi2 [台湾四县腔] pi2 [客英字典] pi2 [海陆丰腔] pi2 [东莞腔] pi2 [客语拼音字汇] pi2
◎ 潮州话:b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动词 (1) (形声。从水,木声。本义:洗头发) (2) 同本义 沐,濯发也。——《说文》 予发曲局,薄言归沫。——《诗·小雅·采绿》 共王之沐浴。——《周礼·宫人》 沐则心覆。——《左传》 诸侯皆有汤沐之邑也。——《公羊传·隐公八年》 夫子助之沫椁。——《礼记·檀弓》 且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皆去一形之垢,其实等也。——《论衡·讥日》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沐发(洗发);沐澡(洗头洗澡);沐濯(洗头洗澡);沐芳(用香草水洗头);沐巾(洗发用的巾);沐盆(盥洗盆);栉风沐雨 (4) 芟除 沐涂树之枝。——《管子》 (5) 又如:沐树(芟除树枝,使之无荫) (6) 整治 。如:沐椁(整治棺材) (7) 润泽 。如:沐日浴月(受日月光华的润泽) (8) 受润泽。引申为蒙受 。如:沐恩(清代官场中下级对上级的自称,意为沐浴着上级恩惠之人);沐泽(蒙受恩泽);沐浴;沐仁浴义(受仁义的熏陶);沐露沾霜(饱经霜露辛苦) 名词 (1) 指休假 。如:沐日(休假日) (2) 米汁。古人常用作洗头之用 。如:沐粱(用淘粱的汁水洗头发);沐稷(用淘洗稷的汁水洗头发) (3) 水名。即中国山东省弥河 英文翻译bathe, cleanse, wash, shampoo
方言集汇◎ 粤语:muk6
◎ 客家话:[宝安腔] muk8 [梅县腔] muk8 [台湾四县腔] muk8 [客英字典] muk8 [陆丰腔] muk7 [客语拼音字汇] mug5 [海陆丰腔] muk8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入一屋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