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植有松树的墓地。
词语解释
植有松树的墓地。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可不誄清尘於桂苑,揭贞石於松阡。” 唐 司空图 《王纵追述碑》:“润接灵长,胜资磅礴,此兆松阡,昔图 烟阁 。”
引证解释
⒈ 植有松树的墓地。
引唐黄滔《司直陈公墓志铭》:“可不誄清尘於桂苑,揭贞石於松阡。”
唐司空图《王纵追述碑》:“润接灵长,胜资磅礴,此兆松阡,昔图烟阁。”
松阡的网络释义
松阡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公声。本义:松科植物的总称) 同本义
松,松木也。——《说文》
山有乔松。——《诗·郑风·山有扶苏》
如松茂矣。——《诗·小雅·斯干》
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搜神记·干将莫邪》
(2) 一般为常绿乔木,很少为灌木,树皮多为鳞片状,叶子针形,花单性,雌雄同株,结球果,卵圆形或圆锥形,有木质的鳞片,木材和树脂都可利用。又如:松塔;松涛;松针;松脂;松亭(旁边有松树的亭子);松活(以松柏的枝叶扎成人、鹤、鹿、亭等形状,作为冥器,叫做松活);松肪(松脂);松扇(用柔嫩松皮制成的一种古扇);松钗(松树的枝叶);松腴(松脂);松花绿(亦作“松花”、“松绿”。偏黑的深绿色,墨绿);松篁(松树与竹子)
形容词
(1) 发乱;乱发貌
首蓬松以半散,支棘瘠而枯踈。——唐· 陆龟蒙《自怜赋》
(2) 不紧
蜂须蝉翅薄松松,浮动搔头似有风。——唐· 王建《宫词》
(3) 又如:松宽(亦作宽松。使行动有较大的自由,放松);松松爽爽(轻松爽快);松怠怠(赖散的样子);松通(宽松,放宽)
(4) 不坚实 。如:松脆;这点心松脆可口
(5) 经济宽裕 。如:“手头松”;松通(舒散,流通,宽裕)
(6) 不中用
有这等一个松驸马。——明· 汤显祖《南柯记》
(7) 慢 。围棋术语
松,慢也。棋家取其玲珑透空,疏而不漏之谓也。——宋· 徐铉《围棋义例》
名词
瘦肉做成的绒状或碎末状的食品 。如:肉松;鱼松;鸡松
动词
使松弛 。如:松松螺丝;松帆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cung2 sung1 [陆丰腔] ciung3 [梅县腔] ciung2 [宝安腔] ciung2 cung2 [客英字典] sung1 [海陆丰腔] ciung2 [客语拼音字汇] cung2 qiung2 [沙头角腔] ciung2 [台湾四县腔] ciung2
◎ 潮州话:song5(sông) [潮阳]siong5(siông), sêng5(sêng) ,song1(so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松 | 祥容 | 邪 | 鍾 | 平聲 | 冬 | 開口三等 | 鍾 | 通 | zsyung/szivng | zĭwoŋ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千声。“阜”土山。与土有关。本义:田间南北向的小路)
(2) 同本义
阡,路东西为陌,南北为阡。——《说文新附》
阡,阡陌。——《广韵》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史记·商君列传》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通往坟墓的小道
哀挽青门去,新阡绛水遥。——杜甫《敌武卫将军挽词》之三
(4) 泛指田间小路
驱牛向东阡。——柳宗元《田家》
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元· 关汉卿《窦娥冤》
(5) 又如:阡陇(田间高地);阡塍(田埂)
(6) 道路
阡,路亦曰阡。——《增韵》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曹操《短歌行》
野径既盘纡,荒阡亦交互。——南朝梁· 沈约《宿东园》
(7) 坟墓
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欧阳修《沋冈阡表》
(8) 又如:阡原(墓地);阡兆(墓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ien1 [客英字典] cien1 [宝安腔] cen1 [台湾四县腔] cien1 [客语拼音字汇] qia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千 | 蒼先 | 清 | 先開 | 平聲 | 先 | 開口四等 | 山 | 先 | tsʰien | chen/c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