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针

sōng zhēn [song zhen]
繁体 松針
注音 ㄙㄨㄥ ㄓㄣ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松针 sōngzhēn

(1) 松树的针形叶

pine needle

词语解释

  1. 亦作“ 松鍼 ”。松树的叶。叶状似针,故称。

    清 阮元 《何梦华涤碑图》诗:“挹泉浇竹叶,享帚缚松鍼。” 郑泽 《长沙谒烈士祠》诗:“花纸依帘垂,松鍼逼簷上。”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他立刻平静了,似乎有了主意,接着就走到松树旁边,摘了一衣兜的松针。”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松鍼”。松树的叶。叶状似针,故称。

清阮元《何梦华涤碑图》诗:“挹泉浇竹叶,享帚缚松鍼。”
郑泽《长沙谒烈士祠》诗:“花纸依帘垂,松鍼逼簷上。”
鲁迅《故事新编·采薇》:“他立刻平静了,似乎有了主意,接着就走到松树旁边,摘了一衣兜的松针。”

松针的国语词典

松树的针状叶。

松针的网络释义

松针 (松属植物)

  • 松针,松树的叶,叶状似针,故称。松针为松科松属植物中的西伯利亚红松、黑松、油松、红松、华山松、云南松、思茅松、马尾松等的针叶。
  • 松针提取物可用于扩张动脉血管,增加红血球携氧能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毛细血管的机能,提高免疫力,增加荷尔蒙的分泌,强精,使身体的组织年轻化。
  • 松针造句

    每一支小小松针都富于同情心地胀大起来,成了我的朋友。
    蜀中多松,陈年老树的松脂散发着香味,头顶松针翠绿支张,脚下松针褐色松软,山岚抚起碧涛千顷,山音渺渺,雾霭淡薄幽然。
    这个材料可以是锯末,或者是农业废材,像是谷壳、可可或者咖啡豆壳,也可以使用松针。
    我手剔生苔碑碣,看冢里,僧骸是何年何代,你轻踹,生苔庭砖,细数松针几枚;不期间彼此缄默的相对,僵立在寂静的墓庭墙外,同化于自然的宁静,默辨,静里深蕴着普遍的义韵。
    春天来了,柳树长出了嫩黄色的小芽,粉红的桃花开了。青青的小草悄悄地从泥土里钻出来,地上像插遍密密松针。金黄的油菜花,引得蜜蜂飞来飞去。
    回去得用扶桑和五松针炼制个铁棍才是。
    到了夏天,那些小花,有的晒蔫了,有的还在坚持着。而松树一到夏天就长势凶猛,那时的松树虽然长的满是松针,却像是一把大伞,是人们乘凉的好地方。
    黄山松针叶粗短,苍翠浓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态,或倚岸挺拔,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
    层层叠叠的松针细如丝发,人物刻划纤细入神,刀法流畅,所到之处神情毕肖,而石头以及灵芝则很好地衬托出吉祥的意味。
    天空一碧如洗,灿烂的阳光正从密密的松针的缝隙间射下来,形成一束束粗粗细细的光柱,把飘荡着轻纱般薄雾的林荫照得通亮。
    长长的松针,在秋天的早晨,挂满露珠,当曙光普照时,闪烁晶莹的光芒;当夕阳西下时,晚露为她披上了一件红光灿烂的彩衣,给这片松林增添了几分色彩。
    垂枝上挂满了松针一般的透明冰片,每一片都在阳光下闪着钻石一样的光,照耀你的眼睛,纯白泛着淡淡天蓝。在老太的后院里两棵榆树则变成立两棵摇钱树,结满了珠玉水晶,等待有人摘走。曦光晨眠。
    这团才七个月大的肉竟长了一头的好发,粗粗硬硬的,密得像一树林子的松针。
    山顶最高峰和向阳一侧被松林覆盖,红蚂蚁生活的区域在山阴一侧,这里密生着羊胡草和低矮的榛子树,草与树下为松软的松针和棕红色土壤。
    盛晨山不请自来,坐下以后大大咧咧地给自己倒了一杯,一饮而尽,然后一脸陶醉地靠在凉亭低栏上,道“啧啧,这北山松针的味道还是这么爽朗啊。
    这些树形成了浓密的冠盖,下面是一层厚厚的松针。
    我们在英子的带领下,踩着松软的松针,很快就找到了一竹蓝的松蕈。
    天空一碧如洗,灿烂的阳光正从密密的松针的缝隙间射下来,形成一束束粗粗细细的光柱,把飘荡着轻纱般薄雾的林荫照的通亮。
    那株雪松,伸腰立枝,像一座高耸入云的宝塔,既挺拔,又茂盛,连每一棵松针都是气昂昂的。
    其他松鼠在坚果丛上上下下地搜寻坚果;但是纳特金在一丛荆棘里采集知更鸟的针垫,然后在上面插满松针。

    汉字详情

    sōng [song]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W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DCI
    四角: 489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公声。本义:松科植物的总称) 同本义

    松,松木也。——《说文》

    山有乔松。——《诗·郑风·山有扶苏》

    如松茂矣。——《诗·小雅·斯干》

    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搜神记·干将莫邪》

    (2) 一般为常绿乔木,很少为灌木,树皮多为鳞片状,叶子针形,花单性,雌雄同株,结球果,卵圆形或圆锥形,有木质的鳞片,木材和树脂都可利用。又如:松塔;松涛;松针;松脂;松亭(旁边有松树的亭子);松活(以松柏的枝叶扎成人、鹤、鹿、亭等形状,作为冥器,叫做松活);松肪(松脂);松扇(用柔嫩松皮制成的一种古扇);松钗(松树的枝叶);松腴(松脂);松花绿(亦作“松花”、“松绿”。偏黑的深绿色,墨绿);松篁(松树与竹子)

    形容词

    (1) 发乱;乱发貌

    首蓬松以半散,支棘瘠而枯踈。——唐· 陆龟蒙《自怜赋》

    (2) 不紧

    蜂须蝉翅薄松松,浮动搔头似有风。——唐· 王建《宫词》

    (3) 又如:松宽(亦作宽松。使行动有较大的自由,放松);松松爽爽(轻松爽快);松怠怠(赖散的样子);松通(宽松,放宽)

    (4) 不坚实 。如:松脆;这点心松脆可口

    (5) 经济宽裕 。如:“手头松”;松通(舒散,流通,宽裕)

    (6) 不中用

    有这等一个松驸马。——明· 汤显祖《南柯记》

    (7) 慢 。围棋术语

    松,慢也。棋家取其玲珑透空,疏而不漏之谓也。——宋· 徐铉《围棋义例》

    名词

    瘦肉做成的绒状或碎末状的食品 。如:肉松;鱼松;鸡松

    动词

    使松弛 。如:松松螺丝;松帆

    英文翻译

    pine tree; fir tree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4
    ◎ 客家话:[东莞腔] cung2 sung1 [陆丰腔] ciung3 [梅县腔] ciung2 [宝安腔] ciung2 cung2 [客英字典] sung1 [海陆丰腔] ciung2 [客语拼音字汇] cung2 qiung2 [沙头角腔] ciung2 [台湾四县腔] ciung2
    ◎ 潮州话:song5(sông) [潮阳]siong5(siông), sêng5(sêng) ,song1(so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祥容平聲開口三等zsyung/szivngzĭwoŋ
    zhēn [zhen]
    部首: 506
    笔画: 7
    五笔: QFH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PJ
    四角: 847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金,从十。最初用的竹针,写作“箴”,后来有了金属的针,写作“鍼”(针)。本义:缝衣的用具)

    (2) 同本义

    (3) 缝缀衣物的用具。也叫“引线”

    鍼,所以缝也。——《说文》。字亦作针。

    挫鍼治繲,足以糊口。——《庄子·人间世》

    若当针,不过一二处。——《三国志·华陀传》

    月小看针暗,云开见缕明。——陈叔宝《七夕宴玄圃诗》

    (4) 又如:针头线脑(做针线活的零碎物件);针巧(针线的工夫精巧);针缕(即“针线”。也作“鍼缕”、“鍼镂”);针关(针孔);针颖(针尖);针头(针尖。借指绣针);针锋(针尖);针帖(插针用的线板);针虱(针马虱。比喻细微之物);针尖不倒(指手不停针);针衣(藏针用的带)

    (5) 医疗用具。用石或金属做成

    鍼石运乎手爪。——《后汉书·文苑赵壹传》

    (6) 又如:针石(用以治病的石针);针艾(即针灸);针膏(针饵。针灸和药物);针剂(针灸和药剂)

    (7) 针状的东西。如:针芒(针尖。比喻细微。也作“鍼芒”);针水(稻种发芽后其芽露出水面);针列(密集如细针排列)

    (8) 刻度盘上的指针 。如:时针,分针,秒针;针路(罗盘针指的航路)

    (9) 缝衣服、编织时,针穿布的一下 。如:在袜子上缝两针;织漏一针;伤口缝了四针

    动词

    (1) 缝

    因命染人与针女,先制两裘赠二君。——唐· 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

    (2) 又如:针线娘(替富人做针线活儿的妇女);针黹(缝纫、刺绣等针线活儿);针指(缝纫、刺线之类的针线活计);针姑(制衣之神);针女(缝纫女工);针匠(裁缝);针纫(缝纫);针妇(俗名纺织娘。即络纬);针绝(绝妙的缝纫、刺绣手艺);针缀(缝纫)

    (3) 刺

    鍼,刺也。——《广雅》

    针之立死。——《物类相感志》

    (4) 又如:针笔匠(在人身上刺画花纹的技师);针史(唐末无赖之徒于身上刺字,录入文字或记经历,称为“针史”);针绣(刺绣)

    (5) 以针刺治病

    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 佗针鬲,随手而差。——《三国志》

    (6) 又如:针治(针灸治病);针科(针灸科);针师(针灸医师)

    英文翻译

    needle; pin; tack; acupuncture

    方言集汇

    ◎ 粤语:zam1

    宋本广韵

    松针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