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石

sōng shí [ song shi]
注音 ㄙㄨㄥ ㄕˊ

词语释义

松与石。

借指山林。

宝石。呈绿色,又称绿松石。

松的化石。

词语解释

  1. 松与石。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松石峻垝,葱翠阴烟。” 唐 宋之问 《初至崖口》诗:“锦繢织苔苏,丹青画松石。” 唐 李白 《九日》诗:“地远松石古,风扬絃管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 李德裕 在 洛阳 南置 平泉庄 。庄周围十余里,台榭百余所,有奇花异草与松石。”

  2. 借指山林。

    唐 宋之问 《使至嵩山寻杜回不遇》诗:“与君阔松石,於兹二十年。”

  3. 松的化石。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异事》:“ 婺州 金华山 有松石,又如核桃、芦根、鱼盐之类皆有成石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三·不灰木》﹝附录﹞引 苏颂 曰:“今 处州 出一种松石,如松干而实石也,或云松久化为石。”

  4. 宝石。呈绿色,又称绿松石。

    《诗刊》1978年第5期:“草地里拾得 卓玛 的松石耳环。”

引证解释

⒈ 松与石。

南朝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松石峻垝,葱翠阴烟。”
唐宋之问《初至崖口》诗:“锦繢织苔苏,丹青画松石。”
唐李白《九日》诗:“地远松石古,风扬絃管清。”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李德裕在洛阳南置平泉庄。庄周围十余里,台榭百余所,有奇花异草与松石。”

⒉ 借指山林。

唐宋之问《使至嵩山寻杜回不遇》诗:“与君阔松石,於兹二十年。”

⒊ 松的化石。

宋沉括《梦溪笔谈·异事》:“婺州金华山有松石,又如核桃、芦根、鱼盐之类皆有成石者。”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三·不灰木》﹝附录﹞引苏颂曰:“今处州出一种松石,如松干而实石也,或云松久化为石。”

⒋ 宝石。呈绿色,又称绿松石。

《诗刊》1978年第5期:“草地里拾得卓玛的松石耳环。”

松石的网络释义

松石

  • 松石是一种自色宝石,是一种完全水化的铜铝磷酸盐。松石的透明度为不透明及薄片下部分呈半透明。抛光面为油脂玻璃光泽,断口为油脂暗淡光泽。松石种类包括波斯松石、美国松石、墨西哥松石、埃及松石和带铁线的绿松石。松石,又称松花石、松化石、木化石、木变石、神木石、降龙石、康干石、绿宝石或绿松石。
  • 从古今中外而言,中国人最早认识松化石,认为松石乃松化为石,并给松石蒙上了神奇的色彩,这在中国古代地理书、史书、地方志、本草、笔记、游记、诗赋、石谱、家谱等文献中均有记载。
  • 松石造句

    图为松石绿地粉彩缠枝花卉八卦纹琮式瓶。
    赵莎莎)“现在我们已在淘宝、天猫、微信等多个平台建立网店,销售的产品也由单一的绿松石向全县的核桃、马头羊、土鸡等特色产品铺开。
    罗清泉向吴小莉赠送绿松石。
    迅猛龙生有许多种颜色,从绿色条纹红到黄色条纹松石绿。
    加之泥石流灾害发生地观山村地表层土质为沙性,结构性不强,附着力差,土壤表层里面为大松石,在暴雨击溅和地表漫流的冲刷下,很容易下切侵蚀发生滑坡。
    一件精美的松石绿釉陶瓶,上有两只飞翔的仙鹤。
    绿松石,又名松石、绿宝石,古称襄阳甸子、荆州石,产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郧西县、竹山县一带。
    黑色带蓝色和绿松石色闪片。
    绿松石是一种雅俗共赏的宝石,它可以引人注目地镶嵌在正规的传统首饰上显得雍容古朴,也可以随意地佩戴,而且它物美价廉,差不多人人都买得起。
    车軎、车辖、衡饰均镶嵌有绿松石,非常罕见。
    马车车軎、车辖、衡饰均镶嵌有绿松石。
    在如此长狭的面画上,山壑松石错落雄奇,笔画细入秋毫,精致秀美。
    旅程中,在非洲大陆最东边的桑给巴尔岛环岛自驾,近距离观赏了壮观的动物大迁徙;在桑岛东岸环礁,潜入如绿松石般的海水中。
    再见,竹山;再见,中国绿松石之乡。
    头上云鬓高挽,发髻后左右累累各插六支碧澄澄的金鸾步撼梨花钿,发髻两边各一枝华丽的嵌绿松石花形金簪,面如满月,肤如凝脂,如同玉美人一般。
    不过,能够展示这些华丽装饰的人毕竟是少数,玉珥、手镯、臂钏、绿松石坠等则是大家都可以使用的。
    据说,当年汉钟离点化吕洞宾成仙后,二人云游到漱珠岗上,见松石迷离。
    八百几乎未损坏的位岩石和森林在绿松石海。
    在炭灰色基调上闪耀着珠光锡金与绿松石光芒。
    结合反射光谱实验,利用色度学原理和金属矿颜色指数分析方法,对绿松石颜色进行了定量表示。

    汉字详情

    sōng [song]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W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DCI
    四角: 489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公声。本义:松科植物的总称) 同本义

    松,松木也。——《说文》

    山有乔松。——《诗·郑风·山有扶苏》

    如松茂矣。——《诗·小雅·斯干》

    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搜神记·干将莫邪》

    (2) 一般为常绿乔木,很少为灌木,树皮多为鳞片状,叶子针形,花单性,雌雄同株,结球果,卵圆形或圆锥形,有木质的鳞片,木材和树脂都可利用。又如:松塔;松涛;松针;松脂;松亭(旁边有松树的亭子);松活(以松柏的枝叶扎成人、鹤、鹿、亭等形状,作为冥器,叫做松活);松肪(松脂);松扇(用柔嫩松皮制成的一种古扇);松钗(松树的枝叶);松腴(松脂);松花绿(亦作“松花”、“松绿”。偏黑的深绿色,墨绿);松篁(松树与竹子)

    形容词

    (1) 发乱;乱发貌

    首蓬松以半散,支棘瘠而枯踈。——唐· 陆龟蒙《自怜赋》

    (2) 不紧

    蜂须蝉翅薄松松,浮动搔头似有风。——唐· 王建《宫词》

    (3) 又如:松宽(亦作宽松。使行动有较大的自由,放松);松松爽爽(轻松爽快);松怠怠(赖散的样子);松通(宽松,放宽)

    (4) 不坚实 。如:松脆;这点心松脆可口

    (5) 经济宽裕 。如:“手头松”;松通(舒散,流通,宽裕)

    (6) 不中用

    有这等一个松驸马。——明· 汤显祖《南柯记》

    (7) 慢 。围棋术语

    松,慢也。棋家取其玲珑透空,疏而不漏之谓也。——宋· 徐铉《围棋义例》

    名词

    瘦肉做成的绒状或碎末状的食品 。如:肉松;鱼松;鸡松

    动词

    使松弛 。如:松松螺丝;松帆

    英文翻译

    pine tree; fir tree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4
    ◎ 客家话:[东莞腔] cung2 sung1 [陆丰腔] ciung3 [梅县腔] ciung2 [宝安腔] ciung2 cung2 [客英字典] sung1 [海陆丰腔] ciung2 [客语拼音字汇] cung2 qiung2 [沙头角腔] ciung2 [台湾四县腔] ciung2
    ◎ 潮州话:song5(sông) [潮阳]siong5(siông), sêng5(sêng) ,song1(so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祥容平聲開口三等zsyung/szivngzĭwoŋ
    shí,dàn [shi,dan]
    部首: 517
    笔画: 5
    五笔: DGT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R
    四角: 10602

    详细解释

    dàn

    量词

    (1)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十斗为一石。——《说苑·辨物》

    关石和钧。——《国语·周语》。注:“今之斛也。”

    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唐· 白居易《官牛》

    (2) 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重不过石。——《国语·周语》。注:“百二十斤也。”

    (3) 〈方〉∶面积单位,用以计量土地。其具体数量各地不一:有以十亩为一石的,也有以一亩为一石的。如:他家有两石田

    (4) 另见 shí

    shí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2) 同本义

    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说文》

    它山之石。——《诗·小雅·鹤鸣》

    山体曰石。——《释名》

    介于石。——《易·豫》

    艮为小石。——《易·说卦传》

    原声石。——《周礼·典同》

    慈石召铁或引之也。——《吕氏春秋·精通》

    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石田(石多不可耕种的田,比喻不会生育的妇女);石髓(钟乳石);石头记(《红楼梦》之本名);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简称“石城”。后用以代指金陵或南京);石子甬路(用鹅卵石铺成的甬路);石桥三港(三孔的石桥。港:桥下的涵洞);石灰布袋(比喻到处生事、惹祸,留下不好影响的人)

    (4) 石刻,碑碣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石牛(石雕之牛);石人,石像(石雕的人像);石鲸(石雕的鲸鱼);石璧(石雕的璧);石驼(石刻的骆驼);石犀(石刻的犀牛);石本(石刻的拓本);石碣(圆顶的石碑);石铭(刻有文字的碑石)

    (6) 指矿物类药物。亦指道教用矿石炼的所谓长生的药

    禁芳草石药。——《素问·腹中论》。注:“石药,英乳也。”

    (7) 又如:石水(矿泉水,亦泛指泉水);石肝(一种矿石,可作美容药服用);石药(指矿物类药物)

    (8) 石磬,古乐器名,八音之一

    歌梁韵金石,舞地委兰麝。——宋· 黄庭坚《寄陈适用》

    (9) 古针,古代的医疗用具

    石之则狂。——《素问·腹中论》。注:“以石针开破之。”

    扁鹊怒而投其石。——《战国策》

    (10) “结石”的省称 。如:胆石;排石

    (11) 姓

    形容词

    (1) 硬;坚固

    沉而石者,是肾气内著也。——《素问》

    (2) 又如:石心(喻指坚定的意志);石交(交谊牢固的朋友);石骨(坚硬的岩石);石镫(坚固的铠甲)

    (3) 通“硕”。大

    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汉书·匈奴传》

    无石师而能言。——《庄子·外物》

    石者,大也。——《汉书·律历志》

    英文翻译

    stone, rock, mineral; rad. 112

    方言集汇

    ◎ 粤语:daam3 sek6
    ◎ 客家话:[陆丰腔] shak8 [客语拼音字汇] sag6 [台湾四县腔] sak8 [宝安腔] sak8 [沙头角腔] sak8 [客英字典] shak8 [海陆丰腔] shak8 [东莞腔] sak8 [梅县腔] sha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常隻昔開入聲開口三等ʑĭɛkzj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