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松垮垮

sōng sōng kuǎ kuǎ [song song kua kua]
繁体 鬆鬆垮垮
注音 ㄙㄨㄥ ㄙㄨㄥ ㄎㄨㄚˇ ㄎㄨㄚˇ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 sōng sōng kuǎ kuǎ ] :

1.指(结构)不坚固,不紧密:这座房子梁柱檩条~的,像是快要倒塌了。

2.懒散;松懈;不紧张:训练时~,比赛时一定打败仗。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邓小平《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处理要及时,一般地要严,不能松松垮垮,不能处理太轻了。”

成语用法

松松垮垮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或事物。

松松垮垮的网络释义

松松垮垮

  • 松松垮垮,懒散疲塌不紧张,也指不稳固。
  • 松松垮垮的翻译

    日语: (構成が)しまりがない <緊張味(きんちょうみ)を欠(か)いている,だらけているさま>

    反义词

    松松垮垮造句

    那名公子脸上油滑浮浪的神情一收,身上淡蓝色的袍子像铜铸铁浇一般,完全定在了身上,本来松松垮垮的身体站立笔挺像一杆标枪。
    不再压力山大,只有松松垮垮;不再老驴拉磨,只有走马观花;不再愁眉苦脸,只有花前月下;不再朝九晚五,只有吃喝拉撒。五一到了,尽情享乐吧。
    科学家发现有一种基因会让小伙子们长出松松垮垮的啤酒肚。
    在那些还是黑屏绿字显示的日子里,当软磁盘仍然松松垮垮的时候,计算机不久可能普及大众的想法好像毫无根据。
    这把达力笑得前仰后合,可哈利却整夜睡不着,思前想后,不知明天该怎么去上学,同学们本来就拿他那身松松垮垮的衣服和用胶带粘牢的眼镜当笑话。
    谷底的溪流曲曲折折清澈见底,水底布满鹅卵石,绛芸在凸出水面的大石头上跳来跳去,田物很难想象她穿着斗篷一样宽大松松垮垮的衣服动作居然如此敏捷。
    萍水相逢的同窗,几年后匆匆别离各奔前程,是应该感谢他们松松垮垮陪自己一程,还是应该遗憾于不能真心相交?八月长安。
    人的一生多少有点作为,对人民有点贡献,大凡都是靠挤出来的。一个如果常年不觉得挤,反而觉得有的是时间,松松垮垮,他将事无成,虚度年华,浪费了生命。
    但它们只是一堆假土罢了,松松垮垮地摆出土的面目,却没有黏性,也不能化为泥浆,连一丝土腥气都弄不出来。
    伊利莎蹲在地上,看着这辆怪模怪样、松松垮垮的马车驶过去。
    我不想让几个临时军官的松松垮垮破坏了我的荣誉。
    他瘦了,西装穿在身上松松垮垮的。
    身穿一件狍子皮做成的长袍,大襟,袖口用浅色的毛皮镶上了边,皮袍上边竟然还有花纹,腰扎一条蓝色的布带,袍子松松垮垮,看不出身材的曲线。
    她们的衣服已经褪了颜色,松松垮垮的不合身,外套也是旧的,全身装束看去很寒伧。
    整个人仍是那样松松垮垮的站在那里,却有一种天上天下惟我独尊的气势……只不过,此时包含在这气势中的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傲与莫落。
    野生小飞鼠壹读君,为什么我觉得潮牌松松垮垮、花里胡哨,实在穿不出门。
    领导干部当“溜肩膀”,就没了主心骨,队伍松松垮垮,失去战斗力,发展就停滞不前,甚至一团糟。
    随风全身松松垮垮的站着,随随便便的持着玉剑,仿佛一个疲倦的诗人随手持着一个柳条,带着一股冥蒙的气息。
    爱迪望着蓝皮人的麻子脸,薄嘴唇和松松垮垮的胸脯,心想:他告诉我这些干什么?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历史太久远,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松松垮垮、散散漫漫的作风不可避免地体现在人们的言行之中。

    汉字详情

    sōng [song]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W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DCI
    四角: 489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公声。本义:松科植物的总称) 同本义

    松,松木也。——《说文》

    山有乔松。——《诗·郑风·山有扶苏》

    如松茂矣。——《诗·小雅·斯干》

    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搜神记·干将莫邪》

    (2) 一般为常绿乔木,很少为灌木,树皮多为鳞片状,叶子针形,花单性,雌雄同株,结球果,卵圆形或圆锥形,有木质的鳞片,木材和树脂都可利用。又如:松塔;松涛;松针;松脂;松亭(旁边有松树的亭子);松活(以松柏的枝叶扎成人、鹤、鹿、亭等形状,作为冥器,叫做松活);松肪(松脂);松扇(用柔嫩松皮制成的一种古扇);松钗(松树的枝叶);松腴(松脂);松花绿(亦作“松花”、“松绿”。偏黑的深绿色,墨绿);松篁(松树与竹子)

    形容词

    (1) 发乱;乱发貌

    首蓬松以半散,支棘瘠而枯踈。——唐· 陆龟蒙《自怜赋》

    (2) 不紧

    蜂须蝉翅薄松松,浮动搔头似有风。——唐· 王建《宫词》

    (3) 又如:松宽(亦作宽松。使行动有较大的自由,放松);松松爽爽(轻松爽快);松怠怠(赖散的样子);松通(宽松,放宽)

    (4) 不坚实 。如:松脆;这点心松脆可口

    (5) 经济宽裕 。如:“手头松”;松通(舒散,流通,宽裕)

    (6) 不中用

    有这等一个松驸马。——明· 汤显祖《南柯记》

    (7) 慢 。围棋术语

    松,慢也。棋家取其玲珑透空,疏而不漏之谓也。——宋· 徐铉《围棋义例》

    名词

    瘦肉做成的绒状或碎末状的食品 。如:肉松;鱼松;鸡松

    动词

    使松弛 。如:松松螺丝;松帆

    英文翻译

    pine tree; fir tree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4
    ◎ 客家话:[东莞腔] cung2 sung1 [陆丰腔] ciung3 [梅县腔] ciung2 [宝安腔] ciung2 cung2 [客英字典] sung1 [海陆丰腔] ciung2 [客语拼音字汇] cung2 qiung2 [沙头角腔] ciung2 [台湾四县腔] ciung2
    ◎ 潮州话:song5(sông) [潮阳]siong5(siông), sêng5(sêng) ,song1(so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祥容平聲開口三等zsyung/szivngzĭwoŋ
    sōng [song]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W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DCI
    四角: 489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公声。本义:松科植物的总称) 同本义

    松,松木也。——《说文》

    山有乔松。——《诗·郑风·山有扶苏》

    如松茂矣。——《诗·小雅·斯干》

    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搜神记·干将莫邪》

    (2) 一般为常绿乔木,很少为灌木,树皮多为鳞片状,叶子针形,花单性,雌雄同株,结球果,卵圆形或圆锥形,有木质的鳞片,木材和树脂都可利用。又如:松塔;松涛;松针;松脂;松亭(旁边有松树的亭子);松活(以松柏的枝叶扎成人、鹤、鹿、亭等形状,作为冥器,叫做松活);松肪(松脂);松扇(用柔嫩松皮制成的一种古扇);松钗(松树的枝叶);松腴(松脂);松花绿(亦作“松花”、“松绿”。偏黑的深绿色,墨绿);松篁(松树与竹子)

    形容词

    (1) 发乱;乱发貌

    首蓬松以半散,支棘瘠而枯踈。——唐· 陆龟蒙《自怜赋》

    (2) 不紧

    蜂须蝉翅薄松松,浮动搔头似有风。——唐· 王建《宫词》

    (3) 又如:松宽(亦作宽松。使行动有较大的自由,放松);松松爽爽(轻松爽快);松怠怠(赖散的样子);松通(宽松,放宽)

    (4) 不坚实 。如:松脆;这点心松脆可口

    (5) 经济宽裕 。如:“手头松”;松通(舒散,流通,宽裕)

    (6) 不中用

    有这等一个松驸马。——明· 汤显祖《南柯记》

    (7) 慢 。围棋术语

    松,慢也。棋家取其玲珑透空,疏而不漏之谓也。——宋· 徐铉《围棋义例》

    名词

    瘦肉做成的绒状或碎末状的食品 。如:肉松;鱼松;鸡松

    动词

    使松弛 。如:松松螺丝;松帆

    英文翻译

    pine tree; fir tree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4
    ◎ 客家话:[东莞腔] cung2 sung1 [陆丰腔] ciung3 [梅县腔] ciung2 [宝安腔] ciung2 cung2 [客英字典] sung1 [海陆丰腔] ciung2 [客语拼音字汇] cung2 qiung2 [沙头角腔] ciung2 [台湾四县腔] ciung2
    ◎ 潮州话:song5(sông) [潮阳]siong5(siông), sêng5(sêng) ,song1(so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祥容平聲開口三等zsyung/szivngzĭwoŋ
    kuǎ [kua]
    部首: 334
    笔画: 9
    五笔: FDFN
    五行:
    仓颉: GKMS
    四角: 44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土,夸声。本义:倒塌,崩溃瓦解)

    (2) 同本义 。如:棚子垮了;垮台(譬喻事业瓦解或团体溃散);垮杆(方言。倒塌)

    (3) 溃败;遭到彻底失败 。如:打垮敌人;土匪们一碰上正规军就垮了

    (4) 困顿不堪 。如:有几头牲口垮了,不得不把它们放弃了

    形容词

    〈方〉∶不好,孬 。如:人家穿得怪好价,我穿得这么垮;事情搞垮了

    英文翻译

    be defeated, fail, collapse

    方言集汇

    ◎ 粤语:kwaa1
    ◎ 客家话:[东莞腔] ka1 [梅县腔] kwa1 kwa5 [客语拼音字汇] ka1 kua1
    ◎ 潮州话:戈娃1(誇)

    宋本广韵

    kuǎ [kua]
    部首: 334
    笔画: 9
    五笔: FDFN
    五行:
    仓颉: GKMS
    四角: 44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土,夸声。本义:倒塌,崩溃瓦解)

    (2) 同本义 。如:棚子垮了;垮台(譬喻事业瓦解或团体溃散);垮杆(方言。倒塌)

    (3) 溃败;遭到彻底失败 。如:打垮敌人;土匪们一碰上正规军就垮了

    (4) 困顿不堪 。如:有几头牲口垮了,不得不把它们放弃了

    形容词

    〈方〉∶不好,孬 。如:人家穿得怪好价,我穿得这么垮;事情搞垮了

    英文翻译

    be defeated, fail, collapse

    方言集汇

    ◎ 粤语:kwaa1
    ◎ 客家话:[东莞腔] ka1 [梅县腔] kwa1 kwa5 [客语拼音字汇] ka1 kua1
    ◎ 潮州话:戈娃1(誇)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