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影

sōng yǐng [ song ying]
注音 ㄙㄨㄥ 一ㄥˇ

词语释义

松树的树阴。

词语解释

  1. 松树的树阴。

    唐 白居易 《桥亭卯饮》诗:“松影过窗眠始觉,竹风吹面醉初醒。” 元 尹廷高 《翁村翠流阁》诗:“溪声晴亦雨,松影夏如秋。” 明 刘基 《题赵文敏公画松》诗:“倦眠松影下,百窍清凉入。”

引证解释

⒈ 松树的树阴。

唐白居易《桥亭卯饮》诗:“松影过窗眠始觉,竹风吹面醉初醒。”
元尹廷高《翁村翠流阁》诗:“溪声晴亦雨,松影夏如秋。”
明刘基《题赵文敏公画松》诗:“倦眠松影下,百窍清凉入。”

松影的网络释义

松影

  • 顾名思义松影即为松树之影子,因为松树被人们赋予了很多的含义,所以松影成为一种坚韧不拔的象征。
  • 汉字详情

    sōng [song]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SW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DCI
    四角: 489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公声。本义:松科植物的总称) 同本义

    松,松木也。——《说文》

    山有乔松。——《诗·郑风·山有扶苏》

    如松茂矣。——《诗·小雅·斯干》

    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搜神记·干将莫邪》

    (2) 一般为常绿乔木,很少为灌木,树皮多为鳞片状,叶子针形,花单性,雌雄同株,结球果,卵圆形或圆锥形,有木质的鳞片,木材和树脂都可利用。又如:松塔;松涛;松针;松脂;松亭(旁边有松树的亭子);松活(以松柏的枝叶扎成人、鹤、鹿、亭等形状,作为冥器,叫做松活);松肪(松脂);松扇(用柔嫩松皮制成的一种古扇);松钗(松树的枝叶);松腴(松脂);松花绿(亦作“松花”、“松绿”。偏黑的深绿色,墨绿);松篁(松树与竹子)

    形容词

    (1) 发乱;乱发貌

    首蓬松以半散,支棘瘠而枯踈。——唐· 陆龟蒙《自怜赋》

    (2) 不紧

    蜂须蝉翅薄松松,浮动搔头似有风。——唐· 王建《宫词》

    (3) 又如:松宽(亦作宽松。使行动有较大的自由,放松);松松爽爽(轻松爽快);松怠怠(赖散的样子);松通(宽松,放宽)

    (4) 不坚实 。如:松脆;这点心松脆可口

    (5) 经济宽裕 。如:“手头松”;松通(舒散,流通,宽裕)

    (6) 不中用

    有这等一个松驸马。——明· 汤显祖《南柯记》

    (7) 慢 。围棋术语

    松,慢也。棋家取其玲珑透空,疏而不漏之谓也。——宋· 徐铉《围棋义例》

    名词

    瘦肉做成的绒状或碎末状的食品 。如:肉松;鱼松;鸡松

    动词

    使松弛 。如:松松螺丝;松帆

    英文翻译

    pine tree; fir tree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4
    ◎ 客家话:[东莞腔] cung2 sung1 [陆丰腔] ciung3 [梅县腔] ciung2 [宝安腔] ciung2 cung2 [客英字典] sung1 [海陆丰腔] ciung2 [客语拼音字汇] cung2 qiung2 [沙头角腔] ciung2 [台湾四县腔] ciung2
    ◎ 潮州话:song5(sông) [潮阳]siong5(siông), sêng5(sêng) ,song1(so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祥容平聲開口三等zsyung/szivngzĭwoŋ
    yǐng [ying]
    部首: 326
    笔画: 15
    五笔: JYI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AFHHH
    四角: 6292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彡,景声。彡( shān),毛饰花边形。本义:影子;因挡住光线而投射的暗影)

    (2) 同本义

    影,形影。——《广韵》

    犹表之与影。——《吕氏春秋·功名》

    吾日悠悠惭于影。——《淮南子·修务》

    (3) 字本作“景”

    二子乘舟,汛汛其影。——《诗·邶风·二子乘舟》。疏:“景,指舟影。”

    罔两问于景。——《淮南子·道应》

    正日景以求地中。——《周礼·大司徒》。释文:“景,本或作影。”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4) 又如:影灯(点火取影的彩灯);影不离灯(紧密地连在一起);影形不离(形影不离。比喻关系密切);影柱(古代测日影、定时刻的表柱。引申指法规、标准);影表(即圭表。为古代测度日影的天文仪器);影子花(影踪);影兆(踪影);影附(谓如影附形);影神(迷信谓人影有神灵主之,故称);影从(如影随形。形容迅速依附、追随);影影(身影);影踪(身影,踪迹);湖光塔影;影娥池(汉代未央宫中池名。本凿以玩月,后以指清澈鉴月的水池)

    (5) 图绘的佛像或人物肖像

    三有佛影,焕若真容,相好具足,俨然如在。——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

    毁神影,坏屋舍。——《南史》

    写了武松乡贯年甲,貌相模样,画影图形,出三千贯信赏钱。——《水浒传》

    (6) 又如:影身(画像);影图(画像);影殿(寺庙中供奉神佛的殿堂);影室(影堂。寺庙道观供奉佛祖、尊师真影之处);影神(指遗像;画像)

    (7) 照片 。如:合影;影集

    (8) 痕迹,某物经过后留下的一条线或踪迹 。如:影子花(影踪);影迹(踪迹;线索)

    动词

    (1) 遮蔽;遮盖 。如:影屏(门内做屏障用的屏风);影蔽(掩蔽;隐匿)

    (2) 影射 。如:影子语(含蓄影射的言语、议论);影带(犹影射)

    (3) 假冒

    虽有富户,或投名于势要,以求影庇。——《旧五代史·唐庄宗纪》

    (4) 又如:影射(假冒他人字号、招牌;以假充真);影庇(将户籍或土地财产虚挂在权势人家名下,以逃避徭役税收);影占(虚占人户或财产,使逃避赋役、税收)

    (5) 隐藏

    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在那里舒头探脑价望。——《水浒传》

    (6) 又如:影着(隐着;藏着);影射(暗中耍手腕)

    (7) 照射

    朵朵祥光捧圣,影遍了世界。——《西游记》

    (8) 描摹;影印 。如:影宋元本或校宋元本的书籍

    (9) 晃动

    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水浒传》

    英文翻译

    shadow; image, reflection; photograph

    方言集汇

    ◎ 粤语:jeng2 jing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ang3 [海陆丰腔] rang3 [梅县腔] jang3 [沙头角腔] jang3 jang5 [客语拼音字汇] yang3 [陆丰腔] jang3 [台湾四县腔] jang3 [宝安腔] jang3 [东莞腔] ja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八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丙庚三開上聲開口三等ʔĭɐŋqiengx/yank

    松影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