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丘
词语释义
传说中仙人赤松子与浮丘公的并称。
词语解释
传说中仙人 赤松子 与 浮丘公 的并称。
宋 范仲淹 《清风谣》:“旷如携 松 丘 ,腾上烟霞游。熙如揖 庄 老 ,语人逍遥道。”
引证解释
⒈ 传说中仙人赤松子与浮丘公的并称。
引宋范仲淹《清风谣》:“旷如携松丘,腾上烟霞游。熙如揖庄老,语人逍遥道。”
松丘的国语词典
因墓旁多植松树,故以松丘比喻坟墓。
松丘的网络释义
松丘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公声。本义:松科植物的总称) 同本义
松,松木也。——《说文》
山有乔松。——《诗·郑风·山有扶苏》
如松茂矣。——《诗·小雅·斯干》
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搜神记·干将莫邪》
(2) 一般为常绿乔木,很少为灌木,树皮多为鳞片状,叶子针形,花单性,雌雄同株,结球果,卵圆形或圆锥形,有木质的鳞片,木材和树脂都可利用。又如:松塔;松涛;松针;松脂;松亭(旁边有松树的亭子);松活(以松柏的枝叶扎成人、鹤、鹿、亭等形状,作为冥器,叫做松活);松肪(松脂);松扇(用柔嫩松皮制成的一种古扇);松钗(松树的枝叶);松腴(松脂);松花绿(亦作“松花”、“松绿”。偏黑的深绿色,墨绿);松篁(松树与竹子)
形容词
(1) 发乱;乱发貌
首蓬松以半散,支棘瘠而枯踈。——唐· 陆龟蒙《自怜赋》
(2) 不紧
蜂须蝉翅薄松松,浮动搔头似有风。——唐· 王建《宫词》
(3) 又如:松宽(亦作宽松。使行动有较大的自由,放松);松松爽爽(轻松爽快);松怠怠(赖散的样子);松通(宽松,放宽)
(4) 不坚实 。如:松脆;这点心松脆可口
(5) 经济宽裕 。如:“手头松”;松通(舒散,流通,宽裕)
(6) 不中用
有这等一个松驸马。——明· 汤显祖《南柯记》
(7) 慢 。围棋术语
松,慢也。棋家取其玲珑透空,疏而不漏之谓也。——宋· 徐铉《围棋义例》
名词
瘦肉做成的绒状或碎末状的食品 。如:肉松;鱼松;鸡松
动词
使松弛 。如:松松螺丝;松帆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cung2 sung1 [陆丰腔] ciung3 [梅县腔] ciung2 [宝安腔] ciung2 cung2 [客英字典] sung1 [海陆丰腔] ciung2 [客语拼音字汇] cung2 qiung2 [沙头角腔] ciung2 [台湾四县腔] ciung2
◎ 潮州话:song5(sông) [潮阳]siong5(siông), sêng5(sêng) ,song1(so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松 | 祥容 | 邪 | 鍾 | 平聲 | 冬 | 開口三等 | 鍾 | 通 | zsyung/szivng | zĭwoŋ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兼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地面上并立两个小土峰。本义:自然形成的小土山)
(2) 同本义
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说文》
小陵曰丘。——《广雅·释丘》
丘中有麦。——《诗·王风·丘中有麻》
丘中有李。
是降丘宅土。——《书·禹贡》
北陵坟衍。——《周礼·大司徒》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性本爱丘山。——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诗
从小丘西行。——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苫蔽成丘。——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荒丘(沙丘;丘坡);丘林(山林);丘岳(山岳)
(4) 泛指山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以登介丘。——《汉书·司马相如传》。注:“山也。”
三丘。——《后汉书·张衡传》
(5) 又如:丘坂(山坡);丘林(山林);丘岳(山岳);丘阜(山丘;土山)
(6) 坟墓
亦何面复上先人之丘墓乎。——司马迁《报任安书》
尧葬济阴,丘垅皆小。——《汉书·楚元王传》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文选·佚名·古诗十九首》
(7) 又如:丘垄(祖先的坟茔;坟墓);丘木(植于墓地以庇兆域的树木);丘封(泛指坟墓);丘冢(坟墓);丘陇(坟墓)
(8) 废墟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楚辞·屈原·九章·哀郢》
(9) 又如:丘垅(废墟,荒地);丘井(荒丘、枯井。比喻人心寂然不动)
(10) 荒凉的乡里 。如:丘里(乡里);丘落(村落);丘园(家园;乡村);丘樊(园圃;乡村)
(11) 通“区”。地域
是故得乎丘民。——《孟子·尽心下》
四邑为丘。——《周礼·地官·小司徒》
(12) 姓
形容词
(1) 空;寡
高祖微时,时其丘嫂食。——《汉书·楚元王传》
(2) 又如:丘城(空城);丘荒(空旷;荒凉);丘虚(空虚的意思);丘亭(空亭)
(3) 通“巨”。大
乡丘老不通。——《管子·侈靡》
时时过其丘嫂。——《汉书·楚元王传》
量词
(1) 〈方〉∶指用田塍隔开的水田
一丘之乔。——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三丘秧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ieu1 [宝安腔] hiu1 [海陆丰腔] kiu1 hiu1 [客语拼音字汇] hiu1 kiu1 [梅县腔] kiu1 hiu1 [东莞腔] hiu1 [客英字典] hiu1 kiu1 [台湾四县腔] kiu1 hiu1
◎ 潮州话:kiu1 (khiu)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丘 | 去鳩 | 溪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尤 | 流 | khiu/qiou | kʰĭə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