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舂
注音
ㄔㄨˇ ㄔㄨㄥ
词语释义
用杵舂捣。
词语解释
用杵舂捣。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二:“不见其形,但闻其声,如杵舂敲磕,人谓之 葛仙翁 捣药岛。”
引证解释
⒈ 用杵舂捣。
引明陈继儒《珍珠船》卷二:“不见其形,但闻其声,如杵舂敲磕,人谓之葛仙翁捣药岛。”
杵舂的网络释义
杵舂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午声。本义:舂米的棒槌)
(2) 同本义
杵,舂杵也。——《说文》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易·系辞》传
(3) 又如:杵臼交(不嫌贫贱的交情);杵臼(杵与臼);杵头(杵)
(4) 捶衣用的短木棒 。如:杵砧(捣衣的槌棒与垫石);杵声(棒槌捣衣的声音)
(5) 筑墙、筑堤时,用来填实泥土的棒槌
筑谓之杵。——《广雅》
杵以梧。——《礼记·杂记》
(6) 又如:杵声(筑城填土的杵槌声);杵木(筑土的木槌)
(7) 古代的一种棒形兵器。形如杵
动词
(1) 捣,砸
傲童不讴歌,舂筑者不相杵。——《新书》
(2) 用长形的东西戳 。如:用指头杵他一下
英文翻译
pestle; baton used beat clothes
方言集汇
◎ 粤语:cyu2 cyu5
◎ 客家话:[梅县腔] chu3 [海陆丰腔] chu3 [客英字典] chu3 [台湾四县腔] cu3 [客语拼音字汇] cu1 cu3 [宝安腔] cu3
◎ 客家话:[梅县腔] chu3 [海陆丰腔] chu3 [客英字典] chu3 [台湾四县腔] cu3 [客语拼音字汇] cu1 cu3 [宝安腔] c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杵 | 昌與 | 昌 | 魚 | 上聲 | 語 | 開口三等 | 遇 | 魚 | tɕʰĭo | chjox/tcvv |
详细解释
动词
(1)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钵里捣去皮壳或捣碎
舂,捣粟也。——《说文》
城曰舂。——《后汉书·明帝纪》
水舂河漕。——《后汉书·西羌传》。注:“即水碓也。”
(2) 又如:舂堂(又叫舂塘。舂谷的木槽);舂谷(舂捣谷物);舂揄(指舂米。捣米于臼曰舂,自臼取出曰揄)
(3) 通“冲”。冲击
舂其喉以戈,杀之。——《史记·鲁周公世家》
舂,撞也。以舂筑地为节也。——《释名》
(4) 又如:舂击(冲击);舂撞(冲撞;冲击)
名词
(1) 臼
刚勇有力,能举石舂。——《聊斋志异》
(2) 古代因犯罪或被俘等成为舂膳的奴隶 。如:舂市(古代舂人所役女犯劳作之处);舂槁(又叫舂槁。 周代舂人、槁人的合称。职掌罪人服苦役之事)
英文翻译
grind in mortar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ung1 [陆丰腔] zhung1 [海陆丰腔] zhung1 [客英字典] zhung1 [梅县腔] cung1 [客语拼音字汇] zung1 [宝安腔] zung1 [东莞腔] zu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ung1 [陆丰腔] zhung1 [海陆丰腔] zhung1 [客英字典] zhung1 [梅县腔] cung1 [客语拼音字汇] zung1 [宝安腔] zung1 [东莞腔] z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舂 | 書容 | 書 | 鍾 | 平聲 | 冬 | 開口三等 | 鍾 | 通 | sjyung/sjvng | ɕĭwo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