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翮

tiáo hé [ tiao he]
繁体 條翮
注音 ㄊ一ㄠˊ ㄏㄜˊ

词语释义

古扇名。传说为周昭王时用丹鹊的翅羽所制。

词语解释

  1. 古扇名。传说为 周昭王 时用丹鹊的翅羽所制。

    晋 王嘉 《拾遗记·周》:“﹝ 昭王 ﹞二十四年, 涂脩国 献青凤、丹鹊各一雌一雄。孟夏之时,凤、鹊皆脱易毛羽。聚鹊翅以为扇,缉凤羽以饰车盖也。扇一名‘游飘’,二名‘条翮’,三名‘亏光’,四名‘仄影’。”

引证解释

⒈ 古扇名。传说为周昭王时用丹鹊的翅羽所制。

晋王嘉《拾遗记·周》:“﹝昭王﹞二十四年, 涂脩国献青凤、丹鹊各一雌一雄。孟夏之时,凤、鹊皆脱易毛羽。聚鹊翅以为扇,缉凤羽以饰车盖也。扇一名‘游飘’,二名‘条翮’,三名‘亏光’,四名‘仄影’。”

条翮的网络释义

条翮

  • tiáo hé
  • 羽扇名。 晋 王嘉 《拾遗记·周》:“﹝ 周昭王 ﹞二十四年,涂 修国 献青凤、丹鹊,各一雌一雄。孟夏之时,凤、鹊皆脱易毛羽。聚鹊翅以为扇……扇一名‘游飘’,二名‘条翮’,三名‘亏光’,四名‘仄影’。”
  • 汉字详情

    tiáo [tiao]
    部首: 420
    笔画: 7
    五笔: TSU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HED
    四角: 27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攸( yōu)声。本义:小枝)

    (2) 同本义

    条,小枝 也。——《说文》

    桑柳丑条。——《尔雅》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诗·周南·汝坟》

    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陶潜《联句》

    疏条交映。——吴均《与朱元思书》

    柳条将舒。——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养其旁条。——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3) 如:条枚(枝干);条枝(树枝);条柯(枝条);条修叶贯(枝长叶连。比喻有条理、有系统);条叶(枝叶。比喻分支;支派);条蔓(枝蔓);条干(枝干)

    (4) 泛指一般长条形的物体

    缕条紧而贯矩,针鼻细而穿中。——北周· 庾信《七夕赋》

    (5) 又如:长条巨幅;口条(用作食品的猪舌或牛舌);发条;肋条;齿条;苗条;炉条;毡条;通条;辐条;布条

    (6) 条款;项目

    科条既备,民多伪态。——《战国策·秦策》

    (7) 又如:条会(条目大纲);条领(条目要领);条汇(条目类别);条秩(条目次第)

    (8) 条理;次序

    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书·盘庚上》

    (9) 如:有条不紊

    (10) 姓

    量词

    (1) 用于长条形的东西。

    (2) 如:一条街(路、公路、铁路);一条河(江、沟、渠、小溪);一条山脉;一条裤子(裙子);两条绳子(带子、鞭子、电线);在纸上画了三条线;几条口袋(麻袋);一条床单(毯子、被子、被面、被里)

    (3) 引申用于人体。

    (4) 如:一条人命;一条好嗓子;要跟群众一条心,不要两条心

    (5) 用于某些抽象事物。

    (6) 如:一条计策(妙计);一条正确路线;两条意见(建议);十条罪状;只有一条出路;这一版共有九条新闻(消息)

    形容词

    (1) 长方形的 。

    (2) 如:条几(长方形的几案);条子(长方形的纸张;便条);条石;条桌;条褥;条柜;条凳

    (3) 长条形的 。

    (4) 如:条扇(裱糊后挂起来的画轴);条印;条田;条盆;条纹;条幅

    副词

    (1) 逐条地。逐项地 。

    (2) 如:条分节解(逐条逐节分析);条析(逐条辨析);条呈(分条陈述的呈文);条比(分项排列);条正(逐条订正);条疏,条奏(逐条上奏)

    动词

    (1) 分列条款、条目

    其余事况,条写如后。——白居易《与元微之书》

    (2) 又如:条写(分条书写);条晰(分条叙明);条具(分条开列);条述(分条叙述);条列(分条列举);条白(分条陈明)

    (3) 通达

    声气远条。——《汉书·礼乐志》

    英文翻译

    clause, condition; string, stripe

    方言集汇

    ◎ 粤语:tiu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iau2

    宋本广韵

    [he]
    部首: 626
    笔画: 16
    五笔: GKMN
    五行:
    吉凶:
    仓颉: MBSMM
    四角: 172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羽,鬲( )声。本义:羽毛中间的硬管)

    (2) 尾羽或翼羽中那些大而硬的角质空心的羽轴

    翮,羽茎也。——《说文》

    羽本谓之翮。——《尔雅·释器》。郭注:“翮,鸟羽根也。”

    掌以时征羽翮之政于山泽之农。——《周礼·地官·羽人》

    (3) 羽毛

    取大鸟翮为两翼。——《汉书·王莽传下》

    南海则有羽翮齿革。——《荀子·王制》

    (4) 泛指鸟的翅膀 。如:施翮(展翅);振翮高飞

    (5) 鸟类

    肯似林间翮,飞倦始知还。——胡寅《水调歌头》

    英文翻译

    stem of feather; quill

    方言集汇

    ◎ 粤语:gaak3 hat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k7 [宝安腔] gak7 [台湾四县腔] gak7 [客英字典] gak7 [梅县腔] gak7 [客语拼音字汇] gag5
    ◎ 潮州话:gê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一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下革麥開入聲開口二等ghrek/haekɣæk

    条翮的同拼音词语